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夺宝奇兵

    夺宝奇兵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美国1981

    主演:哈里森·福特,凯伦·阿兰,保罗·弗里曼,约翰·瑞斯-戴维斯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猜你喜欢

    • 更新HD

      攻略陛下100次

    • 更新HD

      追逐野马

    • 更新HD

      女子大小路の名探偵

    • 更新HD

      旧爱综合征

    • 更新HD

      游戏改变者

    • 更新HD

      我叫多麦特

    • 更新HD

      维塔利娜·瓦雷拉

    • 更新HD

      官方机密

     剧照

    夺宝奇兵 剧照 NO.1夺宝奇兵 剧照 NO.2夺宝奇兵 剧照 NO.3夺宝奇兵 剧照 NO.4夺宝奇兵 剧照 NO.5夺宝奇兵 剧照 NO.6夺宝奇兵 剧照 NO.16夺宝奇兵 剧照 NO.17夺宝奇兵 剧照 NO.18

    剧情介绍

    二战期间,希特勒在世界各地召集考古学家寻找“失落的约柜”——圣经中引导希伯来人与上帝交流的圣物,希特勒欲借其来护佑纳粹的战争。  为了使希特勒的计划破灭,印第安纳琼斯博士(Harrison Ford饰)奔赴尼泊尔,一边奋力挖掘蛛丝马迹,一边还要与无孔不入的纳粹分子周旋。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异于常人的胆量及大无畏的勇气,琼斯终于在罗马找到了指示约柜位置的太阳手杖,继而发现了约柜。  就在大功告成之际,纳粹军却侵吞了胜利果实,还将琼斯等人留在了蛇穴里!但是无往不胜的琼斯总是有办法死里逃生,并狠狠地还以颜色!

     长篇影评

     1 ) 暑期档6月的完美收尾,披着尘土影像外衣的巧妙破局

    下午三点的首映,基本是人坐满了。在amc看的,观众情绪是比较过于激动的,灯刚暗下来还是妮可基德曼出来打广告的环节就开始有人在那里疯狂鼓掌大叫了,还很有感染力,估计妮可基德曼也想不到自己拍的广告也会有这么多人叫好吧。其实我来看之前心理预期已经很饱和了,它的充其量上限也就会是个对标捉鬼敢死队,不过是换了波情怀粉罢了,尘土影像本身就是如此,就是如何老调重弹的到位。

    不得不说,斯皮尔伯格监制下的几部尘土影像都对自己有着很清晰的认知,前段时间的西区故事,这个暑期档的变形金刚和这部夺宝5,都是一上来就把东西给你看干净,一定要做到让观众一上来就看到自己过来买的东西--和以前前作的关联,本作中,电影一上来就铺出了年轻版的福特的长段的执行任务,在整个片段中,它暗含的节奏完全是一部标准夺宝系列作品的后50分钟的节奏,从最终任务开始,明晰任务目标再到挫折和任务解决过程,节奏是非常标准的,这个段落根本就不是为了夺宝5这部电影本身服务的它完全独立于夺宝5之外而自身就是一个自完整的生态;只是为了引出一个命运转盘是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的。

    这就是制片方对尘土影像以及他们对自己商品的市场的准确认识,如今的好莱坞电影只有最后的50分钟热度,其余部分都是为了最后的这一套燃点段落来服务的,那么对于本作来说,尘土影像的天然优势让它保证观众在来观看之前就已经在车或地铁上向自己播放了好几遍的夺宝1-4的,或许某些更虔诚的观众还会再看一遍前4部,这些影像早就已经被书写在夺宝奇兵5的开头之前了,不然还真以为观众是在给妮可基德曼鼓掌?观众是在给这些过往看过的影像鼓掌,而它们最终都变成了为夺5开头这一段任务段落的铺垫,这就是一个成熟的尘土影像制品应该有的自觉。

    不得不说,即便单纯作为一部尘土影像,本作都绝对属于上上层的水平,开头的段落不仅仅是一种对过去影像的复现,而是一种对过往影像逻辑的展示,包括从人物和情节的设计上,都在努力做旧,它们早不属于这个时代而是过往影像的幽灵,在如今的作品中如果你还能看到火车顶上的1v1西部决斗和托比琼斯这滑稽拙劣的书呆子表演,那这个剧作者一定是个20年前的穿越者,因为这一套就是完全的以前新西部文本的格式,它已经被淘汰了,但是当它被在此展现的时候没人会关注它本身,它的一切设计和存在只是为了勾引出我们对过往影像的复杂情绪,托比琼斯愚蠢的开枪射向美国英雄,而福特只是轻柔的安慰,这一举动本身是极为愚蠢的表达,但它复活了印第安纳琼斯。

    包括之后琼斯的过往好友们的相继登场,熟悉的探秘环节,追车和噩梦般的虫子们,这些无疑都是斯皮尔伯格的成熟商业成品,他实在太过于清楚观众买的是什么了,没人是来看剧情的,大家是来重温的,在此意义上,本作无疑是一个制作精良的商品,光是开头的段落就值回票价(甚至超过了加勒比海盗5)。但实际上,本作的表现更为突出,它并不仅仅是一个合格的尘土影像。

    我看的时候预期是正常的,看完一开始的那个任务段落,这部电影的三分就到手了,但再往后,确实有许多十分不错的设计,首先是女主的人设,非常明细而且现代化,完全没有犯过往斯皮尔伯格的尘土影像的错误,比如西区故事中那极度离谱的三观,尘土影像只关注于勾起情感,但必须小心不让过往的幽灵入侵宿主,它是一种通灵而非招魂,千万不能将自己的主文本转化为以前的文本逻辑,80年代的夺宝系列中不可避免地会具有许多地完全被淘汰地逻辑,比如厌女和刻板印象等等,让这些逻辑重新占据主文本不是一个主流工业尘土影像该干的事,它们是亚文化尘土影像的活(新鬼玩人)。

    本作中,如此问题并没有出现,恰相反,整个的一套人物逻辑设计的是比较无懈可击的,除开文本,在场景的设计上也是紧跟时代潮流,比如下水这一段以及城中追逐和动作上的设计完成的都很不错,视听流上尽管设计的相对软绵,但是整体的节奏是好的;这些都不重要,让本作突出的一定是最后的50分钟段落,即这段天才般设计的时空穿越。

    在最后这个段落之前的设计就是中规中矩的标准化冒险片公式,但是最后这个段落实在令人拍案叫绝,暂且不论时空穿越这一设定本身,穿越回去当纳粹这反派设定本身就是令人有点皱眉。但是本作的时空穿越的设计做的非常令人满意,它并不仅仅是让穿越者观看,而更是结合文本的特色来让穿越者们大幅度的互动,比如反派侩子手拿起机枪为兄弟报仇和希腊人干架,飞机给当成龙,琼斯直接现场鉴宝武器,这些细节尽管并无新颖之处,实际上都是早就被玩剩下的东西,谁家的系列作品都得来玩次时空穿梭,因为时空穿越文本是最快让文本间引力被观众扑捉到的手段,比如本作的新老阿基米德转盘和麦叔的手表。接下来就是最聪明的部分,它给阿基米德开了个天眼,让他不是被动的迷茫,而是自己找了过来看是不是转盘做出来了;这里为什么精巧呢,因为本片到这以及差不多该结束了,加之之前各种新老好友的重现和故去,观众是能感受到一种奇特的宿命感的,这种来自尘土影像的宿命感,即观众会开始希望此时琼斯能够留下,给这个故事一个最完美地解决一个和尘土之物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最后留在尘土中,这也正是尘土影像的本质,也是我们会最希望看到的情绪,无疑如果剧作真的走向这个结局没人会抱怨而只是感慨于消失的40年。在这个场景,无论是布景视听还是文本,都在透露出一个简单的信息,就是琼斯将要留下,青春将要羡慕,观众需要这个也就是来看这个的。

    然后女主给琼斯来了一拳,而且还是琼斯最喜欢的遮脸ko拳,全场一瞬间爆笑欢呼,这绝对是一个天才的设计,一定是制作方的精妙设计,它巧妙地将观众引入它设计好的陷阱然后突袭观众。最关键的是,它的突袭并没有造成什么实际的伤害,观众不会感到受伤,也不会怪罪女主,因为确实琼斯打一开始就不会留下只是观众的一厢情愿,女主和电影在此是有豁免权的,包括最后的结尾的设计,琼斯的重新团圆,无疑是一个更为优秀且可以被接受的好莱坞大团圆结局。而在抛出了实际的伤害之后,这次突袭就是一个令人愉悦的恶作剧,毫无疑问,仅这一拳就能为本片的商业评价润色不少,它在沉湎于乡愁中的琼斯和观众一拳打醒,这无疑是一种新颖的设计思路,它并不是传统的尘土影像逻辑,恰恰相反,它是借由尘土影像所造成的环境辅以包装冲分的古希腊奇观,最后创造出了一种给观众的新奇感受,毫无疑问,这绝对是一个可以给小费的服务细节。在如今尘土影像质量参差不齐,这一点点的新颖,已经完全可以为这整个暑期档来作代言了。

    时间过去了40年,琼斯老了,观众们也变化了,但当荧幕呈现出骑马的琼斯时,每个人也仿佛回到了第一部的面前,这就足够了。其实时间穿越十分简单,你并不需要阿基米德的转盘,你只需要有一段记忆,和帮助你融入这一段记忆的钥匙即可。

    21美元,算上税要24,买了一把钥匙。

    PS:题外话,七宝奇谋马上也要出续作了,大家可以看看,跟本作做做对比

     2 ) 上一部,儿子都选好了,帽子都戴上了!你跟我说这集没有继承人?!

    上一部,儿子都选好了,帽子都戴上了!你跟我说这集没有继承人?!

    上一部,儿子都选好了,帽子都戴上了!你跟我说这集没有继承人?!

    上一部,儿子都选好了,帽子都戴上了!你跟我说这集没有继承人?!

    上一部,儿子都选好了,帽子都戴上了!你跟我说这集没有继承人?!

    上一部,儿子都选好了,帽子都戴上了!你跟我说这集没有继承人?!

    上一部,儿子都选好了,帽子都戴上了!你跟我说这集没有继承人?!

    请解释!

     3 ) 《夺宝奇兵5》影评!年迈IP带着美中不足温情落幕!

    YO~老当已经不益壮的哈里森·福特,高龄80带着他的大银幕第五部《夺宝奇兵:命运转盘》来了!

    直接说结论,这个片我不知道在西方会如何,在亚洲一定是妥妥不会有高票房。

    在国内上映首日排片居然直接只有第四。

    毕竟夺宝奇兵这IP太老了,而哈里森·福特,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只是脸熟,很重要的原因是星战系列在亚洲也是不温不火,从而导致韩索罗也不被太多人去熟知,那像他主演的《银翼杀手》这样的“小众”科幻片,就更不被大众去了解了。

    所以像星战已经算是很现象级常青树的大IP了,在亚洲反馈都只是平平,更别说《夺宝奇兵》系列了。

    如果大家还没看过前四部,欢迎出门左转,点看我的一口气《夺宝奇兵》系列回顾前四部!无缝连接看《夺宝奇兵5》。

    那么抛开这些场外因素,《夺宝奇兵5》质量如何!今天我们就来验货!哦对了会有剧透,请斟酌观看。

    你们知道《夺宝奇兵5》预算成本有多少吗,接近3亿美金,那你们知道《阿凡达2》的预算是多少吗,保守估计3.5亿美金,也就差5000万,但就现在的票房,迪士尼估计要血亏了。

    那么这部《夺宝奇兵5》值得看吗,如果你一直是夺宝奇兵影迷的存在,那么第五部就算你想错过,也不能错过,因为这应该是系列最后一部,看着大银幕那些曾经熟悉的年轻面孔现在已经老态龙钟,还是有些许感慨光阴流逝的力量。

    坦白讲,《夺宝奇兵》系列我个人觉得在剧情上,除了第三部还稍微有些嚼劲,其他的都还是在探秘冒险的外衣下,包裹着一个娱乐至上内核的商业爽片题材。

    只不过在40年前,在商业大片还没有频频轰炸大银幕的前提下,《夺宝奇兵》结合猎奇,冒险,娱乐和幽默于一身的大杂烩,还是很吃得开的。

    但放在今天,《夺宝奇兵5》的剧情说是儿童向都不为过,时代变了印第,这句话放在影片中很适合,放在戏外也很适合,这样的套路探秘冒险剧情,显然在被各种新鲜信息轰炸的当今,这样的传统题材,很难在绽放从前的花火和激情。

    影片的故事背景放在1969年,距离第四部1957年已经过了12年。

    众所周知每部夺宝奇兵都会有一款麦高芬道具,第五部是阿基米德的安提基特拉机械(好难念),它也就是影片的副标题命运转盘。

    这个转盘现实中是真实存在的,具体可以看老高有一期视频专门有为大家讲解,简单来说,安提基特拉这个机械转盘,出现在他本不应该出现的年份,属于超前古代科技文明的存在。

    所以影片就拿这个来做文章,用该装置设定和时间穿越有关,从而发生《夺宝奇兵5》的故事。

    影片在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把时间放在1969年,而是还是放置在二战时期,也就是印第还年轻的时候,可能预算3亿美刀,就是放在这些让老演员年轻的无痕修补技术上了吧。

    影片的前面20分钟,用一个大事件铺垫了印第如何在NC的巢穴下,意外获得安提基特拉机械的。

    在整个20分钟的戏份中,哈里森·福特都以年轻样貌呈现。

    说真的,在刚开始看到如此年轻的哈里森·福特出现时,还是很惊艳的,直接大特写都毫无破绽,毛孔都能清晰可见,就算我在知道这是CG特效还原年轻状态时,还是惊叹这项返老还童技术的强大。

    但帅不过5分钟,随着剧情的推入,或许我太注意这变年轻的脸庞,于是在经过长时间观察后,还是能看得出有恐怖谷效应的。

    我先声明让哈里森·福特变年轻这个特效,在如今电影工业上已经做得很牛X了,但在有着大量动作戏注入的时候,还是能看到年轻的印第脸上,少了更多真实演出的自然,比如没法做出更挣扎和扭曲的表情,还有就是年轻的印第眼神中没有了光,有些木讷。

    越到后面,就越觉得自己是在看一个渲染十分顶级的游戏过场片段。

    所以在惊讶今天电影工业已经能让老演员在大银幕永葆青春的同时,我也惊艳我们人的眼睛,还是比现代特效更为敏感,即使做到如此完美,依然骗不过人眼,能看出真实演员和特效演员的微妙区别。

    影片的开场和设定其实都很不错,安提基特拉机械被印第获得后,虽然只有一半,之后被他藏了起来,就这么过了十多年,当年在大学上课吸引无数的印第,风光不再,儿子参军牺牲,导致印第和玛丽安闹离婚,生活上也无法重拾信心,印第年轻时和老年状态的对比,让人唏嘘。

    你知道让我先想到了什么吗,是《金刚狼3》这部电影,同样表达的是英雄迟暮,力不从心但又不得不奋起面对。

    而巧合的是,《金刚狼3》的导演正好和《夺宝奇兵5》是同一人詹姆斯·曼高德。

    这里有人会说,难道又要效仿《金刚狼3》去套用到《夺宝奇兵5》吗,哥们如果真的是这样,我觉得会比现在要好很多。

    其实影片中的印第,从始至终都有给我们这样的状态,时代变了,英雄迟暮,但印第依然有一颗拥有冒险探索的雄心,但事与愿违。

    然而这些都在前面第一幕构建好之后,等到女主出现,整部影片开始进入了闹剧式的方向失控前行。

    当年印第抢到命运转盘时,还有一位对转盘痴迷的考古学家,他有一个女儿海伦娜,长大后贪恋钱财,一心想要得到转盘,而另一边NC军官想利用转盘时间穿越,回到希特勒时期,逆转战局,还有美国CIA也想参与进来。

    就这样几方势力,围绕着这半个转盘进行抢夺,而转盘要真正发挥作用,需要找到遗失的另外半个转盘,两者合体,才能计算出时间裂缝,进行时空穿越。

    影片从女主海伦娜出现开始,就产生出严重的问题,女主不讨喜是一方面,动机混乱更是一场灾难。

    海伦娜几经辗转找到印第,想方设法让印第把藏好的半个转盘拿出来,海伦娜抢走以后你知道她要干嘛吗。

    她要把转盘拿去地下市场拍卖,只因她爱钱...well,你以为能拍出个几百上千万吗,并没有,区区只有十几万美元,虽然在1969年十几W也很多了,但这样的设定是为了什么呢?

    海伦娜此前经历了什么,让她甚至把自己贱卖给一个土财主联姻,然后又是各种捣鼓捞钱,不惜去拿她父亲和印第拿命夺得的转盘随便拍卖,这些影片都没给出合理的解释。

    不解释也就算了,就当海伦娜真的爱钱,但经过和印第打配合和敌人交手后,海伦娜又莫名其妙把捞钱抛在脑后,和印第一起去找寻另一半转盘,以此来避免世界被颠覆。

    我还以为,这里面是不是存在着海伦娜人设的反转,其实她想钱想疯的背后,有一个令人触动的故事,比如利用时间穿越回到过去,弥补或挽救什么,和父亲有关等等。

    但这一切似乎没有任何交代,整部电影海伦娜人设和动机都像是一个谜团,海伦娜和身边的小跟班,就像是为了填补印第年迈无法支撑整部动作戏份而找来的工具角色。

    然后海伦娜对于印第人设的衬托,起到的作用也微乎其微,同样是《金刚狼3》,影片里小女主X23和罗根相依为命,罗根的角色弧线在小女主作用下得到完成清晰的呈现。

    其实《夺宝奇兵5》也是想要借用这样的结构,但海伦娜这角色本身的塑造就很欠缺,自然也谈不上去烘托和映衬主角印第的角色塑造了。

    唯一稍微让人有代入和触动的,就是借着海伦娜之口,问印第如果他用转盘回到过去,最想回到什么时候。

    印第的回答,并没有说出想回到自己最雄起之时,而是想回到儿子参军前一刻进行劝阻,因为儿子的死,让玛丽安和他陷入了人生无尽的悲痛中。

    但这样蜻蜓点水的微弱共鸣时刻,很快转瞬即逝,印第和海伦娜又被剧情推着到了下一场莫名其妙的动作戏份。

    聊到影片的动作戏份,也真的能感受到哈里森·福特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少镜头明显的看到用了替身,所以只能用远景,特效,或者剪辑去做处理优化,但这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动作设计的流畅性。

    而且遗憾又或者说没办法的是,詹姆斯·曼高德毕竟不是斯皮尔伯格,所以影片能看出这些动作戏和探险旅程,都在想着极力回到夺宝奇兵系列的标准公式里,但呈现的结果却让人已找不回当年的老派魅力。

    坦白讲此前的四部《夺宝奇兵》,除了第三部外,其他的剧情其实也一般般,但靠着斯皮尔伯格行云流水的镜头语言,还有趣味性甚至冰箱躲核弹的名场面,还是让人印象深刻,但第五部看完后,走出影院你回想起来,留在你脑子里的是什么,似乎并没有让人能记住的高光时刻。

    我原本看完影片的第一幕后,是充满期待想要看到年迈的印第,如何给我们继续制造惊喜,或者回味一波当年复古动作的加持,圆满为这个系列落下帷幕,但可惜的是中间的剧情上的敷衍,让影片在故事的基底就已经吹弹可破,从而让情感无法很强带入共情。

    说了这么多,还是要拉回一些,前面我提到,如果你是夺宝奇兵系列的老粉,你可以把我评价的都看成是一种惋惜的无奈。

    无奈哈里森·福特真的老了,无奈这部只是精致化的模仿,时代变了,真正的印第安纳琼斯,停留在了他曾经最辉煌的时刻。

    我很喜欢影片最后一幕的处理,一行人通过时空裂缝,居然穿越回到了阿基米德的时代,印第作为考古学家和冒险家,他在那一刻见证和活在了历史中,而正好面对他一团糟的老年生涯一眼望到头,让自己留在历史里,或许是他最好的归宿。

    这样的剧情编排我有被触动到,有那么一刻,我真的希望看到印第最终留下来,然后他自己出现在博物馆的某个考古石碑中,那这样会不会更有趣呢。

    不管怎样,再会了,印第安纳琼斯,感谢你曾经让我们见证了光怪陆离的神秘奇观,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人生充满着冒险和遗憾,时间见证了每个人的起起落落,落日余晖中,时代变了印第,但终究你还是我们心目中的那位印第安纳琼斯。

    好!《夺宝奇兵5:命运转盘》今天就先聊到这,希望这期个人见解的点评对你看片有帮助,也希望大伙伴们在评论区留言与我分享你的观感!

     4 ) 《夺宝奇兵》电影五部曲时间线!!

    公元前214年 西西里岛锡拉库扎

    反派失败,会面阿基米德

    《夺宝奇兵5》

    1912 美国犹他州

    发现科罗纳多十字架,未取得

    《夺宝奇兵3》

    1935 中国上海

    交易努尔哈赤骨灰罐

    《夺宝奇兵2》

    1935 印度彭高魔宫

    取得圣石,归还村民

    《夺宝奇兵2》

    1936南美洲丛林

    取得土著人金像,后被抢走

    《夺宝奇兵1》

    1936美国纽约

    得到约柜信息

    《夺宝奇兵1》

    1936尼泊尔

    与前女友玛丽昂会面,取得铜饰

    《夺宝奇兵1》

    1936埃及开罗

    找到约柜

    《夺宝奇兵1》

    1936希腊小岛

    打开约柜,德军覆灭

    《夺宝奇兵1》

    1938葡萄牙海岸

    取得科罗纳多十字架

    《夺宝奇兵3》

    1938 美国纽约

    上交科罗纳多十字架,得到圣杯信息

    《夺宝奇兵3》

    1938 意大利威尼斯

    得到圣杯信息石板

    《夺宝奇兵3》

    1938 奥地利萨尔茨堡

    救父,失去笔记

    《夺宝奇兵3》

    1938 德国柏林

    取得笔记,获得希特勒签名

    《夺宝奇兵3》

    1938 哈塔伊共和国(1938至1939年之间存在,原属法属叙利亚,独立之后建国不到一年便被并入土耳其)

    找到圣杯,未带出

    《夺宝奇兵3》

    1944 波兰

    获得半个安提基西拉机械 (后面空中出现大量英国伞兵占领桥梁,结合时间应该是蒙哥马利发动的市场花园行动)

    《夺宝奇兵5》

    1957 美国内华达州51区

    苏联人取得外星人遗骸

    《夺宝奇兵4》

    1957 美国纽约

    遇见儿子,获得水晶头骨信息

    《夺宝奇兵4》

    1957 秘鲁库斯科古城

    找到尤里奥纳墓穴,取得水晶头骨

    《夺宝奇兵4》

    1957 秘鲁llha Aramaca

    遇见前女友玛丽昂,解救奥克斯力,夺回水晶头骨

    《夺宝奇兵4》

    1957 秘鲁黄金国

    水晶头骨归位,异次元人离开

    《夺宝奇兵4》

    1957 美国纽约

    与老情人玛丽昂结婚

    1969 美国纽约

    儿子越战中牺牲,妻子提出离婚,遇见教女,半个安提基西拉机械(命运转盘)被抢

    《夺宝奇兵5》

    1969 摩洛哥

    抢夺半个安提基西拉机械失败

    《夺宝奇兵5》

    1969 爱琴海希腊海域

    获得阿基米德方盘

    《夺宝奇兵5》

    1969 希腊雅典

    找到阿基米德墓,反派获得另一半安提基西拉机械

    《夺宝奇兵5》

    1969 西西里岛上空

    反派开飞机进入时间缝隙

    《夺宝奇兵5》

    1969 美国纽约

    与妻子和好

    《夺宝奇兵5》

     5 ) 《印第安納瓊斯:命運輪盤》IMAX:英雄遲暮的最終冒險,盡顯系列疲態的冒險終章

    從沒想過有生之年還有機會在大銀幕看印第安納瓊斯,多虧盧卡斯影業再拍一部的堅持,曾經無緣在大銀幕看此系列的觀眾終於有這機會,彌補前4集無緣進戲院的遺憾,順勢迎來老福的系列告別作。

    詹姆斯曼高德接手繁忙的史匹伯執導,開頭20分鐘潛入納粹軍營的特效回春動作場面,抓住了老史為前4集灌注的喜劇元素,但僅僅只抓住了部分,整部片的節奏猶如迎合老福的速度般,想快又快不起來,但又不能太慢,因此一個追逐情節便拉的很長,時而緊湊時而鬆散,拍著拍著就變劇情片的時長了。

    整部片盡顯系列疲態,除了節奏失衡外,印第與教女海倫娜的情感刻畫也說不上成功,菲比沃勒布里奇作為本集新加入的角色,討喜程度並無想像中高,無法再現第三集《聖戰奇兵》史恩康納萊與老福的幽默父子互動,教父與教女的冒險旅程到最終似乎也沒有完整的弧線作結。

    考慮到《007生死交戰》在菲比加盟修改劇本後女性角色寫的更為幽默、立體,如果海倫娜的角色能讓菲比下去發揮,或許教父與教女之間的互動能更有趣些,角色弧線也會帶往更明確的方向前進,不會是有些略崩、令人反感的角色成長弧線。

    每集的印第安納瓊斯都在尋寶以及互搶寶物中度過,阿基米德輪盤作為本集的麥高分,其拼湊起來能打開時空裂縫穿越時間的設定,猶如帶領老觀眾盪回首集的時空旅行媒介。冒險的日子早已結束,這個時代早已容不下我們倆,因此只能回到過去浸淫在屬於自己的美好時代中重新來過。

    某方面來說第5集的盡顯疲態,也併同著瓊斯博士那一去不復返的昔日榮光,我們都希望能再看著80歲的老福甩著皮鞭揮舞拳頭和納粹再幹一場,可他做不到了(反派設定如此弱也都放棄抵抗了),這一次的他都處於被動式的面對這些危機,被動地踏上冒險,被動地穿越了時空回到了歷史上的重要時刻。

    想藉此留下來成為活化石,可終究不是這時代的人,也終究不能逃避失去兒子的傷痛,冒險過後終將回歸家庭,可這次的回歸不再是逃避傷痛繼續活著等死,而是與妻子一同療傷化解多年的隔閡,從時空旅行中目睹歷史,繼而回歸現代與心愛的人一同面對過往傷痛,昔日的瓊斯博士在結尾才正式回歸。

    心態上的回歸搭配著John Williams在第一集寫下的印第與瑪麗安的愛情曲,情節經典再復刻,回憶頓時湧上心頭,雖然老套但確實在結尾處被逼出了幾滴淚水,橫跨40個年頭的系列,只有John Williams的配樂從來不曾掉水準過,相反地它反而越陳越香,成為當今好萊塢大片配樂中的回甘美酒,片中每首配樂都好聽極了。

    用夫妻感情的修復當作冒險的最終章收尾其實可以接受,雖然收尾鏡頭並沒有告別的意味,但符合冒險英雄即便離開也要瀟灑著離去的牛仔精神,跟首集相同的浪漫情節再復刻也有被感動到。西亞李畢夫在第四集飾演的兒子在本集故意寫死,也藉此反思越戰為一般美國中產階級家庭帶來的傷痛。

    最後一集也不忍再苛責邁入杖朝之年的老福了,老兵不死只剩凋零,至少前4集的賣命演出還深深留在腦海中,再次經歷熟悉的冒險時光,看到早已忘記的超現實景觀,除了幹死納粹一貫的精神,究竟是什麼在支撐著自己冒險?是相信一般人根本不相信的超自然奇觀。

    輪盤轉呀轉轉回了過去,最後又轉回了現代,開頭20分鐘幹死納粹的特效回春是熟悉的史匹伯味,後面130分鐘是曼高德仿史匹伯元素又同時摻雜著自身在《羅根》探討的服老命題,那些冒險時光注定一去不復返,只能在腦海中細細回味,就讓最好時光的留在過去,珍惜當下吧印第安納瓊斯。

    系列排行3>1>4>2≥5,《聖戰奇兵》反覆看了無數遍依舊是心中系列最佳的冒險電影,5作為最終章試圖在系列疲態中再度拍出史匹柏過往的冒險元素,各方面都盡力了,但終究無法回到系列的巔峰期,如同老福也必須服老,史匹伯也因為忙於《法貝爾曼》而錯過了最後一次的執導機會,想再回去修正注定是不可能。

    《命運輪盤》剩下的價值就是給喜愛這系列的粉絲再次緬懷此系列的機會,而身為老福的影迷,也由衷感謝能有這樣的機會在大銀幕看著老福再次尋寶、揮舞著拳頭海扁納粹、聽著John Williams譜寫的配樂感受昔日冒險的氛圍。再會了瓊斯博士,感謝老福這40多年來的賣命演出,感謝John Williams40多年來始終如一的配樂水準把持。

    PS:本集麥叔飾演的納粹反派尤根佛勒,雖然依舊逃不了免洗反派的命運,但其野心與尋寶動機設計與動機意外地滿有趣,他不只想要復辟納粹,他同時還想再復辟的過程謀朝篡位,藉此修正錯誤改寫整個納粹歷史。與瓊斯博士對新時代的格格不入是兩者相似之處,屬於我們的時代都在過去,而本集也再次驗證了這系列的輝煌就此停留在80S的證明。

    PS:歷經盧卡斯影業被迪士尼收購,開頭的Logo還能再次看到派拉蒙影業的標誌內心頗感動,至少整個5部曲都有派拉蒙影業發行過的痕跡。

    ★★★☆

    #印第安納瓊斯 #命運輪盤 #indianajonesandthedialofthedestiny #哈里遜福特 #菲比沃勒布里奇 #麥茲米克森 #安東尼奧班德拉斯 #波伊德霍布魯克 #湯瑪斯柯瑞奇曼 #陶比瓊斯 #約翰萊斯戴維斯 #凱倫阿蘭 #史蒂芬史匹伯 #詹姆斯曼高德 #約翰威廉斯 #盧卡斯影業

     6 ) 烂大街的“美国横店”:摩洛哥和西西里岛

    《夺宝奇兵5》总得来说很好看,它继承了系列传统,动作场面刺激好玩,目不暇接。

    但我看完后总觉得有点失望,我想了想,问题出在影片中段的两个场景上:摩洛哥和西西里岛。

    一句话,这两个场景我看的太多,腻了。

    如果你常看美国大片,你一定对摩洛哥非常熟,很多好莱坞大片在这里取景,或情节发生在这。

    比如《盗梦空间》

    《黑衣人4》

    《碟中谍5》

    但就像反复去一个景点旅游,看多了总归会腻。

    西西里岛也是,前段时间我重看了一遍《海王》,里面也有西西里岛,而且海王去那也是为了寻宝。

    所以当琼斯博士去了西西里岛,那个场景和《海王》太像,撞款了。

    此外,如果你玩过《刺客信条:黑旗》,西班牙潜水那个场景,大概也会让你似曾相识。在那个游戏里,探索沉船时也会遭遇鳗鱼。

    我当然不能说,《夺宝奇兵5》模仿了《刺客信条》,但这东西人家确实早就玩过了。

    为什么我这么吹毛求疵?抓住这点小瑕疵不放。

    因为我不喜欢《夺宝奇兵》从引领者变成跟风者。

    它的动作场景历来拥有很强的独创性,无论是地点选择还是动作编排都让人耳目一新。

    读读这些场景名:秘鲁丛林、尼泊尔雪山、上海夜总会、印度魔窟、吊桥峡谷、奥地利古堡、约旦佩特拉古城。

    有没有一种很特别、很想看的感觉?

    再读读“摩洛哥、西西里岛”,拜托,五一咱不去旅游行吗?

    《夺宝奇兵》的动作设计也一直被后来者模仿,比如《神秘海域》游戏中,主角被车队拖行。

    骑马追逐车队。

    汽车坠下瀑布等,都是明目张胆的模仿。

    《夺宝奇兵》一直是引领者,是被人模仿的,可现在,它居然去了摩洛哥和西西里这种烂大街的场景,还使用了《刺客信条:黑旗》用过的场景。

    尽管它算的上好看,也有一定创新,比如系列最长开场、阿基米德的诡计,但影片中段的冒险场景,确实让我失望。

    其实,当电影片头现出迪士尼城堡时,我就有不祥的预感。我可以想象这种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在上世纪80年代,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想拍出真正好看的电影,于是他们想象世界上有哪些地方好玩,然后能去就去,去不了就花钱搭建场景。

    而现在,迪士尼想的不是世界上有哪些地方好玩,他们想的是: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赚更多的钱。

    于是他们选了摩洛哥、西西里岛,因为这两个地方就是“美国横店”,场景是现成的,去了就能拍,不用额外花钱。

    这不是我想看的东西!

    我想看新鲜的冒险,想和琼斯博士去从没去过的地方,看从没看过的风景,就像20多年前那样!

     7 ) 好莱坞还能不能回到80年代?

    80年代的顶流系列《夺宝奇兵》,放到今时今日的中国已然是明日黄花。

    影片上映9天,票房仅有2200万,首周的排片比例低于1%,这对一部制作成本高达3亿美元、历史顶星加持、国内同步上映的进口分账大片来说,简直就是空前惨烈的灾难。

    你可以说当代观众没有长期记忆,也可以说这个IP在国内缺乏认知度,甚至可以说美学模式已经全然翻篇了。但这不足于解释为何当代的好莱坞这么爱好怀旧,更不足以解释迪士尼为何要斥此巨资,拉来年过80的哈里森·福特,以原版复刻80年代风格的方式与观众做最后的告别。

    就像重返20年代的《艺术家》在努力复原当时的风格技巧(即便不全如此),《夺宝奇兵5》也在努力复刻80年的三部曲的系统风格。

    就出生于1963年的詹姆斯·曼高德来说,《夺宝奇兵》的前两部上映于他在加州艺术学院学习电影制作的学生岁月,作为业内子弟的他必然对乔治·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这样风头正劲的“商业作者”顶礼膜拜。80年代的电影技艺成为他终生难忘的启蒙模板,因此即便该系列在时隔数十年后交到他手中,他仍然可以用几近复刻的方式还原整套系列的精气神。

    我们定然不能用单纯的“类型”来判定《夺宝奇兵》的历史归属,毕竟此类冒险片从影史上可以追溯到道格拉斯·范朋克的《月宫宝盒》甚至更早,晚近也不乏改编自游戏系列的《古墓丽影》和《神秘海域》。

    《月宫宝盒》(1924)

    这些影片的主题相似,但风格技艺全然不同。因此判断《夺宝奇兵》的一个更实用方法,就是将其视为80年代主流大片的典型制作。

    判断主流通常有两个标准,其一是它必须代表最新的商业时尚,当然也包括这一时尚皮下的各种具体技艺;其二是它必须能够传达当时的主流文化观点,意识形态的嵌入自然也不可避免。

    就第一条来说,80年代的商业时尚自然不是类型(因为类型是古典好莱坞的创造),而是一种融合意义的“社会学电影”。就此而言,古典好莱坞的衰亡,以及科波拉、斯科塞斯、卢卡斯、斯皮尔伯格这些“商业作者”对新好莱坞的重塑,并不能简单归结于他们将低等的B级片拍成了大制作,而是他们借鉴了社会学贴合生活世界的优点,以外景流动的方式解放了古典好莱坞的戏剧舞台范式。自此,好莱坞以科幻、动作、惊悚的表象展开了一种全幅的社会流动。

    卢卡斯的《星球大战》明显就是这种去戏剧式的全景社会学电影的代表,即便它以科幻类型的名义享受着其绝对声誉。这其中可能有工业光魔(ILM)公司腾飞带来的误导,但如果细致观察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的科幻电影,你会发现充当核心障眼法的仍然是一种模拟物的特效。即便到世纪初《黑客帝国3》最后的经典雨战,沃卓斯基姐妹用的也不是绿幕技术,而是由一百多个群众演员戴着史密斯特工的头套实地拍摄完成的。

    这说明,80年代的范式虽然好看、刺激,但绝非一种“吸引力电影”(cinema of attraction)。这个名词既适合用来称呼1915年之前的早期电影(因为它们本质上接近一种街头奇观),也适合用来称呼2000或者2007年之后的好莱坞视听制作。是否属于吸引力电影,取决于“视听”和“叙事”之间的辩证关系。

    就此来说,古典好莱坞,即40-60年代的好莱坞是一种标准的叙事电影,它们最擅长的就是戏剧性改编,以至于文学名著的重量级改编都在这个时期发生或再次发生,整体水准比之早年有着巨大提升。

    《战争与和平》(1956)

    新世纪的好莱坞,尤其是数字技术通行以来的好莱坞,是一种标准的吸引力电影,他们的剧本故事苍白无比,部分靠人设,但更多情况靠视听淹没的极限性威力,这统治了当代院线20年,如今已过巅峰。

    以这两极来看,80年代正好处在时间线的最中间,是古典叙事电影与吸引力电影的中线区域,因此呈现出一种最典型的平衡:视听未能压过叙事,叙事也不曾凌驾于视听,80年代的影片等同于视听和叙事的并重的完善融合。

    我们当然不能否认,80年代的主流电影是从古典好莱坞的灰烬中崛起的,也带有某些历史的影子。比如说像《夺宝奇兵》这类电影一方面必然会从《宾虚》《十诫》《霸王妖姬》这类古典末期的圣经史诗中吸收营养,另一方面也是弗里茨·朗的《孟加拉虎》《印度坟墓》这些异域探险片的直系后裔。

    《孟加拉虎》(1959)

    但相比这些影片的“戏剧性封闭”,《夺宝奇兵》更加注重一种“社会性敞开”,它以一种机动性跨越美国、亚马逊丛林以及埃及沙漠,且对这些不同的地区国度进行了社会性的写实处理,此外作为场景切换之标志的“地图术”——即主人公的交通工具随着一个平面地图滑移叠印,也成为这种全幅流动和敞开的标志。

    《夺宝奇兵1》中的地图转场

    就第二条来说,80年代的商业片自然需要触碰到一些话题,首先是以一种实体的目标来清算越战、嬉皮士和性解放运动以来普遍的虚无主义,1983年里根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就明显属于政治与好莱坞相互支撑的证据。《夺宝奇兵》也有同样明确的、驱策力极强的人物目标,那就是夺取全世界的瑰宝,将其纳入美国的博物馆,这种“文化搜刮”在《夺宝奇兵1》最后一个俯拍的全景镜头中传达得再明确不过。

    要实现这种“精神重塑”,一个前提是悬置冷战,《夺宝奇兵》的遗产搜刮模式虽然平行于美国博物馆的历史,但有必要为这种行动贴上某种正当标签。主人公兼具考古学文人和浪漫探险骑士的双重属性,以及将文物争夺贴合到二战正义战争、简化为美军和纳粹之间博弈的设定,都大大美化了其合目的性。

    何况80年代的《夺宝奇兵》三部曲,既带有反法西斯、反恐怖主义的典型套路,有带有“十字军东征”的宗教正义,从第一部的约柜到第三部的圣杯,主角的动机都是合理合法取回基督教的“圣物”,这也延续到第五部中的朗基努斯之枪(即便剧情中是个赝品)。因此主人公在本质上就是一位西方基督教的圣战英雄,而哈里森·福特这位文武双全,集睿智、品味、勇敢、正义于一身的演员,基本等同于当代的圣战骑士形象。

    《星球大战》系列的汉·索罗与《夺宝奇兵》系列的印第安纳·琼斯奠基了福特的这一特征,而1997年的《空军一号》(非常吊诡的是,这影片是由德国导演沃尔夫冈·彼德森拍摄的)又将这一特征推到了极致,令他成为了人格化的美国。

    80年代的主流大片,按照上述说明归纳一下,就是一种乐观积极、行动明确、动员力极强的全幅社会学电影,它既能实现时间和地理层面的有效填充,也能在视听和叙事之间达成一种绝对平衡。虽然80年代的主流模式和70年代后期以及整个90年代有相当明确的连贯性,但从微观层面来说,70年代的叙事仍然强于视听,而90年代的视听已经在超过叙事(尤其是从《侏罗纪公园》开始),并且向着单极一路狂奔到现在。

    《侏罗纪公园》(1993)

    如果细细拆解,《夺宝奇兵5》在任何层面都符合上述提及的80年代原则,它的各种层面,如追逐戏的具体拍法、人物的节奏、喜剧层面的穿插、地图术转场,都与80年代的三部曲全然一致,画面质感自然也是如此。人们更惊叹于福特依靠减龄技术重回其巅峰时代的前20分钟,即便密集动作戏绝对依赖替身,但已经极其逼近80年代三部曲中的一些名场面。

    但现实当中的福特已然80岁了,他在《银翼杀手2049》以及《星球大战9》中展现的肉身,已经接近于他中年时代墓穴探险中的枯骨。影片既不能规避这个现实,又要延续他的符号,那么这一主题就变成了“守护”——福特的琼斯形象能够转化为《夺宝奇兵》中由肖恩·康纳利扮演的老琼斯,就此而言《夺宝奇兵4》就已经是这一思路上的“父子局”重现。

    《夺宝奇兵4》(2008)

    而在新一集故事设定下,儿子因赌气丧命于越战战场,这种父子局又可以转化为“父女局”。

    所以,即便与《夺宝奇兵》前两部当中有相似的任务线和角色分配,你也不能将福特和菲比·沃勒-布里奇之间的关系等同于他之前和凯伦·阿兰或凯特·卡普乔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不是“恋爱”而是“传承”,在一种偷梁换柱的意识形态中,无论琼斯的知识还是勇敢,都会最终过渡到海伦娜这位女性身上,这与天行者卢克到天行者蕾伊的传承如出一辙。

    好莱坞复原《夺宝奇兵》这一历史遗产,类似于八年前由艾布拉姆斯复原《星球大战》这一遗产(考虑到《帝国反击战》与《绝地归来》都是80年代的作品,我们可以大致将这个系列等同于80年代主流)。艾布拉姆斯同样对卢卡斯亦步亦趋、精确还原,好莱坞对他们的放心程度,仍然取决于驾驭同等题材的认同感和复原力,仿佛是在选择一位指挥来排演莫扎特、贝多芬的名曲。当约翰·威廉姆斯的主题音乐响起,剧情就会以熟悉的形态呈现……在数以亿记的国民记忆面前,好莱坞既不愿意改变,也无需做出太多改变。

    但《夺宝奇兵5》和《星球大战7-9》的诞生情况有所不同,《星战》的重启是因为看到数字特效电影的商业潜力而按捺不住,妄图以自己的科幻始祖地位融合最新的数字特效来瓜分市场,这一尝试后来被证明不是漫威的对手。

    《星球大战7》(2015)

    《夺宝奇兵5》的制作,则来到了漫威以及超英电影彻底体虚的时刻,好莱坞现在面对的既是尽快榨干超英这个已经不大会下蛋的鸡,另一方面也在寻求其他的替代和补救方案。在找到新的灵丹之前,基本的思路仍然是在“吸引力”和“叙事”的两极寻找平衡点:吸引力电影的衰退在于视听已经成为一种疲劳,叙事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成为止痛药,对此《龙与地下城》这种极其逼近80年代(但更准确说是90年代)的在吸引力和叙事之间达成相对平衡的电影确实获得了不少观众的青睐。

    《龙与地下城》(2023)

    好莱坞制作这些怀旧电影,包括但不限于像《曼克》《金发梦露》《巴比伦》,一方面是确实有其中层市场,且能充当一种奥斯卡级别的保质功能,另一方面则是能够应和时代思维,以求在这个吸引力过度的虚无时代抓住某种牢靠的东西。这种牢靠的东西自然就是在历史中的,就如你像琼斯博士一样下墓抓取文物。

    《夺宝奇兵5》中探月直播的那场戏非常精确地传达了这种时代思维,按照老琼斯的说法:上天登月毫无意义,那里只是一堆贫瘠冰冷的石头;而唯有历史的墓穴,那些被遗忘了千年的文化,才如所罗门的宝藏那样拥有温度并闪闪发光。

    好莱坞应对其历史遗产的方法,就像《夺宝奇兵》中老琼斯的想法,因此这场戏果真算得上直抒胸臆了。重金重启《夺宝奇兵》,不但是发掘这一遗产,也是还原这一遗产,既是还原80年代有坚决目标的那种意气风发和快意恩仇,也是还原福特这位80年代文化语境内的终极英雄,此外,叙事与吸引力之间的平衡无时无刻不在维持着自己的本能向心力,它被进一步放大为科技与文化之间的撕裂和对立。因此要复原科技/文化二元分裂导致的当代精神症状,能在叙事与吸引力之间达成平衡的作品就会成为某种缓释药。

    这一终极的、来自叙事和吸引力之平衡的向心力,在《夺宝奇兵5》中被转化为神奇的装置安提基特拉装置,它的作用是捕捉时间裂缝和“搬救兵”,这多么像是目前体虚至极的好莱坞的现实心态,如果真的存在这样一件神器,好莱坞自然会拿来召唤日后的吸金模式以摆脱当下困境。但问题是,这既是一种幻象,也是一种虚无至极的表现……当然他们自己也不是不理解这种虚无,因此在《夺宝奇兵5》的结尾,未来驾临的人别有目的,帮不了困在战场上的阿基米德。

    安提基特拉装置就此成为一个无限召唤的空洞装置,它不断召唤后世的人前往2500年前的西西里岛,但除了给他留下一个直升机残骸和一块手表之外毫无用处。

    肉身苍老的琼斯博士执意留在古希腊,这是他作为考古学家的终极追求,但按照海伦娜的说法,留在这里就是能“浑身敷满草药并等待死去”。这是好莱坞自己的潜台词,因为好莱坞的肉身便是琼斯博士的苍老肉身,它执着于回归80年代(中青年的琼斯)乃至古希腊(各种健康的不朽雕像)的辉煌,但这种回归在某种程度上也绝无可能。他依靠延续那些“一生之敌”(如影片中的纳粹)来延长自己的行动寿命,但也必然会面临谢幕的终点。

    我们无需苛责扮演纳粹余孽的麦斯·米克尔森,他的形象非常适合纳粹,也基本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即便说这位约根·沃勒尔的重量感不足,那也是因为剧本的设定所致,而无关演员的表演。从某种程度上说,随着90年代重心向吸引力偏移,人们会倾向于设计更强大的反派(其极致就是《复联》的灭霸),而非像80年代《夺宝奇兵》三部曲中那样带着一丝傻萌。

    顺着这个角度上来说,80年代主流电影的动作戏都是为了与叙事达到等量平衡,同样也相互迁就,这就让整体观感的速度节奏保持在一个舒适值上。但数字影像时代之后的一路夺命狂奔,让电影的平均镜头长度(ALS)越来越短,让单点轰炸的能力越来越强,以至于我们再回头看80年代的影片节奏,就有点难以适应:它们的动作变得更冗长、效力不高乃至有拼凑的痕迹。哪怕是2000年代初奉为经典的《指环王》系列,拿到当下都成了慢吞吞的代名词。

    在这样的前提下,无论《星球大战》《龙与地下城》还是《夺宝奇兵5》都并非好莱坞的疗效药,而仅仅是止痛药,至多是一支吗啡。它无法解决好莱坞模式转型的问题,因为吸引力电影在兜转之后会回到原点,但指望叙事兜转一圈再回原点简直是天方夜谭。解药必然是另类的配方,不是复原经典——因为经典意味着它失去了产能,成为博物馆的艺术,就如今天的古典音乐和京剧。

    但从《夺宝奇兵5》的安提基特拉装置中,我们似乎也能透视到某种可能的未来,这或许是好莱坞预测的未来,也是大多数人预测的未来:在装置召唤的时间裂缝中,飞船可以抵达古代,这一裂缝被化身纳粹的米克尔森所穿越。这熟悉的一幕,不难让人回想起小岛秀夫的《死亡搁浅》,米克尔森在这部划时代游戏中扮演的克利福德·昂格尔以其噬魂的气质出现于一战、二战和越战的战场,并一次次通过时间裂缝的风暴将游戏的主角山姆·布里吉斯卷入其中。

    如果说有什么可以称为一生之敌,那肯定不是约根·沃勒尔,而是克利福德·昂格尔。以对世界观的设定、万物的动员,以及对蕾雅·赛杜和麦斯·米克尔森两位演员的使用来说,小岛秀夫相较于对乔治·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亦步亦趋的詹姆斯·曼高德,显然是更适合未来的“导演”。

    不如像阿基米德那样把安提基特拉装置一分为二,一个留在墓冢,一个扔向未来,前一个会变成《夺宝奇兵5》这样的终结,而另一个会变成《死亡搁浅》这样的重生。

    【虹膜】

     短评

    closed之后居然还是成功被放进去了,无英语字幕。火车、三轮车、飞机,动作戏好长好多,三轮车都踩冒烟了,我实在太困了…好笑的是一些破功时刻,比如上一秒高喊印第安纳琼斯!下一秒老头险些被车撞;上一秒挥鞭很帅,下一秒周围人掏出一堆枪…

    6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Cannes2023-4 如何在当代语境下妥善处理原作系列中的东方主义和性别主义是新作首当其冲的问题。PWB的智慧型性感绝对是片中的一抹亮色。棍棒追逐戏奇观如骑马横穿红白蓝飘舞的游行和纽约地下铁依然是该片最值得称道的部分。缺点是片长过长,动作戏过密,剧情多少有点怀旧元素打卡的流水账。Indy想留在过去,但是却不得不面对一路向前的时间,就如同该片本身。为了Indy的体面退场和反战主题还是要多给一星的。

    8分钟前
    • 踢迩达
    • 推荐

    昨天排了六个半小时没有排进首映礼,但看了今早八点半场,开头鼓了好几次掌,不错的商业片。结束后成功蹲到了harrison的合影和签名(他人太好了😭)以及phoebe 麦子叔。麦叔怎么专业反派啊。不知道被哪个小媒体抓住采访说Harrison Ford is perfect as always。条件反射开始思索迪士尼park里的夺宝奇兵ride可以怎么改造了。

    10分钟前
    • Lyrissn
    • 推荐

    前排!

    15分钟前
    • 唐十壹
    • 力荐

    很不错的商业片,会把整个系列补全。刚看完电影就和Phoebe合影,爽!

    19分钟前
    • 航海智齿
    • 推荐

    76th戛纳|很套路的爆米花,关键我还没啥情怀,就,大部分都挺无聊的但是导演让麦子讲德语🥺还穿n粹军装诶🥺🥺

    21分钟前
    • DA_JR11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