• 当前位置:首页 悬疑片 误杀

    误杀

    评分:
    0.0很差

    分类:悬疑片中国大陆2019

    主演:肖央,谭卓,陈冲,姜皓文,秦沛,边天扬,许文姗,张熙然,施名帅,黄健玮,陈志朋 

    导演:柯汶利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来看我吧

    • HD中字

      不耻真相

    • HD中字

      十二公民

    • HD中字

      燃烧2018

    • 嫌疑人

    • HD

      一天2017

    • HD中字

      上帝的笔误2022

    • HD

      狄仁杰:长安变

     剧照

    误杀 剧照 NO.1误杀 剧照 NO.2误杀 剧照 NO.3误杀 剧照 NO.4误杀 剧照 NO.5误杀 剧照 NO.6误杀 剧照 NO.16误杀 剧照 NO.17误杀 剧照 NO.18误杀 剧照 NO.19误杀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李维杰(肖央 饰)与妻子阿玉(谭卓 饰)来泰打拼17年,膝下育有两个女儿,年届四十的他靠开设网络公司为生,为人也颇得小镇居民的好感,而这一切美好却被突如其来的不速之客打破。这个充斥走私,贩毒活动的边陲小镇,各种权力交织碾压公平正义。李维杰的大女儿平平(许文珊 饰)被督察长拉韫(陈冲 饰)的儿子素察(边天扬 饰)迷奸,因反抗误杀对方。李维杰曾亲眼目睹督察长滥用私刑,深知法律无用,为了维护女儿,捍卫家人,李维杰埋尸掩盖一切证据,在时间与空间的交错缝隙中,与警方在身心层面,展开了殊死一搏的较量。

     长篇影评

     1 ) 被误杀的除了羊,还有观众我本人

    随便聊聊。

    看了点映,这是一部很聪明的片子,完美地规避了国内zhengzhi元素,选择在泰国拍摄并引入泰国选举作为一部分事件背景,同时做了十分zhengzhi正确求生欲极强的结尾。在音效,剪辑和情感操控上十分成熟,懂得市场与大众会被什么刺激点击中。但为什么我想说这部演员都还不错,相对成熟的商业片并不是一部好的片子呢?

    首先我看不到真诚。这是一部非常白话显性的片子,许多台词的存在设置十分不自然。更是一部为了获得好收成而悉心钻研用户洞察用户需求的片子,他是一部翻拍片,同样也是一部没有灵魂的片子。

    其次我看不到深度。我其实很高兴能看到陈冲和谭卓,她们都出演过非常多我喜欢的片子,如春风沉醉的夜晚,如双峰。但在这部片子和台词之下,他们的情感宣泄都过于显性,看不到层次,更多的是纯粹的狂暴和简单粗暴的悲恸,甚至有几幕的狂吼让我有一丝尴尬。

    最后我看不到思考。一部基于他国国家系统体系下,因权利失衡和社会不公等因素造成的悲剧发生,非常讨巧的以这样的方式逃避审查,制作出一部看似精彩剪辑优良的片子,但这么多年过去了,9102了,我想观众更需要的不再只是画面音效虚假情感的刺激了,这些我们可以通过阿凡达比利林恩纯爱片等去获取,真正能够反映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我们所面临的喜怒哀乐和无奈,这里都没有,只是稀疏的铜臭味儿。

    最后,我想起前阵子看完酗酒者莫非,演员分享会上,王学兵说的一段话,(记得不清楚了写个大概): “随着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多观众需要追求更有精神层次和文学属性的作品,于是陆帕导演和我们一起做了这次尝试”。

    这是我想送给这部电影的,他的存在本身没有错,只是我厌倦了。

     2 ) 陈冲是一坛好酒越酿越香。

    看完《误杀》,出电影院就想说一句:陈冲演得太好了!

    脑中迅速调取近年来她给我留下的荧幕形象,《太阳照常升起》里的护士,《色,戒》里的易太太,大不相同。而她从来都不是主角,要么在故事中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惊艳刹那,要么暗自镇场串起故事直到结局。在新片《误杀》中,陈冲就是后一种。

    《误杀》讲了一个爱看电影的父亲为保护女儿设计完美杀人案的故事。乍看起来,肖央演的父亲/罪犯是主角。他一生平平淡淡,除了爱看电影的宅男癖好没什么闪光点。有点善良正义,也能努力撑起一个家庭,但总的说来,不是什么伟大的父亲。

    但当这位平凡的父亲遇到困难时,事情发生了质的变化。女儿被欺凌,母亲想保护却不够力量,肖央演的这位看起来平庸的父亲,竟然镇定的、聪明的甚至十分狡猾的设计了整套“作案流程”,出手不凡,杀死欺负女儿的男孩也不留一点证据。而他的动机却无比单纯——只为保护他的家人。

    故事讲到这里,不难看。有一个善良的父亲作了恶,你该原谅他还是惩罚他?但故事的讲述者并不满足这已经有点复杂但也老套的选择,他把题交到了一个与肖央力量相当的人手上,于是罪与罚的题难了不止两倍,变成二的几次方……这个解题的人就是陈冲。

    陈冲在《误杀》中饰演一位警察局长。一开始我们知道她是一位聪明甚至狡猾的警察,直觉敏锐,办案迅速。她的工作能力对应肖央的兴趣,人家看了1000部电影,她也办了1000个案子。

    另一方面,她也是一位平凡的母亲。爱自己的孩子,甚至无条件溺爱到软弱。为了老公的政治前途隐忍,只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本分。

    当这位“平凡的母亲”遇到案件核心是自己儿子时,她心中的力量就被全部激发出来,与肖央的坚韧形成巨大对冲。于是故事变得好看,既是警察追罪犯,罪犯逃警察,也是父亲保护家人,母亲为子寻凶。问题从一个人是善是恶,变成了两个人谁更善谁更恶,恐怕观众都很难做真相的检察官,只能任由故事向离奇的方向急速前进,它脱离了常识的轨道,但也没有违背人性,让我们无从选择。

    讲到这里,我必须要讲陈冲如何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这部电影仅仅有肖央演一个善良父亲完美罪犯,可能好看,但不够好看。正如《色,戒》中,有梁朝伟演的狡猾易先生与单纯的王佳芝较量,可能好看,也不够好看。陈冲的作用,就是增加那条让事情变得复杂的暗线,与主角形成明暗对比。她是《色,戒》中为了丈夫前途忍够了的正房,是看起来厉害实际委屈的人,也是始终掌控大局的人。而到了《误杀》里,她就是肖央对面的那个人,也是看起来厉害实际委屈的人,也在用尽全身力气与“敌人”对抗。

    电影中有两个镜头让我毛孔战栗。

    一是陈冲演的警察局长开始只凭直觉推测肖央是罪犯,到某一刻,她确定了。那一刻就是肖央在餐馆吃面,他听到警察讨论案情,心虚的停了一下。这个细微的动作,被坐在对面“钓鱼”的陈冲看见,她移过报纸,露出凶狠的确定的眼神,直击肖央内心,仿佛已经开始审问。“是你吧,就是你杀了我儿子。承认吧!”那个眼神,犀利得像一把剑,带着警察的凶狠,带着母亲坚持到底的决心,也吓到了我。

    还有一处,是陈冲这个警察局长从确定罪犯到更加确定罪犯动机的瞬间。警察局里来了儿子的同学,他战战兢兢给警察们看那个欺凌女孩的视频。陈冲身子一抖,迅速走向自己的办公室。从外厅到办公室这条短短的路,她确定了儿子已被害,确定了凶手是肖央,但也有无限惭愧无限悔恨。她越来越软弱,像乌龟被剥去了壳,终于在没有下属同僚的室内颤抖哭了出来——那个直觉敏锐、雷厉风行的警察局长瞬间变成了失去儿子想念儿子的母亲,她孤独,无助极了,没有证据,但知道凶手是谁,痛悔自己对儿子的溺爱,可事已至此,斯人已逝,她追悔莫及……

    这两个决定性的瞬间,是陈冲演的母亲/警察与肖央演的父亲/罪犯决斗的瞬间。一个回合不够,又打了一个回合。打到头破血流,一个被逼到墙角,一个也无从下手,难分胜负。如果没有陈冲这位母亲/警察作对手,肖央的凶狠罪犯和仁慈父亲形象立不起来。他也不会有那一而再再而三要决斗下去的心,就像他爱看的拳赛,两个势均力敌的拳手对抗,不到最后殊死搏斗不认输。

    一个简单的追凶案件,因为有了父爱与母爱的追逐对抗变得复杂,加上故事设定的背景是一个警察滥用权力的社会,群众这条线被动用起来,使案件又倒戈成质疑当局滥用权力的社会追问。于是矛盾冲突变得越来越多,故事也越来越好看。但我们剥离层层外壳,包裹在其中的核心始终只是简单的两个人在对抗——一个父亲,一个母亲。一个凶手,一个警察。他们都在复仇。

    这个故事的直接结局是肖央畏罪自首,但我们不妨再推测一层,陈冲这样的母亲,会让杀死自己儿子的人善终吗?他们两个人又怎会真正的忏悔,真正的放过敌人呢?

    所以有了最后的越狱,有了开头肖央越狱后在棺材中点亮火柴的一瞬间,看到了与他同谋越狱的黄毛兄弟躺尸身旁……

    这是他给秦沛演的餐馆老板讲的越狱故事吗?可能是,可能不是。

    如果是,这个追凶故事已经结束了。

    如果不是……这个头尾呼应延伸下去的结局才令人毛骨悚然。因为陈冲演的母亲并没有放过自首的罪犯,她为儿子复仇到底,封死了凶手越狱的路,直至用相同的办法把敌人杀死在棺材中。

    走出电影院后,我在黑暗的夜路上抖了三抖。再倒推想想陈冲演的这个母亲是何时决定要置肖央于死地的?是在佛像前相遇的那个瞬间。

    那是最后的一次正面较量。

    这个表面已经软弱坍塌的母亲,在用最后伪装的仁慈去刺探凶手,用相同力量的父母之爱审问他,直逼真相。

    “你到底有没有杀死我儿子?你只要点一点头,我就决战到底。因为我已经一无所有。”

    她眼泪背后的潜台词实际是这样。

    她知道肖央面对佛像一定会说出真相。(也许已跟踪了他很久探到了他的善良之底。)

    他果然在这回合败下阵来。隐藏到最后的善良,在这一刻决定了他最后的“失败”。

    为什么说陈冲演得好?除了前面那些爆发时刻,她的表演还有层层余韵,延宕到底。

    当你看完结局,想到开头,再回想佛像前相遇的这个瞬间,你会从身到心都冷得发颤:陈冲演的母亲,在佛像前是真的在哭,还是用假哭逼问?她最后呈现的样子,是真挚的爱子之心,还是狡猾的警察设局?她让我不寒而栗,就像《色,戒》的结局,站在易先生房门外看着他哭的那个人是易太太,不是王佳芝。她有一点惋惜的表情温柔的转过身去,可没有人发现她已经掌控了局面。她才是坚持到最后的人。

    好的戏要遇到对手。《色,戒》中梁朝伟的对手是陈冲。《误杀》里肖央的对手也是陈冲。

    肖央上一次在公众前展现的形象和这次相比大相径庭,观众惊诧,他竟然脱胎换骨般向韩国影帝宋康昊的气质前进。那看似平凡的面相背后隐藏着坚韧到可以突破一切的力量,令人们重新认识肖央这位演员。

    而我看完《误杀》,最大的感触便是他遇到了一个好的对手。他不一定有那么强,但他被放在了和强手对抗的舞台上,也显出了相近的力量。

    陈冲这个对手,适合做主角“镜像”。她演的易太太和易先生一样狡猾从容,她演的警察也和凶手一样天衣无缝。然而表面上她并不是那个主角。她像主角的影子,跟着他,逼着他,形影不离。陈冲的演技像水一样融于无形,让人们专注于主角的力量,却也无法忽视她的存在。

    我可能要不止一次回味陈冲在《误杀》里的眼神,就像回味《色,戒》中易太太打麻将时说的话,那变化莫测的神态。《误杀》中这个女警察局长,她太复杂了。她那犀利的、苦楚的、凶狠的、仁慈的、狡猾的眼神,像一团迷雾,让人猜不透人性的真相。

    而好的演员不就是这样吗?

    陈冲就像一坛陈酿好酒,层层回味,越酿越香。

     3 ) 一定要抓着那些小细节,能挖出俄罗斯套娃一样的层层含义。

    等你跟着故事的情绪100多分钟看完了,看似这是两个不同阶级的家庭大斗法,但等冷静下来慢慢回味思索,不对了,善良与邪恶、情感与法律、对与错的价值观、如何教育下一代……这里面好像俄罗斯套娃一样,一层套着还有一层的含义。

    这两天抽时间去看了《误杀》,第一感觉就是“真心好看啊!”

    我很喜欢看犯罪类的,因为动脑子。最不喜欢的就是开始10分钟就能猜中结局的。

    而最好看的片子是:跟着影片追到结局后,电影院回到家的路上,甚至晚上躺床上还在反复回味。不停对电影细节反复中思索,又有新发现。

    《误杀》就是我喜欢的这种。

    和《名侦探柯南》一类推理型电影不同的是,这部戏一上来很快就出现了杀人事件后,谁杀的还挑明了,好人全家参与杀人,坏人努力追凶,故事矛盾马上就集中在这两家人的侦破与反侦破上面了。等你跟着故事的情绪100多分钟看完了,看似这是两个不同阶级的家庭大斗法,但等冷静下来慢慢回味思索,不对了,善良与邪恶、情感与法律、对与错的价值观、如何教育下一代……这里面好像俄罗斯套娃一样,一层套着还有一层的含义。

    那啥,我不属于1000个影片看完而且很厉害的老影迷。据说这个影片是根据印度影片改编翻拍的,我也没看过原版哈。所以我先聊聊我自己抓到的细节,并且体会到的套娃层次。我估计肯定很多人比我想的更透彻,积极鼓励大家留言哈!这类的片子互相讨论才能得出新结论,这个也是我喜欢这类片子的原因之一。

    首先:先说这个标题,中文部分不说了,看英文“Sheep without a Shepherd”

    大多数国产片的海报上都会有中英文的电影名。

    但中文名的占地面积绝对不会比英文小!

    然而这个电影的大多数版本的海报中,英文名字的面积都是中文名的两倍。

    说明点啥不?

    为了让你多看看英文名字里的“玄机”呗。

    直接把这个英文名网上搜索。出现的答案是这样的。

    那么来了,主语是“羊”!

    碰巧了,影片里还真有“羊”!

    没记错的话,第一次老爸去寺庙“布施”后面就跟着两只蹦蹦跳跳的羊,后面几次寺庙背景中,若有若无的都有羊的身影。虽然故事本身是架空的国度,但出现宗教背景的时候,不管人类历史上的哪个宗教,但凡能长久保留下来的都有两个特点:1、教人向善,让人内心得到平和,2、利于统治阶级管理民众,对整体社会发展有帮助。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拥有信仰的爸爸本来应该是服服帖帖安安稳稳生活的羊啊。

    而矛盾冲突中出现了两次风口浪尖上的“亡羊”

    第一个是“袭警事件”中的替罪羊

    无缘无故的成了坏警察的出气筒挨了枪子,不折不扣的成了爸爸的“替罪羊”。

    第二次是在雨中刨祖坟。亡羊的登场不折不扣的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成功点燃了暴乱的导火索。

    再看台词中和“羊”有关的细节,没记错的话,出现了两次。

    第一次是大女儿的课堂上。

    大概是说:羊是一种视力很差的动物,离群的羊很容易被捕食。仔细想想,我好像只听说过羊是色盲,而羊视力差还是头一次听说。

    这是真的吗?

    自然界中:山羊在陡峭的悬崖上爬来跑去、野生的绵羊由头羊带路寻找有草的地方迁徙……视力弱的一般都是鼹鼠啊、深海生物啊这种不见光的动物,如果羊这种食草动物视力差,不是这个物种早就没了么?

    为什么电影里的这个架空国度的学校会有这种“科普教育”啊?

    看到这段时,我只是对台词产生了一个小小的质疑,然而再看完了回味的时候,突然懂了。这个是学校啊,学校当然是教给小羊羔们“不要瞎折腾,小心外面有狼,不听话就要被吃了”这种教育了!

    第二次的羊的台词出现在电影结尾的群众采访里。

    大概意思是说:羊只要平平安安的有草吃,不会在意谁在它们身上薅羊毛的。

    虽然是从一个路人甲口中说出来的,但这句话其实是整个故事的点题台词。一下子就说清楚了,“谁才是羊!”

    对的,那些引起暴乱的暴民都曾经是故事里的爸爸一样的祈求平平安安过日子的羊。看两个女儿的名字“平平”、“安安”不是已经再清楚不过了么?他们要求不高啊,只求平平安安,不惹事生非平安喜乐的过日子,这个也是爸爸去布施的时候所求的祝福内容。

    然而就是这么点要求都无法保证,羊也有給逼急了的时候,逼急了也会和牧羊人斗智斗勇来求得活下去的机会。

    说了半天羊,说说牧羊人吧。

    整个影片唯一出现了一次牧羊人,就是在爸爸沉车于水下的那一段。

    一个有可能成为证人的牧羊人带着一群羊路过。

    很遗憾,这个并未目睹爸爸的“罪行”的牧羊人在这里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罪行他的羊看到了。可羊口不能言,见到了又能怎样呢?

    如果从全文最后一句被薅羊毛的羊所指代的可怜民众的角度来说反过来看,商店老板、被孙子差点被弄瞎眼睛求赔偿不得的爷爷、甚至包括男主爸爸这样的平民百姓曾经都是这种看到了恶(比如坏警察收保护费、警察局长儿子几乎把别人弄瞎等等吧)而口不能言,或者根本不敢言的羊。

    而相对男主爸爸这群“羊”来说,电影里真正应该存在的牧羊人在哪里呢?

    这个有可能成为“牧羊人”的人就是官二代的老爸,故事里的市长候选人。协助牧羊人的重要角色——我这里姑且称为牧羊犬吧——这个工作就分配给了官二代的老妈——以权谋私助“子”为患的警察局长。

    所以看似是两个家庭的善与恶的对抗

    结果却上升成了两个社会阶层的对抗。并且最终导致了社会暴乱……

    咱国家历史上有句话“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荀子》”,这是个老理儿,放在任何国家都适用。电影里这个架空国度的暴乱就刚刚好映了这句话,老百姓是水,不一直都是羊!

    说到善与恶的对抗,这个影片的各种细节衬托出来的情节发展更为有意思了。

    看台词哈:

    比如两母对峙的时候那句:“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

    其实在阿玉第一次见到官二代的时候,她并没有马上给出这个“禽兽”的定义。

    那个时候,她对白中对官二代的称呼是“孩子”。

    同一个人,警察局长的眼睛里,又是另一种表现了。

    她的孩子一身白校服,站在阳光里干净的让她怜爱。

    对的,同样一个人,不同人的眼里给出的定义却如此的不同。

    对于官二代的行为,这个“慈母”并不是不知道。

    从差点弄下别人眼睛然后赔钱私了,就能看出来警察局长对自己小孩的教育方式是“你闯的祸,我帮你搞定”。

    从官二代第一次见到大女儿就敢下药迷奸她,到和朋友一起拍视频敢留裸体证据,再去大女儿家威胁本人发生下一次的性关系,这一系列的行为在这个未成年的官二代手里操作起来是那么轻车熟路,不禁让人觉得:这肯定不是第一次,不知道之前还有多少姑娘被官二代这么蹂躏过。

    更可恶的是,当官二代的朋友拿出自己手机里的视频,当着整个一群警察居然能说出“你要保密”,并且一屋子的警察(还有女警察啊)居然马上可以做到不能让视频流传出去的同时,帮警察局长对男主一家进行身体和心灵的暴力摧残,

    这个时候,其实已经特别清楚的表明了,“不光有的孩子是禽兽”,养育禽兽孩子的父母,也是禽兽吧?对不对!并且这个禽兽还行使职权把跟随她的人们也变成了禽兽!就像那个让人恨的咬牙切齿的坏警察一样,之所以有官二代的存在,之所以有坏警察的存在,责任在于身为禽兽家长的警察局长本人就身不正!

    对的,就是一个见到自己儿子迷奸未成年少女的视频的反应。颤抖和眼泪过后不是悔过自己儿子有问题,而是“把他们全家都抓来”。

    对的,同样一段视频她看到的只是他儿子失踪前充满活力的笑脸,即便这张笑脸是他儿子马上要强奸未成年少女前露出来的。她想到的仅仅是“我儿子的失踪一定是这家人搞出来的”。

    在警察局长愤怒、悲伤、颤抖的表情中,并不包括吃惊这一项。从开篇局长推理绳索杀人凶犯用的“假证据绳子”,就能得出结论,智商这么高的警长,她儿子是什么料,她会不知道么?她不仅仅是知道而且她可能以前也付钱或者用自己的权势摆平过不止一次她儿子的类似行为了。

    所以这个比官二代儿子更为升级的恶的母亲更让人恨。

    警察局一群警察殴打男主一家这一段,从某个程度上来讲,是一个“恶”的高潮。

    特别是局长把巨大黑暗阴影慢慢压在小安安身上这一幕,当时在电影院里,我感觉我自己都努力的把身体往椅子里缩进去了一截。这种为了保护自己儿子改变完全失去是非曲直道德观却拥有强大势力的禽兽母亲真的太可怕了。

    和警察局长的恶明显对比的自然是男主这对夫妻的善。同样被这事件碾压的父母同样是“要保护孩子”。但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里不仅仅是:

    在面对“杀人”(虽然我认为叫:正当防卫更合适)这个严重的反社会行为,她母亲刚开始有句台词就是:“我去自首,说人是我杀的”。

    而父亲对外展开了斗智斗勇的猫鼠游戏,但对内,对于两个女儿的态度始终是“对不起,我没有保护好你们”。是的,这无助却睿智的一家人,大难临头时决定手拉手拼死一搏。即便这样,父母也是挡在孩子前面的。

    其实更高层次的“保护孩子”在于后面的身体力行的教育孩子身上!

    这个就是男主的自首。

    首先、对于官二代棺材里努力求生而他见死不救的行为,作为一个普通人,男主的内心饱受折磨,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第二次布施的时候,和尚不受时,他藏而不露的复杂表情。

    其次、警察调查男主的对白里有一句“自幼是孤儿,父母死于暴乱”。

    而男主一家的事情最后就偏偏引起啦城市大暴乱。男主恐怕很比一般人更清楚暴乱带来的严重后果。

    最后、在忏悔塔与警察局长夫妇对手戏,都能表现出他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然而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的爸爸为什么突然决定去自首了呢?

    这个让情节突然180度大转弯的关键因素,就藏在阳台对话的细节里。

    瞒天过海的蒙太奇作战成功后,这个“造假”技能成功的反映在小女儿安安身上。就是那个“100”分。做事如此实施缜密的父亲怎么能看不出来100分是70改的呢!“子不教父之过”,这个小学都没毕业的父亲却非常明白这个道理,他的行为拯救了一家人却和变态的社会一起改变了孩子们对是非曲直的价值观。他必须用自身的行为把这个价值观給教正回来。

    于是他决定自首。

    作为一家之主再次站在全家人的前面承担所有责任。

    这也是他想要教给他的孩子们的善良与正义的价值观。

    这也正正好表现出来了这对夫妻对孩子的言传身教绝对甩出警察局长和政客夫妇好多条街!!!

    说实话哈,虽然我作为看戏的观众,真心不希望这么好的爸爸进监狱,但是恰恰是他去自首后,再出现妻子、女儿的自首这一笔带过的情节,才能说明这对夫妻比警察局长伟大多了。

    虽然结局不是我想要的,但善良和正直在整个电影里是确确实实是胜利了。

    不过话说回来了,警察局长的一系列的恶,为啥导演和编剧们不能再多给一两句恶有恶报什么的交代呢!丧失名誉地位还有丧子都不能让我觉得大快人心。也许最后男主进监狱后,发现隔壁女号里面就住着警察局长以及篮球场的轮椅上坐着奄奄一息的坏警察什么的?要是那样的话,电影结局出现的时候我会站起来拍手一边喊着“活该”一边叫好的!

    好了,我自己大概看到这么多,估计再深挖应该有更多的细节和对比让人体会到更深层次的东西。还是那句话,悬疑类的电影,一层一层的拨开真相反复思索却发现这个套娃里原来还有另一层意思,这种探索和发现让人兴奋而且想当上瘾。

    如果看到我这篇东西的发现其他细节又有新一层含义的,欢迎过来讨论啥的。

    最后提一个和悬疑、剧情啥的都没关系的问题,有没有人觉得下图最右手边这个男的是何家劲?

    我怎么看怎么觉得像,不过演员介绍里我没找到。算算何家劲应该有60了吧,年龄好像也对不上,但演艺圈的人的貌相有时候不太暴露年龄是不是啊?有没谁也觉得这个是何家劲的啊,或者何家劲的亲戚?

     4 ) 男主人设“降级”,是《误杀》改编的最大败笔

    中国版最大的败笔,是它严重削弱了原版中那些非常出彩的元素,将男主角(印度2013年《较量》版乔治•库蒂,中国版李维杰)扁平化处理,则是其中最大的败笔。

    这个反侦察计划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下去,核心就在于主策划人也即是男主具有非常缜密的逻辑和异于常人的细腻心思,而中国版则简单将其归结为“电影知识的丰富”,甚至有“警察查看李维杰一年的观影记录”这个情节,十分令人无语。

    印版将乔治的这种技能归功于日常学习,酷爱电影只是作为这种学习能力在日常行为的一种延伸。

    电影前期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细节对他的这种能力进行铺垫,虽然略显累赘但却十分必要,为后面各种高能反转提供一个扎实且合理的支持。印版时长160分钟,比中国版112分钟多出来的48分钟起到的作用非常大。

    日常善于注意细节、关注信息并加以整理分析和运用,最后策划一整套完整的瞒天过海计划,这样的故事合情合理;将男主的超常技能归因于肥宅酷爱的电影桥段、手法和灵感,这叫瞎扯谈,赤裸裸鄙视观众智商。

    这种对原版男主人设的极大误解,才导致在改编过程中大量精彩细节被忽略掉,李维杰那些看似高能的行为完全架在空中,让人无法信服,总忍不住想问一句:

    教育程度这么低的男主,就真的靠看电影来逆袭人生,碾压了整个警局???这和霸道总裁爱上我的荒谬程度有什么区别?????

    而且,陈冲演的拉韫也是一个狠角色啊(比印版的要凶猛得多了)。

    印原版男主人设1:超强的知识经验总结能力

    虽然乔治是个文盲(只读了四年级,老婆是十年级生),看不太懂报纸,但却善于观察生活细节来总结经验和知识,印版多次通过他与妻子、下属和饭店老板的对话来来构建男主这种能力,比如他能够通过蚯蚓的日渐减少总结出化肥对农田的伤害等。

    印原版男主人设2:善于捕捉大众心理

    在与学徒的日常广告设计沟通中,细致到广告的字体大小、停留时长都有要求和考究,(疯狂)暗示乔治对大众心理有很强烈的触觉和敏感性(进一步填补了他系统教育的不足)。

    印原版男主人设3:懂得及时纠错

    与上面两个能力又是相辅相成的。

    整个反侦察计划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过不断的打磨和试错,才有如此完美的假象。

    整个意外发生之初,他匆匆赶回到小店时就被助手的话提醒了自己的行为反常,他马上就在下一步里相应调整、并将这个问题提前和家人沟通。

    这种及时纠错的能力在后来进一步被证明是至关重要的。

    警察萨哈德万(反派)从一开始就怀疑乔治,他和另外一个长官的对话内容是作为这种打磨和试错过程的二重深化,“如果他内心恐惧,自然就转回头来偷看我们”,经过之前的教训,乔治最后克制住自己的恐惧,忍住没有回望两人,顺利逃过第一关。

    印原版男主人设4:缜密心思

    整个反侦察犯罪计划成功的关键:提供无法反驳的人证和物证。

    男主通过不断向周围的人灌输准确的时间点和地点,让所有人对他们当天不在小镇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而不知不觉地为他们作了伪证。

    印度版一个细节是,在汽车从湖中捞起后、警察还没有产生怀疑之前的这段时间,男主一家重新找回那些能够“证明”他们“确实参加神修/去了另外一个镇”的那些人,比如印度香饭店老板、公交车上遇见的大叔等,向他们二次植入相应的时间点和地点。

    这个重新植入的细节非常关键,因为时间过去了两三周,谁都不会记得一两天之间的区别,所以重新强化记忆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这个点在中国版是没有被着重提出来的。

    中国版的这样一个细节缺失让整个偷天换日计划显得脆弱和破绽百出,说到底,这是一个关于“模糊”的游戏,印度版再三突出了男主不断植入和强化与现实有着细微时间差别记忆去完成整个计划,而中国版只将重点放在了更容易抓人眼球的完美“逻辑线”拼接(比如陈冲解说过程中关于时间点的衔接画面)。

    又比如处理汽车的地点选择,印版乔治处理汽车的地点并不是随机的,而是选择了小舅之前所提到的被逼停止工作的采石场,这样才能够避人耳目,这也增加了后来偶然出现吸烟者的紧张性,这是“百密一疏”偶然带来的意外所引起的紧张。

    但在中国版中并没有对地点的选择作出特别说明,也就无法体现男主心思缜密、擅于利用信息为己用的性格。

    其实在信息处理和逻辑上,中印两版都是一样的。

    但在实际剪辑上,中国版并没有将合适的时间分配给这些需要展示在观众眼前的信息,所以可信度比起印版差之千里,对人物缜密心思的建立也毫无帮助、大打折扣,而男主的这种能力又恰恰是整个故事的关键。

    印原版男主人设5:超级影迷

    中国版中的李维杰完全没有表现出上面的那些个人能力,导演和编剧只是简单地将他能够策划如此复杂的反侦察计划的能力归结为“超级影迷”。

    这也是中印两版故事中心点的最大不同。

    靠着犯罪电影的套路来编织如此复杂的一个犯罪行为?实在无法让人信服。

    然而,即使是“超级影迷”这个人设,中国版也没有认真地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此的展示也仅仅浮于表面(放几个犯罪电影的镜头就算完事)。

    反之,印版在前面做了相当多的铺垫,才让后面的那些反转显得如此之自然和令人信服。

    比如开头从电影中得到灵感提出建议帮助被哈萨德万私下扣压儿子的夫妇,甚至和老婆吵架的时候,都能随手拈来电影明星的花边新闻做支持论据(虽然最后被老婆反将一军),男主“酷爱电影”的性格在这些细节中慢慢变得丰满起来。

    而实际上,真正的犯罪过程与电影内容本身、或者说他“酷爱电影”这个性格之间的关系是很弱的(有关系,但联系不强),将两者联系起来的最重要的点是“电影利用视觉图像剪辑可以人为制造假象”这个概念,而不是男主从犯罪电影里学到了什么桥段。

    印原版男主人设6:光明磊落

    这个也是中印两版男设差异比较大的一个地方,印版男主乔治并不怕得罪警察,在事件发生之前就已经多次利用自己的知识帮助其他人正面杠警察,比如声援饭店老板向腐败警察萨哈德万要回赊帐、教饭店顾客聘请律师申请人身保护令来躲避萨哈德万的敲诈。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当家庭发生变故时,男主铤而走险机关算尽布下一层层的假证,就显得非常合理。

    而中版男主李维杰则是一个不敢正面抵抗权威的人,顶多是私底下偷着来,与后面那样大胆地与警察周旋,性格转变得有点突兀。


    印度原版《较量》男主乔治的性格立体之余,也与整个剧情是息息相关的,而中国改编版则将他降维处理,不得不说令人非常遗憾。

     5 ) 这些细节,你真的看懂《误杀》了吗?

    纵观12月影市,《误杀》是个不小的惊喜。

    充满反转的情节,紧张的叙事节奏,再配上演员出彩的表现。很久没有看到这样一部酣畅淋漓,又让人手心是汗的国产犯罪电影。尤其对我们影迷来说,更能在片中挖掘到更多乐趣,像是“查他近一年内所有的观影记录”,看到这一段的首页的豆瓣友邻们都会心一笑哈哈哈。

    更没想到的是,这竟然还是一部暗藏着众多细节和线索的电影,在观影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导演精心的埋设了许多细节,伏笔,以及彩蛋,下面让我来给大家解析一番。

    1、关于电影的彩蛋

    李维杰的设定是狂热影迷,一年看800多部电影那种的,在片中我们看到了导演对电影的致敬。

    在开场,他便引用了《肖申克的救赎》的台词,那段“越狱”情节也是对其直径。

    希区柯克,李维杰的偶像。

    之后他保护家人的作案手法,又参照于两部经典悬疑片:《蒙太奇》与《控方证人》,片中拉韫也直接提及了这两部电影。

    此外,警察查证李维杰的观影记录中提到的电影还有《狩猎》《七宗罪》《白夜行》,还有一扫而过的《大侦探福尔摩斯》,都是经典的犯罪类电影。

    一家人在电影院中观赏的是泰国电影《天才枪手》,呼应了小女儿改分数,这个后面说。

    最后的一幕致敬《杀人回忆》,我知道你在看这部电影,我想知道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

    的确是狂热的电影发烧友没错了。

    2、 电影里反复出现的羊

    羊作为重要的意象在电影中反复出现过多次。而在《圣经》中,羊是被作为祭品看待,代表着纯洁,约翰福音1:29中更有这么一句“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而在电影里羊也多次出现。

    在李维杰下班的路上时看着他,代表的是审判者;

    在湖边看到李维杰抛车,代表是凝视罪孽的见证者;

    被警察打死,代替他受罪,是替罪羊,替罪者;

    开棺验尸,羊死了,无罪性遭到毁灭,也映射了男主的罪孽;

    此外羊还出现在了平平的课堂里,之后又在李维杰坦白罪孽之后出现,这时的羊才真正代表了“除去了罪孽的”纯洁的象征。

    同时电影中的羊还有另一重所指,即为“愚民”,电影中老师曾说“羊的视力不好,很容易被吃掉”,而电影的英文片名则叫《Sheep Without a Shepherd》这句英文同样出自《圣经》,原文是这样的:米该雅说,我看见以色列众民散在山上,如同没有牧人的羊群一般。后来这句话被意为“乌合之众”,而电影中最后的暴乱恰恰是最好诠释这个词的行为。

    3、 电影里的“神”细节

    不得不说,柯汶利导演的确非常严谨,片中的许多情节,在前面都要相呼应的地方。

    比如最开场李维杰勾画的“电影剧情”中 ,他最后闷死在棺材中;而在现实中,素察便是被活埋致死。

    而在电影最后的彩蛋中,入狱的李维杰又再度与开头产生了场景的呼应,也许李维杰会进行逃狱,但这次的结果会是什么呢?

    片中还有许多暗示性的细节:平平在被侵犯之后回家,早餐时对母亲递来的果汁表示拒绝,暗示了她在夏令营中被果汁下药;同时对父亲的触碰格外敏感,也暗示了被人性侵后对男性的不信任。

    另外在观看拳击赛时,李维杰向旁人解释,人遭到重击后可能因为“吞舌”而窒息昏迷,这也为后来素察的苏醒埋下了伏笔。

    同时在小女儿用叉子划桌面的时候,李维杰立即制止,也是因为他想起棺材中素察留下的抓痕,受到了心理折磨。

    4、佛统塔

    事实上,导演对结局在前面早有暗示。

    片中那个会敲响钟声的金色建筑物为“佛统塔”,它被反复提及,从一开始李维杰的跪拜,平平和同学经过,再到最后李维杰和拉韫夫妇的会面。

    它有着有趣的来历,公元九世纪上叶,一位王储拍耶功王生下了一个儿子拍耶攀,却被预期其成年后会弑父。拍耶功王随即下令杀掉他。然而王妃于心不忍,便将拍耶攀带出城外,带给老妇抚养,并在成年后被送给一位城主做养子。拍耶功王得知后,率兵前来攻打,拍耶攀随即与其格斗,并将其杀死。之后才得知是自己生父,痛苦不已的拍耶攀为了赎罪,这才修建了“佛统塔”。

    李维杰一家所犯下的搞错,和拍耶攀一样。都是对方先有的恶念,和谋害自己的念头,为了自保才不得已反抗。但同时,却也都选择了“赎罪”。并且在最后李维杰坦白罪行之后大金塔的“忏悔之声”响起,也证明着李维杰真实的放下了仇恨。

    片中李维杰为僧人布施了两次,一次是开头,一次是埋尸后,第二次被拒绝了,也暗示了其有罪的身份。

    这个看似不大重要的部分,实际是对全片情节的重大隐喻。

    5、藏尸地点

    电影中并没有说明素察的尸体最后的去向,那李维杰把尸体埋到哪里了呢?

    答案可能就是新警察局中李维杰为了铺设线路所挖的坑洞,在这里的时候,导演特意给了李维杰看着这个坑洞若有所思的镜头,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这里的确是最好的二次埋尸地点。

    而且在这里也更能看出李维杰缜密的心思,在得知小女儿看到妻子运尸之后,他将这个隐患也考虑进去,以防万一进行二次埋尸。

    在一个最“正义”的场所埋葬最“肮脏”的秘密,荒诞而讽刺。

    6、成绩单

    《误杀》和原版最大的区别,便是结局,李维杰选择了自首。

    为什么在煞费苦心的实施计谋后,他却又改变了心意?是因为他发现,自己无形之中,给孩子树立了错误的价值观。

    在警方寻找尸体失败后,李维杰和妻子站在阳台,妻子拿出一张小女儿的成绩单,上面是小女儿涂改的一百分。也就是说,她的女儿在见证了父亲的“成功”后,也开始利用瞒天过海来达到目的。而拉韫夫妇更进一步提醒了他,教出失败儿女的父母会是怎样悲惨的结局。于是为了担起一个父亲的责任,他选择承担罪过。

    7、拉韫的目的

    电影最后李维杰与拉韫的对话是一大泪点,这对前期一直以“反派”形象出现的夫妇,终于流露出真心的忏悔,也促使了李维杰的自首。

    然而我想比较阴谋论的表示,这一切完全可能只是拉韫的一场表演,目的在于让李维杰主动承认罪行,再将他绳之于法。

    关于拉韫擅于撒谎来达到逼供目的的特点,电影早已多处暗示(假绳子当证据,对安安的哄骗等)

    而都彭也有个镜头表现了他的虚伪,他作为一名政客,上一秒还生气的打电话,下一秒就满脸笑容的面对记者。

    那么我觉得,夫妻俩假装自己不再追究,实际上只是演苦肉戏套李维杰话,比真心流泪更为合理。

    也就是说,李维杰哪怕不自首,如果明确表达了自己知道素察的下落,很可能也会被拉韫夫妇利用,再将他送入监狱。

    8、凝视

    在片尾导演安排了两次凝视,第一次是记者问到秦沛“你认为李维杰是什么人”的时候,秦沛沉默之后若有所思的笑着望向镜头,在这一刻视角从角色转向观众,打破了第四面墙。

    这个质问其实也是在问我们。一个没有文化看上去窝囊一辈子的父亲却为了自己的家人瞒天过海犯下滔天罪行,甚至利用了自己身边所有的人,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第二次则是字幕后的彩蛋,李维杰站在监狱里,身子面对高墙外,他用锐利的眼神看着镜头。相似的场景和同样黑白的画面处理,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电影开头那段虚构的故事。

    在那段故事里,李维杰直接引用了《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台词“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其实这就是代表了他对于制度的态度,也暗示了结局他去自首的原因之一:看到因他的事件引发的逐渐失控的社会暴乱已经脱离了秩序,而他作为根源,一定要去自首,因为制度需要重新被建立。

    当然,仅靠我一人远远不够,我想片中还有许多等待观众挖掘的内容未被发现。不得不说,《误杀》的确是国产片中少有,可以二刷、三刷去细细品味的电影。或许也正是因为导演这般用心架构,不放过一个细节,才能成就这部优秀的黑马之作。

     6 ) 我觉得不行

    太山寨了。

    这是我看完《误杀》的第一感觉,即便其本身就是一部翻拍片。

    原因很简单,即便剧情全盘复刻,地域环境架空已经成为国产翻拍片的“传统”,《误杀》这样不走心的盲目嫁接,低级重复的镜头手法,匆匆忙忙拼凑成篇,还是显得廉价、笨拙。

    影片设定故事发生在“赛国”,地域上有意做了模糊,但我们都知道,那就是泰国。电影里的街景建筑、风貌人情,十足的东南亚;电影中的人,不论主要角色还是一闪而过的路人甲,每个人口中讲着普通话,嘴里也都掺着泰语、港普、台普和泰普,大家各说各话,不论银幕情节内外,充满着距离感。

    这样为了所谓审查合宜设计出来的“移民环境”,实在有些不伦不类,与原作中借由案情深讨社会问题的巧思相比,总归难以契合。

    故事借过来了,故事背后的内涵却无法移植存活,这一点并不仅仅指向地域的混乱。想象力归零的文本嫁接,直白粗暴的镜头照搬,是影片单薄而毫无说服力的本质原因。

    原作《误杀瞒天记》的脱罪情节,本身就充满了刻意和巧合。影片需要不断制造新的吸引点,用符合观众期望而产生所谓的“爽”,掩盖住文本上的细小错漏——如此便就有了快速的蒙太奇展示,《误杀》亦是如此。

    表面上,影片正如行云流水,展开的稳稳当当,其实已是强撑门面,由不得深思。能够回味的,就是其揭示出印度社会的种种问题,强权的凶狠、弱势的反抗,急切需要的进步,等等。再者,满足了观众看个热闹的心理。好人的胜利,比坏人的失败要让人痛快得多。

    在《误杀》这一翻拍版本里,虽然抹去了印度版拖沓的赘余情节,影片节奏加快,但也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这一加急的意味当中,多了敷衍和慵懒的笔触。

    挑了精彩部分,杂乱堆砌;

    剔除掉内涵主题,“标准结局”。

    影片最后硬把一个对抗黑恶与强权的精神上升到父爱与人性这样“温和”的结语上,还故作聪明地模仿了一下《嫌疑犯X的献身》和《杀人回忆》,不免显得畏畏缩缩,霸气全无。

    如此以来,影片的逻辑,无法成立

    此外,最为一部翻拍片,《误杀》也做了很多本土化的常规处理。比如肖央饰演的男主角,总带有些喜剧成分,对于这个角色而言,确实轻松过了头。听到简介就猜出电影,根据观影记录追踪轨迹,继而破案,怎么看都有点小儿科。

    那句“调查一年来他所有的观影记录!”

    倒也话出主旨——一切皆是玩笑,精心策划到实施,最后也要毅然自首。只是这台词过于中二了。

    哦,还有那些影迷梗……也就如此了。

    没有创造力的复制,不顾环境契合的粘贴,也能获得大批量的好评。可见我们对国产院线片的质量要求之低,已经是情节让人能够忍受,不半途逃出影院即可。

    也是这样毫不费力地口碑收割,造就了某些电影人的对自我能力的盲目认知和影片质量的狂热自恋。

    批评似乎都变得毫无意义。

    (文章首发于公号MOVIE木卫,欢迎关注。)

     7 ) 心怀正义,心怀敬畏,方得始终

    肖央和我一样,是警察的儿子,在公安大院长大。所以我知道他一直对刑侦影视作品情有独钟,所以我猜他对这部《误杀》倾注了很多心血。为了支持他,我在年底忙到脚后跟打后脑勺的时候,还专门找了时间去看了《误杀》的点映场。 先点赞。作为一个崇尚强情节的创作者,这部电影也是非常合我的口味。更直白一点,我觉得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强情节电影。 夸三点。一是演员演技炸裂,包括那个可爱的小女孩,哭戏感染力极强。还有就是肖央 的演绎超出了我的预料。这么说吧,以后他再说他不能喝的时候,我是不会信的了。这部戏的心理对抗戏份很多,而心理对抗的成功表现,必须建立在演技的基础上。他们做到了。二是刑侦逻辑妥当。“刑侦逻辑”这个词是我在创作的时候,时刻提醒自己的一点。也是我在看刑侦剧挑毛病的时候常用的一点。如何让影视作品更真实,尤其是这种发生在外国的故事更接地气,刑侦逻辑非常重要。这部电影,我是没挑出什么硬伤。三是蒙太奇设计自然。我们知道,想要将蒙太奇设计得不刻意,这一点还是挺难的,反正我到现在是没怎么敢写。但是这一部电影里的主体成份就是蒙太奇,而且看起来刻意的痕迹不重。 一点遗憾。除了对警察局长人物塑造的时候,使用了刑事技术以外,其他故事内容涉及刑事技术的戏份很少。当然,这一点也可以理解。刑事技术是破案的尖刀,如果刑事技术在故事中大放异彩,事实真相早就暴露在眼前了。 一点认同感极强。“破过一千起案件,就不会觉得这个世界上有离奇的事情了。” 至于感悟,也是有的。以下内容会有部分剧透。 故事说的是李维杰是个爱看电影的网络公司小老板,小学毕业,没钱没势,被中二期的大女儿嫌弃,却是邻里街坊交口称赞的好人,直到那一天,妻子和女儿明明受害者,却被逼深陷绝境,一瞬间,二十四孝老公加二十四孝爸爸的老实男人,瞬间化身为高智商罪犯,原谅你是上帝的事情,而我,只想送你下地狱,只因犯我家人,不可饶恕。被欺凌而反杀的妻女将警察局长和议员家的熊孩子埋进坟墓,一年就看了差不多一千部电影的李维杰来了场现实版的蒙太奇,跟熊孩子的警察局长妈妈比拼证据、比拼人心、比拼智商,最终还比拼了把良心。 故事的结局,我觉得这是李维杰性格的必然,很多细节都显示,这不只是一个交口称赞的好人,还是一个特别有正义感的好人。泰国是众所周知的佛教国家,特别讲究因果轮回,李维杰两次向僧侣布施,得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李维杰的选择,是真男人的承担,他说他给不了妻女什么,只能挡在她们前面,他做到了,只有他知道,真的是误杀:那个熊孩子是在棺材里机械性窒息死亡。而曾经想象过和熊孩子同样处境的李维杰,能设计一个完美的局,却过不去自己那一关。不信抬头看,苍天绕过谁,这句话不只适用于熊孩子,也适用于每一个人。 李维杰这个角色始终如一,不管他是小人物,还是具有超凡的智慧,都不过是一个勇于承担的普通人。懂得承担,才有敬畏,方得善终。 这是一个侦查与反侦查之间的较量,只是这一次,反侦查不那么邪恶,而侦查却不那么正义。或许这是一个悲剧,但是悲剧的源头,是司法的不公,是执法者对法律缺乏敬畏。如果法律可以人人平等,如果法律有完善的正当防卫的制度,如果法律可以真正保障未成年受害者的权益,如果......也许结局会迥然不同。 作为一名法医,一名刑事技术人,一名法律工作者,只有心怀正义,心怀敬畏,心怀对事实真相的崇尚,才能为法制建设添砖加瓦。

     短评

    8.0/10,一部迷影向的电影:开篇米黄色的监狱场景《监狱风云》,越狱《肖申克的救赎》,棺材里点火《活埋》,出现的电影还有纽约五行杀人案《唐人街探案2》,用演技脱罪《控方证人》,镜头剪辑《蒙太奇》,唯一提到的电影人悬疑片大师希区柯克,棺材盖上的抓痕《妖猫传》,在电影院看的电影是《天才枪手》,出现了三张海报,分别是《肖申克的救赎》《英雄本色》《猫鼠游戏》,查观影纪录的电影有: 直击人性《狩猎》、宗教犯罪《七宗罪》、日与夜的相守《白夜行》。最后面对摄像机的镜头《杀人回忆》,核心诡计是《蒙太奇》,暴乱戏能够联想到《小丑》,小女儿看到妈妈埋人的镜头《唐人街探案》,囚车的戏《我不是药神》,标准的国产犯罪片的和谐大结局《暴烈无声》等。

    7分钟前
    • 鹿鸣
    • 推荐

    卧槽!可以说是今年看到最好的华语电影!没有之一!看之前没有关注过这部电影是翻拍,但即便是补档了印度前作《误杀瞒天记》也依然觉得这部更出彩。原作的配乐实在hold不住,并且原作的影片节奏完全不及这部,再剪掉四十分钟都不成问题。尽管依然有些不尽如人意,但《误杀》称得上是“站在巨人肩膀上”。

    9分钟前
    • 阿卜
    • 力荐

    既保留了原版最扣人心弦的部分:缜密的故事设计和离奇曲折的各种反转桥段,也做出了属于自己风格特色的改变,情节紧凑,节奏干净利落,尤其是演员的表演,无论是肖央,还是谭卓、陈冲,都让人惊喜。当然,给我查他一年观影记录台词一出,影厅直接笑场,太豆瓣了吧,哈哈哈哈。PS:估计很多人并不知道,《误杀瞒天记》也是翻拍,翻拍自2013年一部名为《较量》的印度电影,只不过比《较量》名气更大而已。

    14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没有平局,我们只能做赢的那一方” 霸气的国产类型片,即便翻拍,也不失硬朗。那句“给我查他一年的观影记录!” 真是笑死了,你还能咋查,不就是上豆瓣吗?哈哈哈哈

    17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这版翻拍版的质量肯定是没法跟那两部印度版比了,就算把故事搬到了泰国,还是必须强拧一个大家懂得的那种中国国情版结果,这时候电影的主题早就不是原版的主题了,深度也自然没法跟原版比了。因为有原版的故事打底,这部翻拍版在犯罪悬疑的剧情上还是可以看的,还加入了一些迷影元素。陈冲直接查肖央一年内的观影记录,就能火速破案实在是太二了,查出来的那部韩国电影《蒙太奇》也是确有此片,这里面“高智商犯罪蒙太奇剪辑”的逻辑是不是严谨,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大家跟着快节奏的剪辑兴奋一下就行,不必深究,只有ATM取款机那一处蒙太奇是亮点。当然,这部也没将重心放在高智商蒙太奇上,而且把主题变成了民众对抗社会公权力,但最后的那个你懂的结尾,其背后的逻辑让人细思极恐。

    2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给我查他一年的观影记录!

    23分钟前
    • 铅纸鹤
    • 推荐

    好于印度原版,将不痛不痒的现实主义裹脚布改造成高度浓缩的社会寓言。羊命、蒙太奇、架空国度、多重人物身份,可以置放在任何政治语境下进行解读。对准面孔的长久凝视,是试探和挑衅,也是控诉和审判。陈冲太猛,狰狞的表情犹如恶魔附体。

    25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陈思诚是内地电影圈中难得的推理迷,自己搞搞贺岁擦边球,偶尔监制个本格些的作品,挺好。原来泰国也不想背锅啊,搞出来个架空的赛国…本来可以多给些分数,但结尾又忏悔又自首的,实在很太难顶。推理的部分看点不多,ATM的时间诡计勉强算一个吧,至于XX转移这种小儿科,也亏导演能渲染十分钟。陈冲的表演加分不少,不怒自威的气场稀释了肖央带来的喜剧感。

    29分钟前
    • m89
    • 还行

    陈冲质问小女孩那段给我看出心理阴影来了

    34分钟前
    • 冰镇西瓜橘子水
    • 推荐

    我想说这应该是我看到的2019年最好的国产商业片了。这是不是佐证了肖央是唐人街探案里排行榜第一的Q?

    39分钟前
    • 小明明
    • 力荐

    鸽子飞不过塔顶,替罪的永远是羊,我们误杀他人,也曾被他人误杀,尘世永远有正义抵达不了的地方。看得很爽,因为希望男主一家逃脱漩涡,公道比律法更有分量;看得哀伤,因为无论孩子是天使还是恶魔,都有一个父/母对ta爱到发狂。反杀反转很爽,庆幸这没有发生在我们的领地上,可惜这没有发生在我们的领地上。

    41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個人覺得到懺悔塔那裡結束就差不多了,後面強行升華的結局毀了所有

    44分钟前
    • Janie
    • 还行

    真是一部很适合豆瓣影迷的电影,看完之后大胆设想,要是以后警察办案真的要查观影记录了,该咋整呢😂不喜欢首映上蒋方舟的点评,她说觉得平平(陈冲的女儿许文珊饰)长得挺壮的应该能轻松制服素察,此刻的蒋老师仿佛变成了她曾经吐槽过的油腻直男,对年轻女性的身材指手画脚,永远不要从受害者身上找问题。而且,这还是部电影呀!请让电影回归电影,把话语权还给影迷,以后看电影多做笔记,记好知识点!

    46分钟前
    • 不脱袜子同学
    • 推荐

    李天一覆灭记,妈的,牛逼。

    51分钟前
    • 你跺你也麻
    • 力荐

    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演绎出另一款《嫌疑人X的献身》。节奏不错,还挺好看,哪怕是国产片中最令人害怕的慢镜头在本片中都运用得不错。

    55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快找陈冲去演恐怖片。

    60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也就是一篇《故事会》级别的爆款爽文,所有人物心理的转变基本全都靠台词的全盘托出,很难说服人,这样一个翻拍的剧本真的有必要需要六个编剧吗?看的过程中仿佛能够感受到陈思诚一脸自豪地躲在镜头后面油腻的笑:怎么样看我这个设计是不是很牛逼?没想到吧!先是《双瞳》再是《蒙太奇》,看我阅片量大不大!你们看这片,多悬疑啊!

    1小时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较差

    结尾的忏悔自首毁所有。4星全给前面,就当我没看过结局。

    1小时前
    • 筱桑
    • 推荐

    应该是今年贺岁档最有劲儿的一部电影了,题材很大胆,父亲很勇敢,惹了惹不起的,知道瞒天过海也会露馅,于是给自己留一招必杀技做后路!虽然有几分理想状态,但确实年度解气!最后一定要表白陈冲老师,气场这个东西不是随便哪个“戏骨”能驾驭的。

    1小时前
    • 壹安²
    • 力荐

    不错。拍得挺精致,屁民通过电影的知识赢得了胜利,既是现实也是隐喻:观影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自我教育手段。说点有趣的,这部电影是不是证明了观影量的重要性,并且在不远的将来,豆瓣有望成为破案数据库?

    1小时前
    • 把噗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