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囧妈

    囧妈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大陆2020

    主演:徐峥,黄梅莹,袁泉,郭京飞,黄景瑜,贾冰,高以翔,沈腾,宋小宝,黄渤,欧丽娅,陈奇,吴云芳,张建亚,吴竞,张芝华,唐群,徐玉兰,徐幸,陆燕芳,张翠翠,脑门额尔德尼,朱莉娜,刘泽星,薛晴,韩昊霖,郑颖娴,弗索夫·谢尔盖,杨峥,陶桃,崔大笨,潘启言,王彬,张勤,黄梓凌,杜凡昕之,李顺怡,阎虹宇,刘子瑞,谢尔比纳·甘纳,斯莫林·伊凡,张岩,邵巨宝,谢莱珍 

    导演:徐峥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HD

      复身犯

    • HD

      未来的太阳

    • HD

      再无可失

    • HD

      PLAY!~输赢怎样都行~

    • HD

      阳光总在风雨后

    • HD中字

      紧急审讯室 特别召集 2022 八亿日元的压岁钱

    • HD

      让阳光晒满家

    • HD

      野山百里香

     剧照

    囧妈 剧照 NO.1囧妈 剧照 NO.2囧妈 剧照 NO.3囧妈 剧照 NO.4囧妈 剧照 NO.5囧妈 剧照 NO.6囧妈 剧照 NO.16囧妈 剧照 NO.17囧妈 剧照 NO.18囧妈 剧照 NO.19囧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虽然有着诸多不舍,但是强势的老板徐伊万(徐峥 饰)还是和合作伙伴兼妻子张璐(袁泉 饰)结束了失败的婚姻。由于某种心理作祟,他试图阻挠前妻在海外重新创业。为了第一时间赶去美国,他回到母亲卢小花(黄梅莹 饰)的住处取护照,结果阴差阳错和母亲坐上了开往俄罗斯的K3次列车。如同身边的老年人一样,卢小花对儿子有着无休止的过度关爱与碎碎念。漫长的旅途中,伊万饱受折磨,他一边遥控表弟郭贴(郭京飞 饰)破坏张璐的生意,一边和母亲展开斗智斗勇的拉锯战。在这一过程中,母子二人冲突不断。伊万渐渐了解到母亲的爱情,同时他也开始反省自己的人生。  一路向北,久违的《红莓花儿开》期待再度唱响……

     长篇影评

     1 ) 囧妈不囧

    除夕夜,给自己一个熬夜的正当理由,终于看完了徐峥导演的《囧妈》。

    小时候,我的爸爸妈妈吵过无数次架,打过无数次架,但是我对妈妈说,等我长大了我会保护你。妈妈后来对我说,她有一百万个冲动想一走了之,但是看到我,她就不忍心了,她是在为我而活。

    电影中,居然真的就有这样的剧情,瞬间我泪奔了。

    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但是我和妈妈的关系却并不怎么好,我总是嫌她啰嗦,想控制一个人的衣食住行,想法。我们说着说着就要吵架,关系越来越糟糕。

    电影中对于人物情感的描述,绝不是导演凭空想起的,我想这是中国大多数家庭里所面临的问题,亲人之间其实是缺少关爱和沟通理解的。

    北京-俄罗斯的火车票是要比飞机票贵的,6天的行程是美不胜收的风景和各异的风土人情。我们的爱也一定要坚持到底。

    大量的航拍镜头,真美。

    这个假期,哪都别跑了,徐峥给了我们最合适的安排,陪家人,陪父母,陪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新年。

     2 ) 回家和爸妈吵架了吗?——点击《囧妈》收获片刻和谐轻松

    工作性质的原因,我大概是最早一批回家过年的,本以为和往年一样,会在家百无聊赖躺上十几天,吃吃零食看看电影,没什么意外,也没什么惊喜。

    没想到从武汉疫情的爆发到封城,短短几天内,每天醒来接收到的坏消息甚至没有给大家反应的时间,原本旅游度假、走亲访友的春节,一时间事态紧张到连出门都成了奢侈。

    原本想在影院看的春节档电影,也史无前例纷纷撤档,答应好要和爸妈一起去看徐峥的《囧妈》,也只好搁浅作罢。

    没想到隔天就听说《囧妈》会作为春节档首部以特殊形式免费与观众见面的贺岁影片,在大年初一线上免费播放,无论是从商业或影视的角度来说,都是从未有过的先例,在微博上几番确认后才知道不是空穴来风,通知了爸妈大年初一在家举家观看。

    【原本就是免费的资源,故事情节就不多剧透了,拉上父母一起观看效果更佳。】

    关乎亲情的部分并没有过分煽情,前半段通过一路“囧”事多角度展现出了中国式的家庭关系,以及来自母亲的唠叨和操心。

    说到旅游,相信绝对多数人都有过父母随身携带保温杯的经历,影片里的妈妈甚至随身携带了泡脚桶和蒸脸仪,你别说,大概是我也年纪大了,还真带给了我不少下一次出游的灵感。

    全世界的妈妈说的话都大致相同,在叫孩子吃饭吃蔬菜水果,干涉孩子交友的行为方式上,“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联想到前两天和朋友出去吃饭玩得有点晚,爸妈轮番打电话催我回家,对话甚至都与电影里大致相同,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再看真的又好气又好笑。

    后半段探讨了关于与父母和解以及与自己和解的问题,许多来源于原生家庭的问题最终还是要靠原生家庭本身去解决。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不自觉想去控制、改变对方,影片中徐伊万面对妈妈的控制时联想到自己对妻子的控制,在和妈妈敞开心扉后才发现为人父母的难处,也开始反省在婚姻关系、亲子关系中自己的所作所为。

    许多人包括我自己在遭遇成年人的困境时第一反应会去追究原生家庭的影响,难免心生埋怨,却忽略了父母也从未经过培训,在陪伴、成长、教育过程中努力扮演的角色也未必是他们所擅长的,成年后的我们具备了自己的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时候去尝试沟通、互相理解了。

    当然喜剧效果方面,“囧系列”拍到第三部,包袱笑料已成风格,徐峥也不会让大家失望。在列车上除了和妈妈之间的摩擦,还和不同的旅客发生了不少故事,戴了假发的沈腾直接让我笑出了声,贾冰饰演的列车员操着一口方言充当了“行走的弹幕“的作用,郭京飞饰演的表弟郭贴偷东西被抓时对着黑人保安的一句what’s up man,等等一众配角们都是父母长辈们非常喜欢的演员,贡献了不少笑点。

    说实话原本是一部普通的合家欢春节档电影,因为特殊时期、特殊形式也就多了许多特殊的意味,在家观看过程中短暂忘记疫情带来的焦虑与担心,和父母一起说说笑笑,将对方对号入座时假装嗔怪两句,也是回家后最和谐温馨的一段时间。

    在这个特殊时期,区区一部电影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是在大家都躲在家中惶恐焦虑的这段时间里,还能健康、平安地和家人坐在一起,在轻松氛围中度过这两个小时,在现阶段里已是不可多得。

     3 ) 【C+重述】囧妈:差评如潮?《囧妈》或许不会那么糟糕!

    这是一个新系列,旨在抛砖引玉,提供评论以外之另一种可能。

    作为2020年春节档为数不多的一点暖意,《囧妈》在上线之后却并没有得到一致好评。

    抛开商业争议不提,客观地讲,尽管徐峥在演员和导演的位置上的成长与成就有目共睹,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囧妈》都算不得是一部令人满意的电影:

    混乱无序和支离破碎的情节,前后矛盾甚至无厘头的人物形象,都大大阻碍了其作为家庭喜剧电影的可看性。

    但与此同时,《囧妈》在制作上却又相当扎实,对多种类型化元素的使用也比前作更加成熟:

    CG动物特效,几场动作戏的处理,配乐的运用,笑果的埋/抖和节奏感,都显示出了徐峥在《囧妈》上的野心,和实现野心的能力。

    由此看来,《囧妈》的问题,很大程度上还是要归咎于剧本。由成片来看,徐峥和他的编剧团队,虽然在这一项目上花了相当多的心思,但这些努力并没有为《囧妈》带来一个更有效的剧本:

    不少有潜力的内容都被略过不提,而可以压缩的情节却拖得过长;散乱的情节没能成功串连为主旨服务,而副线情节和主线的处理,也完全可以再干练一些。

    换句话说,就是该长不长,该短不短;该连不连,该断不断。

    以下的部分,将试图通过对《囧妈》上映版本的重述,探讨能否解决剧作上既已存在的问题。当然,提供的答案不一定会比上映版更好,但将是一次对理解《囧妈》创作意图的尝试。

    【主题】

    《囧妈》的主题/中心点是什么?换言之,它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这个问题在第一场戏就已经给出了:控制与摆脱控制。无论是母子关系还是夫妻关系,都是控制的不同反映。《囧妈》的故事和情节,也应该一直围绕这个命题来展开。主角遭遇的外部矛盾,应该与其内心矛盾形成互文。

    但很遗憾地,《囧妈》并没有做到这一点。部分原因是角色定位不够明确,部分原因则是情节上的失误。

    就旅途的“强迫”性而言,母子/家庭搭档的公路片并不鲜见,甚至在喜剧领域里还非常常见(《房车之旅》《母女大战》《纠结之旅》《下流祖父》《冒牌家庭》《假期历险记》),透过观念对比和旅途奇遇来制造笑料。但在《囧妈》的主题下,旅程的起因就不能仅仅是“亲情”家庭牌,因为“亲情绑架”这张家庭牌恰恰是要批判的“控制”的表现之一。

    因此,与其让妈妈“误带”护照,对伊万的出现感到惊讶,不如直接改做主观故意。从妈妈的角度,既已认定儿子不会出现,也就对拿走护照有了情理上的正当性——这也就是控制的本质。从《囧妈》既有的情节来看,伊万在不知情的状态下也完全能够不离队,笑点也依然成立;

    伊万因为几颗大白兔奶糖就心软不走,可以看出是徐峥对伦理道德的妥协,但这样一来就大大削弱了最终和解的力量(稍后会再提)。这里完全可以与副线串联,比如让郭贴通知他,一个能够阻止张璐交易暖霸的神秘关键人物恰恰也在莫斯科,甚至还(其实并不)是红星大剧院演出组织方,但妈妈给出联系方式的条件是伊万陪到底。这样莫名其妙的片尾彩蛋也有了铺垫;

    娜塔莎的段落不仅长,而且“男友出轨”与“控制”无关。若将“负气”改做“出走”,便能与伊万之间形成对比(而不仅是自认的“敝履”),并在对话中做出对自己命运的主动选择(而非被动告知)。如果稍后在冰河营救的段落中能够以“过来人”的身份成为伊万最终目标的映射,效果或许更好;

    伊万爸爸的“酒后家暴”和妈妈的“隐病不说”,在这一思路下也可以加以改动,形成两代夫妻关系对“控制”的问答。如爸爸动手是想要控制妈妈私生活,导致妈妈年轻时理想未实现;妈妈不愿告诉伊万自己生病,也完全可以看做是“控制”子女生活的软性体现——剥夺子女知情权——为最终矛盾爆发的时候增加力度。

    简言之,《囧妈》应该抛弃摇摆不定的道德立场,而反复以“控制”为题来设置和开展情节,两方斗智斗勇你追我躲,同时展现控制强迫之丑陋,和宽容开放之美好。

    【角色】

    电影的主人公应该是其主题的忠实化身。但由于《囧妈》在主题上重心不稳,导致母子二人也时常偏离轨道,让不少噪音喧宾夺主。

    徐妈妈方面的问题,主要出现在从北京到集宁一段,这也是两位主角在情绪上最割裂的一部分。这是妈妈的首次出场,本应将其“控制”和“操纵”的一面集中展示,但却成为了一种奇怪的混合体:在短短的时间里,时而手舞足蹈亢奋如狂,时而情绪低落楚楚可怜。

    这个疑似“双向人格障碍”的形象,其唯一目的就在于将妈妈变成“受气包”,进而将伊万“拴”在火车的编排合理化。如前所述,这是一种多余的道德妥协,于主题无益,甚至还破坏了观众的立场。

    《囧妈》应始终让观众跟随伊万,理解和支持他做出的决定,最终跟随他从“控制狂”的受害者和加害者的双重身份中脱离出来;而不是时而出于精神需要去逃离“控制”,时而又出于伦理情感去接受“控制”。

    另一个问题则与其个人目标有关。徐妈妈的个人追求与突破,在片中是一个没有根基的“迟到”,却并没有说明是究竟是什么阻止了她。如果是外力强迫的客观因素的话,为什么会让她心心念念这么久?如果是主观因素的话——这也更加合理和有力——同样的迟到,又是什么条件发生了改变,才让她敢于登台了呢?

    一个非常理想的答案其实呼之欲出,但在片中并没有出现/点明:那就是女性的自强自立,不是以控制他人生活而实现的。

    如果我们将多年前的迟到加以展开,并与主题相连的话,似乎就可以迎刃而解:

    多年前的迟到,源于她自己的不自信,内心其实在寻找无法登台的理由。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某个可大可小的突发事件的出现——可以是伊万,也可以是伊万爸爸——使得她可以说服自己接受并成为“控制狂”的角色,放弃了对梦想的追求。

    而当她终于放弃了“控制”之后,也就重新发现并找回了自己的勇气。

    这样一来,是不是就合理得多了呢?

    伊万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不必要的道德困境:徐峥既想有所突破,又不愿意背负破坏传统亲子关系的名声,而这对打破“控制”是必不可少的;另一个则是对张璐的情感定位。

    伊万当然可以认为自己是敝履——正如所有将子女抚养成年的父母一样——但这不能将其对娜塔莉的非分之想正当化。《囧妈》试图用张璐和她的新男友来获得观众对露水情缘的(部分)认可,但情感上的踏两船,反而是观众不可接受的底线。

    这就好比一个家庭去收养其它小孩,并非是出于同情和爱心,而是自己家小孩不听话一样滑稽。在 这一刻,伊万竟然变成了究极的大男子主义:前妻是我的,新欢也是我的。

    这对主角形象的破坏显然要大得多,因为“控制”的目的不在于拥有更多,而是在自己的安全区里树立权威。

    伊万应该是一个余情未了的“控制狂”,而不是一个滥情的“伪受害者”;前者是可同情的,后者从来都是非正义的。

    把这重关系厘清之后,就可以看到伊万和娜塔莉的关系应该如何调整。两人间的情感应该类似患难之交,止于友情,刨掉不必要的调情和性冲动。但在徐妈妈看来,这种关系是“不健康”的,是“越轨”,进而像前述的徐爸爸一样,野蛮地抹黑和破坏了正常的友谊和社交。

    而在之后的某个节点上——比如冰河救援来的其实是娜塔莉和她的家人——徐妈妈认识到了自己的“控制欲”是多么荒谬,而伊万也明白了,是时候真正放手了。

    这样一来,是不是也就合理多了呢?

    【终局】

    由于戏份分配问题,《囧妈》的终局来得有些太早。传统上应该在第三幕中后部份出现的高潮段落,反而在整部戏的二分之一处出现了。更令人不满的,则是母子间的冲突与和解根本没有解决任何实际问题。

    这一段落从母子因张璐再一次爆发冲突开始,由伊万指责妈妈“逼死”爸爸,和解于妈妈告知伊万陈年往事。可以看到,这一冲突的起点依旧是“控制”和“反控制”,但核心竟然是一个从未出场和建立的爸爸;而最终达成的结果,竟然是伊万知道了妈妈隐而不谈,从而妥协不再反抗,被动等待妈妈突然变得开明。

    在电影的终局从积极对抗转到消极对抗,简直比在冰天雪地等待天外救星Deux Ex Machina还要滑稽。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概念的混淆不清。《囧妈》要讲述和解决的是“控制”,但总是被母子之间的伦理纲常带跑偏——当然,这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鲜见——伊万想要的是妈妈的理解和放手,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被带上了“不知感恩”的帽子,一遍又一遍地在“感恩”和“痛苦”之间死循环,通过不尽的努力,达成的结果反而仅仅是理解了妈妈的一段往事,一个与妈妈的“控制欲”无关的误会。

    那么这一场争吵和之前的所有争执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它有触及到“控制”的本质了吗?如果因为误会而争吵,就能解除了控制关系,岂不是在说任何人际交往的问题,缺的就是好好吵上一架?

    电影的主人公往往都不是完全人,有着各种各样的人性缺点,这样才会让角色的努力有所回报。但《囧妈》却总是想保证徐妈妈高大全的形象,绕来绕去还是“即使有错也是为了你好”的老生常谈,不仅无益主题,甚至还有害。

    解决的办法,还是要重新梳理冲突核心。当这段陈年往事变成了徐爸爸对徐妈妈的“情感操纵”的时候,徐妈妈的醍醐灌顶就合理和自然得多,也顺带解决了伊万自己的顿悟,省下了和张璐一来一往的大段掏心窝子。

    从这里到结尾的红星大剧院演出也显得太过拖沓,热气球的出场更是饱受诟病。从冰原再赶火车再转气球去大剧院这一段是完全的垃圾剧情,唯一的目的就是造成妈妈的第二次迟到。这一目的的达成完全不需要这样复杂,毕竟两人已经提前下了火车,按照时刻表最终赶不上也是情理之中。

    拿掉这段戏之后,不仅不影响后续发展,也让叙事更加流畅不脱戏。

    如果一定要保留这一段的话,一个大胆的做法是将其彻底童话化,利用慢镜、蒙太奇和配乐,直接衔接到妈妈上台,与之前的叙事风格形成对比,暗示这一段情节或许并非真实发生,妈妈和伊万或许并没有最终完成这段旅程。

    但对二人来说,既然已经彻底解脱,这也不再重要了。

    【总结】

    从《泰囧》到《港囧》再到《囧妈》,徐峥和中国电影在逐渐脱离港式商业片的粗制滥造,有着越来越多的体系化、类型化特征,这对于内地电影市场来说是大好事。但从《囧妈》上也可以发现另一个现状,那就是导演徐峥>编剧徐峥。

    对于个人创作者来说,这其实并不罕见:离得太近,反而看不清事物的本质。

    《囧妈》完全有潜力可以变得更好,徐峥和中国类型电影,也有潜力变得更好。

     4 ) 免费的网大,还要怎样

    这是好事情,告诉我们些东西只适合大银幕,有些东西不配

    简单说下这片。

    不上院线是明智的,因为这样的做法徐峥还赚了不少好感,而且有平台埋单,名利双收,否则单凭电影水准的话。。。

    《囧妈》首映的时候我就看了,是问前同事要得票。看完后同事问我咋样,我表示并不喜欢,但因为情面,答应人家映前不发声,现在终于可以说了。

    一句话,如今《囧妈》的上线,阴差阳错的倒是找到了自己最合适的定位,没错,这就一网大。

    从2012年的《泰囧》到如今的2020年《囧妈》,徐峥的“囧系列”第三部,我不知道未来这个系列还能不能继续拍下去,但这个“囧”字已经好久不见,正如整部电影的成色一样,已经被时代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囧人

    电影的格局,回归了《泰囧》那样的“公路片”模式,但该片其实更像徐峥之前的《人在囧途》,从故事线索到人物,比如沿途遇上形形色色的角色等设定都很像。后者中的主角李成功,与本片的徐伊万也是很像,都遇到了婚姻危机,而且为人刻薄。

    而且该片还融了《人在囧途》一个梗,那就是徐伊万走错房间的桥段(但效果远不如囧途)。

    但是,《囧妈》与《人在囧途》的差距,就在一个王宝强。

    没错,作为喜剧片,这样的二人组搭档,是故事的起因,也是推进故事的动力,更是产生情节“爆点”的结果。

    “囧系列”里,徐峥饰演的主角,从外在表现到内心,有一定的重合性,而这样一个角色,本身是无趣的,所以才需要王宝强这样的闹腾的活宝,来反衬这个角色。

    举个例子,二者的关系,有点像相声里的逗哏和捧哏,但还是不准确,他们其实更像是日本相声里的吐槽役和发呆役,与我们占主导地位的逗哏是笑料之源不同,占主导地位的吐槽役并不产生笑料,而是从属地位的发呆役。后者冒傻气触发笑点,引来前者吐槽和反驳,才能产生完整的笑料。

    电影也是一样,可以参考《人在囧途》的模板《落难见真情》,小罗伯特唐尼主演的《预产期》,甚至并不算搞笑片的《绿皮书》也是如此,两位角色的互动,所产生的戏剧张力,才是电影的看点。

    可惜,《囧妈》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徐峥身边的是黄梅莹,演技一流,可惜其功能性并不是替代王宝强甚至包贝尔,导致一开始二者之间的化学反应几乎没有。缺乏角色互动的二位,也使得故事推进很生硬。

    咱们以《泰囧》为例,徐峥的角色一开始故意扔掉了手机,结果王宝强又多此一举的把手机捡了回来,导致徐峥计划有变,不得不面对接下来的事情。这个情节看似简单,但内部门道很多,用一位编剧话来形容,这是“用角色推动故事”

    而《囧妈》则是“导演来推动故事”。没辙,角色之间的互动无法推进故事,只能把话语权交给导演,说白了就是导演让你们怎么干就怎么干,然后进入下一幕。所以电影中徐伊万上火车的动机,就格外牵强。

    电影前半段,故事都是这样进行的,一段一段的,火车开到哪儿,就出现产生新的情节。根源还是母子俩的角色缺乏化学反应,这也产生了本片第二大问题。

    不好笑。


    囧事

    只是徐峥一个人充当“吐槽役”的功能,可惜“无人接招”,就好比一记重拳轮空了一样,导致该片前半段就看他一个人耍活宝,这是没意思的,热闹归热闹,就是无趣而已。

    但也不是绝对,毕竟还有贾冰。说实在的,他一个人贡献了全片80%的笑点,贾冰是好笑的,但更加凸显本片主线的无趣,因为这是一个连功能性都没有的大绿叶。

    所以,说句题外话,《唐人街探案》系列为什么舍不得唐仁这个角色了吧,作为一套探案喜剧,单靠秦风一个人,就算给他配备再豪华的侦探团,也抵不过一个二百五在身边热闹。

    不要忘了,同类公路片之所以用这样的角色配备,还有一个重要性。就是原本差距很大的两个角色,让两条毫不相干的人生线索产生交集,随着公路之旅二者的互动,进而把彼此原本已经跑偏的人生线,逐步“拉回来”,最终改变了彼此的生活态度,这是公路片的精髓。

    不说别的,还是参考《泰囧》吧,那部电影的人设和故事模式相当成熟。

    《囧妈》上线之后,快进的拉了一遍,留意了时间线,徐峥从“火车上”下来,跟老妈大吵一架,导致老妈出走,这个时间是1小时05分钟左右,结合电影片长,刚刚好是电影正中间,至此电影一分为二,上下彼此不挨着。


    囧片

    电影突出的是代际和解,前半段各种聒噪各种母子作对,后半段因为一场遭遇“熊出没”大战,完成了统一战线,随后进入到母子交流的环节。

    这样的过渡形式,就非常僵硬了,因为本身很现实的主题诉求,却采用了脱离现实的戏剧化方式进行了结合,才能进入到“和解”的主题,没有像传统公路片那样,通过角色互动来完成彼此的贴合,直接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所以上下显得很割裂。

    但您还别说,作为一部喜剧片,电影前半段完全不合格,但作为温情片,电影后半段才是好看的。

    从演员的表演,到互相打开心扉的诉说,后半段作为家庭片是有内容的,哪怕您说灌鸡汤也无所谓,但关键是电影1小时20分钟之后才步入正轨,才回归这部电影真正想要表达的地方。

    但前面闹腾那些干嘛??终究而言,这样的人设和主题,母子关系的代价和解,根本不合适这样公路片模式的表现形式,倒不如像《葬礼上的死亡》那样,以一场家庭式的聚会的方式,来完成家庭成员的和解,

    所以本片这样的形式,导致母子关系与夫妻关系完全破碎扁平,甚至袁泉这个角色完全被浪费了,因为夫妻二人几乎没有互动,郭京飞那条线也是多余的。

    就这样一个四处漏风的故事和一言难尽的观感,所以才会说,《囧妈》最终还是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网络上线,说句不好听的,不配上院线。

    下面说点电影之外的内容,作为一个前电影行业从业者,对该片的行为还是有话要说。


    题外话

    在这个特殊的春节档里,《囧妈》选择了在平台上线,而且免费观看,单说这个行为,对于观众来说是福利退一万步说,免费的谁还不看???

    但为什么产生争议呢?因为是该片的定位。

    作为原定春节档公映的《囧妈》,片方之前也是不遗余力的宣传,围绕这部电影的争议也就没断过。最初就是提档,该片是第一个提档,使得《夺冠》和《熊出没》也开始效仿,当看到风声不对,院线员工对为了提档排片熬夜加班吐槽时,然后马上给院线道歉,但人家把三部提档的电影海报全部放出来。

    随着疫*情*危*机,春节档电影选择了撤档,这个做法值得点赞,同进退,共患难,此时就能看出,中国电影人的担当了。

    但《囧妈》先一步选择平台免费播放,别说其他竞争对手怎么想,院线肯定会不满的:一通操作,结果被玩了?

    就像Netflix与好莱坞几大院线之间经常撕逼一样,网络平台永远与电影院是对手,但这是很多院线针对《囧妈》的原因,不是因为电影在平台上线在这件事,而是在于其当了“叛徒”。

    好比我们跟一个店家说了要预定买人家东西,店主折腾半天给上新了,结果你跟人家我不买了,就是把人“鸽”了,所以院线才会不满。

    关键这种做法其他电影也做不到(别问为什么知道,因为我全看了),而且我相信,这应该不是徐峥的本意,而是背后出品方的意思,因为作为电影人,他们都坚信有些东西只适合大银幕。(下图为蔡明亮的专访,他是一位放弃大银幕的电影导演)

    这也是李安为什么拍120帧《双子杀手》的原因,该片在电影看,与在PC端甚至手机上看,完全两种感觉,后者没法看。。。

    所以,电影《囧妈》这次有平台埋单,且赢得了满堂彩,可谓名利双收,在这个不存在的春节档,《囧妈》成了最大且唯一的赢家。

    作为普通观众,自然是站徐峥的,但对于电影人乃至院线方来说,可就不一定喽,其实我更担心的是徐峥本人,因为这次的“跳槽”,山争哥哥可能会被这个圈子排挤,这对电影人来说并不是好现象。

    说白了,这就有点像NBA里“打不过对手就加入他们”的杜兰特跳槽的金州勇士然后获得冠军一样,各说各有理,但永远存在着争议。

    但从长远的角度来说,这是对中国电影行业和院线的损害吗?我看未必哦,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网络平台虽然与电影院是对手,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二者是不会兼容的,还是那句话,有些东西只适合大银幕,有些东西不配。

    总比花钱还要看烂片强吧,这才是对观众真正的福利哦。

    所以,对于电影,只值两星。


    公号:电影文酷

    dreamcrowflim

    微博:乌鸦·火堂

     5 ) 囧妈:徐峥的“亲密关系处理指南”

    前几天《十三邀》中徐峥的一段访谈又被热转,他很想和娄烨合作,却又担心自己是否太过商业。徐峥这几年一直在拍商业片,无论是作为导演,还是演员,在大众眼中早已功成名就。

    但在猪哥哥之前,他也曾经是打小混在剧场的文艺男青年,是上海弄堂里最机灵不过的男娃子,他骨子里一直有股子情怀,掩藏在那颗忧郁而光滑的卤蛋之下,讲个合家欢的故事是春节档的题中之意,但他偏偏想要更多。

    《囧妈》讲的是母子关系。这样题材的电影其实很多,但要在春节档讲这么个故事其实不容易,又要配合节日喜庆的气氛,又不能流俗成味精放到发齁的便宜鸡汤。

    男主角徐伊万是个年过四十、穷得只剩下钱的中年男人,他现实,急躁,钝感,直接,对家人缺乏耐心。人到了这个时候,或者说这个地步,因为经济力量和父母急剧逆转,所以通常是对父母最没耐心,最理直气壮,最颐指气使的一群人。又因为饱受社会磋磨,在各色鱼龙混杂中一路闯出来,也是最信硬实力而鄙视软鸡汤的一类人。让徐伊万这样的人和母亲得到和解难度系数是满格的。但徐峥偏偏要拍这么个题材。

    点映时有观众问徐峥,熊和热气球的设计是否寓意了某种幻想,徐峥回答说任何设计都可以是幻想,但我主要还是从人物和观众的情绪出发去捋顺情节。

    熊和热气球把电影分成了三段。第一段是从北京到莫斯科六天六夜的长途列车,空间狭小逼仄而时间却漫无边际,俩个长久隔阂的人同处一室,矛盾一触即发。在第一段结尾时矛盾达到极点,母亲弃车而去,二人关系急转而下,这时候一只熊出现了,熊的出现本身是危险,但却让片中的母子关系峰回路转,通过外力让二人找回亲密的感觉,并终于打开了沟通的闸门。第三段,当母子关系得到修复,是否可以实现升华,就是热气球登场要完成的事了,当然我相信,即便没有热气球,即便没有去成莫斯科红星大剧院,徐伊万和妈妈的和解也早已水到渠成。

    火车,熊,热气球,在电影中极具功能性又不乏灵魂色彩,也可谓之家庭亲密关系的处理指南。

    很多人抱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可理解不是凭空完成的,长时间的交流匮乏,即便是同龄人都会产生隔阂,更不必说本就有年龄差的父母。这时缺的可能就是一列火车,一只熊,还有一个热气球来推动这段关系的转变。要达成理解的第一步,先坐下来,谈一谈,给彼此一个机会,后面的和解才能成为可能。

    徐伊万四十多岁且事业有成,却仍然在假装和扮演母亲想象中的好孩子,并时常露馅,而他和妈妈的关系也在每一次露馅中达到崩溃。因为关系亲密而要求很高,介入过深,可过分深度的介入和种种不考虑对方的要求也在日渐伤害着本来亲密的关系,这种伤害发生在徐伊万母子之间,也在他和张璐的夫妻关系之间。可过分近距离也容易形成盲区,就像徐伊万从不知道张璐很讨厌那个台灯,不知道母亲在父亲酒后经历了什么。母亲在定义着自己想象中的儿子,儿子岂不是也在一厢情愿地勾勒着那个片面失真的母亲形象呢。

    太真实也太有代入感了。在一段关系中,被伤害,又伤害别人,可这绝非本心。当时看完以后就立刻决定春节带我妈一起来看,电影院可能就是我等待很久的那列火车。而我也终将遇见我的小熊和热气球。

    《囧妈》作为喜剧也是我最喜欢的那类,一种饱含人情味儿的温柔。没有过分依赖丑化角色去制造笑点,虽然这样足够省力,也更容易和观众形成短平快的情感互动。徐峥身上有种一以贯之的体面感,他在拍片时也有聪明人的自觉性,在笑点设计上下了巧思,时有会心一笑之感。

    比如,徐伊万把张璐控诉他的那段话几乎原封不动地扔给了妈妈,特别是最后一句——这么多年了,你都没有意识到我不是你想象中的妻子(儿子)。第一反应是大笑,笑徐伊万的鸡贼,居然抄自己老婆的台词,这种重复本身形成笑点。但第二反应会有淡淡的苦涩,一句台词的二次使用,也说明了徐伊万和妻子、母亲的两重关系都出了严重的问题。

    又比如,在车上艳遇俄罗斯妹子娜塔莎,前脚信誓旦旦地和母亲撒气,说要和娜塔莎一起生孩子。后脚透过车窗发现娜塔莎和前男友重修旧好,在车站热烈拥吻——母亲酸溜溜地嘲讽徐伊万,她要和别人生孩子了。第一反应也是笑,笑仅仅几分钟,徐伊万的处境就从天堂到地狱,经历了一次不大不小的“失恋”打击,但随后又是一丝黯然神伤,(误会)妻子有了新男友,刚刚认识的艳遇对象也回到了爱人的怀抱,而他自己呢?

    袁泉饰演的张璐理性,完美,有情有义。相较之下,郭贴(郭京飞饰演)和徐伊万的商战策略就显得感情用事,有些滑稽。前半段张璐和徐伊万的较量仿佛不在同一个画风中,一个是商战正剧,一个是无厘头喜剧片。很矛盾吧?但最后也调和了。徐伊万在电话里对张璐说,在感情中太讲道理就是你的问题,而他自己用尽一切可笑招数的理由就是他还爱着她。电话挂断时,之前的种种笑点,种种设计突然间意味深长,你以为的那些快乐佐料,原来是徐伊万泪水里的盐做成的。

    嘲人是尖刻,而自嘲是温柔。徐伊万可以说是一个除了钱什么都没有的孤家寡人,却不得不在所有人面前装得什么都有。伪装得很辛苦,伪装被拆穿时,人们笑了,也哭了。

    在这个压力重重、气氛肃穆的春节,徐峥给全国观众提供了这样一份和爱人、亲人和解的“囧”系指南。它可能无法让各种人生难题迎刃而解,但至少能够让人们对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亲密关系恢复一些信心,抱有一些修复的希冀,记得看完之后,抱抱你身边最亲的那个人。

     6 ) 谁下的决定花6亿买这样的作品,该不是年前聚餐喝高了。

    谁他M的是水军谁大年初一吃翔,冤枉人是水军的喷子及水军2020年全年都吃翔。

    上面这条,默认所有就本文发表评论的人都已发毒誓认可!无脑喷子及水军叼好盆子排队接新年大餐。

    本意只是很好奇这次脑洞大开的事件营销,想抛砖引玉,看有没高人出来揭揭秘——比如究竟是APP找的片方还是片方找的APP,比如以《囧妈》的成色网播权是否值得6个亿约莫票房18-19个亿,贺岁片很多,同一套营销方案是否有更好性价比更高的片源选择?

    结果乌央乌央的网络暴民举起猪前蹄就骂是水军云云。

    提供免费大餐的是APP网站,不是收了6个亿的制片方,作为一个受惠观众于理算不上欠制片方恩惠。反倒是满网满屏的什么叩谢制片方免费,鼓动去刷5星的,跟帖评论里也多是念这经的歪嘴和尚,真是奇了怪了,难道都没脑子的吗?网上多少外国片没引进国内院线,大家不都网上免费看的,没看清一色都5星啊。《逐梦演艺圈》8万人打分,90%的人打的1星,这些打分的人都掏钱买过票?而囧妈这片子还是app请客,根本不是那些人声称的制片方请客。有些国人就是爱和稀泥,鲜有就事说事的习惯,还有就是为了5毛就能连内裤都脱了下水从军。

    如果小学免费午餐奶都是三鹿大头娃娃专用奶,就因为是免费供应,喝的人都无权如实说道说道?媒体爆料过那么多劣质的学生奶,因为是国家采购免费供应的,就算劣质,小学生们都该给劣质奶厂捧臭脚送锦旗,否则就是放下碗筷就骂囧妈?真有空捧臭脚,倒不如帮花了大钱的几个网站多刷几条广告,多少喷点云南白药止止血。

    Title 是起得有些标题党,为的是直接亮个人观点。 这显然是一次脑洞很大事半功倍的事件营销,从长远看几个网站赚足了眼球是成功的,只是有点遗憾选的这片子确实太一般了。个人猜测应该是app先找的片方,就算片方脑洞大,也不会那么容易就想到同在几个APP免费网播,毕竟这个已经较深涉及网站具体操作方面了。而制片发行方也看到预售困境只有两三千万,掂量片子成色对24亿票房对赌协议也是心有惴惴,APP的这个提议刚巧可以解套。 而APP方是看中囧系列的大IP,抑或看中了发行方之前炒得爆棚的热度,还是突发疫情而突击定制的一个事件营销没时间精挑细选……6个亿必然是综合考量的结果,具体内幕,只等大神出来解解密。

    当然,各花入个眼,每人都有各自的喜好。大年初一,本不想说风凉话。但也不想遮遮掩掩,就个人观点,刨去演员的号召力单就影片本身吸引力,票房应该高不到哪去,能不能破10亿都难说。实话说花2个小时坐影院里看这电影,对不少人来说会是个煎熬。具体到影片本身,囧系列已拍好几部了,个人以为第一部《人在囧途》不错,《泰囧》较前者逊色了些,《港囧》看预告片后就弃了。到了囧妈,套路已陈旧,基本看了前面,后面套路都猜得出个七七八八。和前几部有个显著不同,囧妈前个把小时有点像文艺片话痨式地探讨母子及夫妻关系,靠密密麻麻的台词叙事而且鸡零狗碎东拉西扯,去掉1000字的台词,对叙事都没啥影响。电影真该有电影的样子,全剧的冲突很多都用台词说的,鲜有用画面用动作展示推动,这显得导演和编剧作为不多。密集的台词里塞了很多打贺岁母子夫妻牌碎碎念的东西,为喜剧效果又要塞笑点,这些笑点太过密集缺乏铺陈有些还很陈旧,加之人物设置上太过严肃,表演也没放开,结果两头都不讨好,深度没出来笑点也没奏效。感觉是导演和编剧野心太大了,想打感情牌讲母子关系夫妻关系,好在内容上从贺岁片群里突围最先端上合家欢的饭桌,又要靠囧系列来做宣发必须搞笑,前半段太文艺笑点少后就在后半段搞了魔幻狗血 007一样扒火车的剧情,最后结尾再来个强制煽下母子情,要不赚不到眼泪会玩完。什么都想要,结果相互制肘什么都差火候,整就是一个散乱的大拼盘,公路片或许不一定要剧情片那么遵循环环相扣浑然一体,但这个实在太撕裂了,内容撕裂,风格也撕裂。

    整个剧里看不到一个合格的喜剧演员,一个碎碎念的老妈 ,一个心事重重的儿子,一个冷若冰霜的儿媳妇的表演和好的喜剧演员很有距离,就算稍好些的列车员台词也强塞笑点和身份反差太大显得突兀。喜剧演员不是笑话朗读机,表情,动作,甚至语音语调语速都要拿捏得恰到好处,才能出好效果。这片子里的三叉戟 母亲 儿子 媳妇 ,都太正剧,彼此间似乎苦大仇深一会人生哲理课一会批斗会,好喜剧演员确实稀有,什么都不说就那一站左一瞄右一瞟就来戏,让人捧腹。而剧中的人物动作都鲜有出彩处,不来戏,只是不停地说说说,连海报都只是男主鼓着个松鼠式的腮帮子来做卖点。反正,本人是以乐一乐心态点开看的,大失所望,除了聒噪还是聒噪,算不上一部合格的喜剧片。比较喜欢《钢的琴》那种幽默,很凝练嵌进叙事线里,浑然天成,看着看着就让人会心一笑,而不是这种硬塞进去的各式段子,尬得慌。

    实话说,只看了一个小时多些,有些地方尬得慌实在没细细地看,直接快进的。写的是自己真实观影感受,这电影仆街还是热卖于本人没一毛钱关系。

     7 ) 徐峥 目前最有实用深度的电影。

    在一觉醒来已经是大年初一的凌晨2点。看了这部电影。 我的妈妈包好了饺子,本该喊我醒来煮饺子跨年。估计没舍得喊我。我醒来时,她也已经睡着了。 我是噩梦惊醒的,梦到一直大老鼠钻进了我的裤腿里,甩不出去。鼠年到了应该是个吉祥的梦。 电影 竟然可以在头条上看完。开始我以为是虚假宣传呢。其实一部商业电影,做到免费给你看,就值得五星,比那些所谓的奉献电影,红色献礼电影好得多,毕竟他们消费了你的情怀,赚了你的钱。 电影侧重了对母爱的描写。估计很多没经历过,没成长的是理解不上去的。 正如电影中所提到的。:你只是个孩子,你只看得到他是你父亲,却看不到他是我丈夫啊。很简单的一句话,看懂了却要好多年。 直到几个小时前,三十的傍晚。我还在为一些过去的事情和我妈妈争吵。看了这部电影,我觉得我真可笑,我错的太多了,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年两年。是整个前半生。 可是你的前半生,就是她的全部。 人有时候 特别健忘,总是忽然之间醍醐灌顶,然后还是重蹈覆辙。这一辈子有好多重要的人事出现,没办法一一圆满。

    我们深爱着彼此,

    对你来讲,我不在是哪个听话的小男孩了,处处惹你伤心。

    对我来讲,你愚昧 笨蛋,走了好多错路。然而看到你头发白了。才知道愚昧笨蛋的是我。才知道我从来都这样苍白无力。

    我们可能会忘掉今天的这些感触

    但我会永远记得 我要好好爱我的妈妈。

    感谢这部电影带给我 一段心路历程。

    在我眼里,这是徐峥目前为止最有实际深度的电影。

    补充两句上文写与电影刚上映

    下面写与2022年

    我不明白 为什么我发表下个人看法 ,会有那么多人 觉得我是水军 我收钱了,之类的。其实大可不必 心胸开阔点。

    首先 我给这部电影五星,其一是因为我个人喜欢,其二是为这部电影的评分鸣不平。

    然后 我非常不理解现在这些看电影人的评分标准,也很不赞同,很多日本片评分普遍的高,这里不说家国情怀,只说电影本身也不值得那么高的评分。

    最后 电影始终是电影,很多电影是没有办法发生在现实生活的,或者很多电影中的故事是没法套入你的生活的。比如 你不会魔法 你不是超级英雄,你不会武功 你连枪都没拿过,甚至你这辈子都没打过架。甚至你即没有那么富有过,也没有那么穷困过,所以我才说 这电影是截止 观看该电影时 ,徐峥最有实用深度的电影。

    有些人总是急于反驳 急于表达

    其实你需要的是多倾听 多吸收。

    看到很多人因为这部电影 审视了自己和母亲的关系,这是很值得高兴的事

    年纪渐大 人生总有别离

    别错过 别留遗憾

    最后愿所有母亲 健康快乐

     8 ) 徐峥不是《囧妈》的主角,这趟绿皮火车才是!

    在电影《囧妈》上映前,不少人便知晓有一趟从北京开到莫斯科的国际列车,但由于购票方式的特殊和办理签证的繁琐,这趟列车在大多数人心中仍旧十分神秘。如今《囧妈》的“免费观看”,使这趟列车瞬间成为这个春节档曝光率最高的网红火车,无数观众的好奇心也随之燃起。但仅仅依靠一部电影,还不足以褪去这趟列车的神秘面纱。而电影中亦有一些有趣的细节,需要观众去挖掘。比如和徐峥“一丘之貉”的俄罗斯美女娜塔莎,你知道她从哪个车站上的车,又从哪个车站下的车吗?

    别急,这不是一篇剖析细节的文章,答案很快就会告诉你。在此之前,我们不妨先结合电影,从它的真正主角——K3次国际列车说起好了。

    K3/4次列车,是一趟连接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和俄罗斯联邦首都莫斯科的国际联运快速列车(有点废话的感觉)。

    多年以前,穷游网出过一款K3次列车为主题的绿色T恤。“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的火车方向牌(水牌),印在最显眼的地方。别小看中间那个“乌兰巴托”,它成为K3次列车和另一趟北京开往莫斯科的K19次列车之间的最重要区别。简单说,两趟列车都从北京出发,终点站都是莫斯科,但K3次列车会途经蒙古,而K19次列车不会。

    看看这张图,便一目了然。

    黄色→红色的路线,就是K3次列车的走行方向

    K3次列车起点站:北京站

    K3次列车从北京发出后,先是沿着丰沙铁路、京张铁路和京包铁路,抵达集宁南站,再从集宁南站一路北上,驶入蒙古纵贯线。

    在二连浩特站,列车将要“换鞋”。列车必须换上一对全新的转向架,以适应俄罗斯铁路的1520mm轨距。同时,二连站的中国边检人员将会上车,检查全车乘客的护照。乘客可以选择下车前往二连站国际候车室休息,也可以选择待在车上,观看火车“换鞋”。

    换好鞋后的K3次列车,将跨越边境,抵达蒙古国境内。在扎门乌德站,蒙古边检人员会上车,检查护照签证和行李。如果你手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它的上面必须有蒙古国“索永布”图案的签证或过境签,否则将会被遣返。

    然后列车行驶在苍茫的蒙古大草原上,直到乌兰巴托站,也就是电影中徐峥接电话的地方。

    列车继续北上,在俄蒙边境的苏赫巴托尔站,蒙古边检将会上车检查护照。之后列车进入俄罗斯境内,但纳乌什基站的俄罗斯边检人员可不是吃素的,他们会牵着猎犬走进车厢,检查每个乘客的护照上是否有俄罗斯签证,以及行李中是否有不该带的东西,千万别想不开。

    离开纳乌什基后,列车很快便会抵达乌兰乌德。从这一刻起,K3次列车才算真正驶入了一条伟大的铁路线——跨西伯利亚大铁路。这意味着什么呢?大家想想。

    这意味着如果你乘K3次列车前往俄罗斯,将不能完整的体验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全程。尽管从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的这段铁路旅程长达7819公里,但和9288公里全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相比,仍旧少了1400公里呢!

    同理,从北京经中东铁路从满洲里出境的K19次列车,亦不能完整地走完西伯利亚铁路全程。关于这趟列车,此处不多赘述。

    红色的即为完整的西伯利亚铁路路线,蓝色的为K19次列车走行路线

    再结合之前那张图,只有从由右下角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经乌苏里铁路到哈巴罗夫斯克,再沿着外兴安岭绕过中国“鸡头”,这才和K3抵达乌兰乌德后之后的路程,组成西伯利亚铁路的真正全长。

    关于西伯利亚铁路,此处简单一提,之后内容将跟随K3次列车一起说。

    西伯利亚铁路,一般又称“跨西伯利亚铁路”或“西伯利亚大铁路”,它连接了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符拉迪沃斯托克,全长9288公里,是这颗星球最长的一条铁路。

    笔者曾于2016年夏天,从符拉迪沃斯托克踏上开往莫斯科方向的001次列车,并换乘多趟列车,以分段的方式走完了西伯利亚大铁路,还写了一本书哈哈。

    符拉迪沃斯托克原名为“海参崴”。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丧失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海参崴成为中国“旧地”。沙俄得到海参崴后,相当于拥有了一座太平洋畔的天然良港。俄国人对海的渴望,那可是司马昭之心。甚至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没有海参崴,就没有这条世界最长的铁路,也没有著名的“太平洋舰队”了。

    电影里的K3经过贝加尔湖

    2016年笔者拍摄的火车经过贝加尔湖

    扯远了,继续回到K3次列车上。电影用一组快速剪接镜头,交代了列车经过贝加尔湖的过程。这里告诉你一个小tips,如果你想在K3次列车上观赏“贝加尔湖”,最好选择夏秋季节。尤其夏季,拜K3次列车可以开窗所赐,感受一下和贝加尔圣海零距离的美妙吧。为什么选择夏季呢?因为在目前的列车时刻表上,K3经过贝加尔湖的时间在早上5点~9点这个区间,冬天的话就只有黑漆漆一片了。

    而徐峥化身为“套娃”的这座车站,电影中未给予明确指出。但从这张流动的线路图判断,非新西伯利亚莫属了。

    新西伯利亚市,类似于中国的郑州,是一座彻头彻尾的“火车拉来的城市”。在西伯利亚铁路修建之前,它只是个几十户的小村庄,如今已成为西伯利亚地区的最大城市。强烈建议到此一游。

    新西伯利亚的列宁同志

    那么之前的问题,娜塔莎是从哪个车站上车的,也有了答案。

    相对稍微有些离谱的“艳遇”,徐峥妈妈怀疑她是个小偷的剧情,反而更让我情不自禁地拍了下大腿。天下妈妈都是这般如出一辙吗?我的妈妈也曾怀疑过阿姨偷过她的丝巾,直到她从哪个旮旯里找到为止。

    那么娜塔莎下车的车站,又是哪里呢?从徐峥在“火车上”一夜冻成狗熊,并被秋明站拯救的经历判断,她很可能是在秋明前面的鄂木斯克站下车的。

    鄂木斯克也是一座大城市。提到这里,历史迷应该一下子会想起高尔察克吧?此处不多表。

    列车离开秋明后,徐峥和妈妈终于将所有的积怨上升至鼎点。他们大吵一架后,伤心的妈妈跳了车。这座城市便是距离莫斯科近在咫尺的,有“金环小镇”美誉的弗拉基米尔了。

    从此伊始,火车元素便从电影中消失了,那就以一些关于K3次列车的小tips,来作为结尾吧。

    1.K3次列车是可以开窗的

    K3次列车使用了德国阿门多夫车辆厂生产的18型、19型客车。车厢内没有安装空调,冬天全靠烧煤来供暖。因此,这是一趟不折不扣的传统“绿皮火车”。目前中国铁路有许多刷成绿色的“伪绿皮火车”,这些车厢均安装空调,车窗不能开启,并不属于传统“绿皮火车”,需要格外注意观察。

    2.K3次的列车员都是中国人

    《囧妈》里贾冰饰演的中国列车员,承担了全片不少笑点。这是K3次列车最有人情味的一点,因为负责客运任务的为北京铁路局北京客运段国际联运车队,所有列车员均为国人。如果你在这趟列车上遇到任何需要帮助的事情,尽可以去求助这些热心的工作人员。K3列车员的热情好客,有口皆碑。相比之下,K19次列车的列车员,可都是腰圆膀粗的俄国大妈了……

    3.关于铺位

    K3次列车不设硬座车厢,全车只有四人卧(硬卧)和二人卧(高级软卧)可以选择。徐峥的包厢便是能住四人的硬卧,沈腾和黄渤的则是高级软卧。

    注意看细节:沈腾的二人包厢中有沙发,还有独立的卫生间

    4.关于火车细节的考证

    应该说完成的不错,没有硬伤。列车出北京站时的火车头为和谐3C型电力机车,过了集宁南变成东风4D型内燃机车,这些都还原的挺好。

    5.徐峥妈妈提到的列车大劫案

    即为1993年的“中俄列车大劫案”。很不幸,正是发生在这趟K3次列车上。是数起中国抢匪针对“倒爷”(去俄罗斯做生意的商人)的抢劫事件,后被中国公安专案组逐步侦破。关于这个案件,有很多详细的报道,光影视作品就有两部:1995年香港人拍的《中俄列车大劫案》,以及2018年的电视剧《莫斯科行动》。

    6.如何购票车票

    ①中国境内车站,可直接登录12306购买

    ②蒙古和俄罗斯车站,车票均有中国国际旅行社代理,可前往建国门内大街9号北京国际饭店一层大厅左侧通道里购买。

    ③订票时无需护照,取票时需要提供护照号。订票和取票(付款)均可委托他人办理。

    ④请确定出发前护照上同时具有俄罗斯签证和蒙古国签证(或过境签)。

     短评

    平庸的电影,多亏找到人接盘了,如果真上映估计得亏。

    8分钟前
    • dragonsky9
    • 还行

    婚姻比黑熊还危险,不知不觉就变成敝屣。母爱比奶糖还甜蜜,像硬塞的番茄般密集。曾经少年放的塔科夫斯基,忘记电影里的小男孩,只记得他的眼睛闪光。当年错过的红莓花儿开,忘记当时有多沮丧,只记得此刻没升起的幕布。我们是怎样忘记了爱的感觉,不能跟她共处同一车厢,也忘记了曾经依偎彼此的心房。

    12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中年人的生活就是糖衣包裹的苦味丸,工作,婚姻都让人喘不过气,妈妈很真实,是每家每户都会有的妈妈,逼你吃番茄,怕你不穿秋裤,不听你说话,但是熊(生死)面前能为你挡死,痛苦时候可以依靠,虽然永远也别指望她们能理解,甚至能改变。但不妨碍她嫌弃你的眼神里都是爱。

    15分钟前
    • 一〇一
    • 还行

    很平庸,很无趣,既不好笑,对于原生家庭的探讨也只是隔靴搔痒而已。

    19分钟前
    • 阿暖
    • 还行

    笑中有泪的贺岁片,母子关系的处理,夫妻关系的和解,爱的表达方式有好多种,而我们对于最亲的人往往是用了争吵这种最糟糕的方式,带着妈妈来看这部片子,看后要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啊。最后彩蛋别错过哦,有大腕。

    24分钟前
    • djfish
    • 力荐

    还真的是和预告一样难看啊……40奔50的人来演一个20奔30的人和自己妈的关系真的很错位。编剧们感觉像是年轻到没有任何生活体验,大家随便吐槽下自己的妈妈,就把剧本攒出来了,大概还挺得意。

    26分钟前
    • 舒农
    • 较差

    7.7/10,徐峥终于真诚的面对了自己和母亲的关系,本片在主题探讨和人物的刻画上做的都很好,且表现形式也比较轻松幽默。把一趟连续开六天的火车上发生的故事拍成一部电影其实很考验编剧功力和导演调度,徐峥和导演团队完成的都很好。事实上本片可以归为现实主义喜剧,创作还是戏剧为底,在台词对白上做足功课。虽然一些事件用了戏剧化处理但探讨的内核非常当下也很普世,不管是和母亲和解也好还是和妻子和解也好,本质上还是和自己和解,在老塔眼里,童年的伊万不愿意和自己和解,《囧妈》里母亲大半辈子也不愿意与自己和解。徐峥到底还是让长大的伊万与自己和解了。但是否真正的和解了,也许要问徐峥了。另外演员选的都特别到位,不管是黄梅莹还是袁泉表现力都非常好!

    27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推荐

    骨子里还是囧系列那种公路喜剧片,这次用母子关系制造一系列的笑点,代入感非常好,果然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妈”。从创作的心态上讲,我一直很喜欢徐峥,愿意走出创作的舒适区,去做点不一样的尝试,讲和上一辈人亲情的故事,讲中国家庭亲子关系的和解。从编剧技巧上看,徐峥还是那个最懂类型片技巧的人,他一开始就用对白铺垫的那些细节,每一次用都在强化电影的节奏,划分剧作的大框架,让电影的主题表达更进一步。这个剧本有一个非常好的故事框架,在K3火车上和老妈互虐的六天六夜,一路去往莫斯科,所有的冲突和解都要在这个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夫妻和母子两条线彼此关照互为镜像,很喜欢最后夫妻线的处理,与时俱进不落俗套。

    3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年龄一大眼窝子就浅,听到《红莓花儿开》的时候就不明所以的唰唰掉眼泪。虽然整部电影依旧是徐峥以往的商业片套路,但少了聒噪的“专职喜剧角色”,影片自然了不少。要是没有宋小宝那段太过胡逼的剧情可能会更好。前面无数的铺垫都敌不够片尾妈妈镜子前的一个动作,这种代入感应该是其他同档影片无法带来的吧。

    31分钟前
    • 未命名搪瓷🌈
    • 推荐

    还能更无聊吗

    34分钟前
    • 伪会计
    • 还行

    承认吧,作为创作者的那个徐峥,已经过时了

    38分钟前
    • 正义B胜
    • 较差

    我讨厌这部电影,甚至作呕,强行灌鸡汤,强行要把所谓的黑暗面撕出来,然后结尾强行煽情和解。没有人没和解,只是徐峥自己没和解吧!

    39分钟前
    • 豆瓣路人己
    • 较差

    后半段垮的妈都不认识

    41分钟前
    • yoyo
    • 还行

    烂也不至于,但真的平庸,强行融入一些刻板化的元素,杂糅起来效果很一般。

    44分钟前
    • Orlando
    • 还行

    低于预期,不喜欢俄罗斯妹子和熊出没这两段,妹子尬,熊很凶。唯一的泪点是妈妈在台上唱歌。和妈妈和解的故事没讲好,无法共情,并不合适带妈妈一起观影。彩蛋黄渤还不如拍摄花絮有趣。结尾剧组员工和妈妈的合影很温馨。歌曲好听。囧系列里比较差的一部,俄罗斯风光片。片头看到高以翔的名字被框住,特别难受。

    47分钟前
    • 煤气罐罐
    • 还行

    万万没想到,徐峥做导演的能力是倒着发展的,一部不如一部。也不知道他对母亲、妻子和中年男人到底是有什么误解。

    52分钟前
    • 好好地
    • 较差

    基本没有爆点。卖掉真是明智的选择。还有《一出好戏》里,黄渤剪掉了徐峥的戏,这部徐峥就把黄渤的剪掉了,真记仇哈哈哈哈

    53分钟前
    • 不自律会死星人
    • 还行

    主要问题还是太长了,前面太久了。喜剧部分没有那么突出,熊出没也很奇怪。反倒是后面煽情那部分,更能触动到我,尤其是最后黄梅莹摘假发那场戏。徐峥拍拍电影,总是在解决自己的困惑,这部其实也是。

    5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三星给《红莓花儿开》,一方面诧异于徐峥对赌协议24亿的自信,一方面又惊叹于徐峥后知后觉的魄力,网播绝对是明智之举,这要是按期上映别说杠《唐探3》,估计连《急先锋》都够呛!

    1小时前
    • tenet
    • 还行

    “囧”系列里有人情味的一部,之前的夸张闹剧和直男思维有很大收敛,但是熊、热气球这种情节是脱离现实的,有些客串角色也仅仅是为“客串”而存在的。除了“囧途”的主线,精神内核其实在过去的两部囧片里都有所提及:如同样以离婚开场的《泰囧》,妻子想要离婚,而男主想的只有生意(油霸变暖霸),男主在结尾时必然会在婚姻中学会成长;以及《港囧》对于女性改变男性和对女性长辈烦扰的宣泄。对苏联老片的致敬: ①伊万的名字来自徐爸给她放过的苏联老片《伊万的童年》;②热气球时有个动作模仿了“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厂标;③徐妈及姐妹们唱的《红梅花儿开》是《幸福生活》插曲,原片也是几个姑娘登台表演唱的这首歌。

    1小时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