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画片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画片大陆2020

    主演:贾平凹  余华  梁鸿  贾樟柯  莫言  苏童  段慧芳   

    导演:贾樟柯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TC中字

      灌篮高手电影版

    • 加菲猫2024

    • 猪猪侠大电影·星际行动

    • 高清版

      神偷奶爸4

    • 更新HD

      芭比之神秘之门

    • BLOODYESCAPE-地狱的逃生作战-

    • 更新HD

      好人、巴特与洛基

     剧照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剧照 NO.1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剧照 NO.2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剧照 NO.3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剧照 NO.4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剧照 NO.5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剧照 NO.6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剧照 NO.16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剧照 NO.17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剧照 NO.18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剧照 NO.19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2019年5月,几十位作家来到山西汾阳的一个小村庄,他们在这里谈论乡村与城市,文学与现实。影片以此为序曲,交响乐般地以18个章节讲述出1949年以来的中国往事。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三位作家贾平凹、余华和梁鸿成为影片最重要的叙述者,他们与已故作家马烽的女儿一起,重新注视了社会变迁中的个人与家庭,让影片成为一部跨度长达70年的中国心灵史。

     长篇影评

     1 ) 贾樟柯新作《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口碑塌房,背后6大原因值得深思

    更新:刚刚刷手机,刷到了英特尔和贾科长合作的广告片。

    看来,山西老人忆苦思甜的背景音乐是英特尔,真的是软广,哈哈哈

    (原创文章,欢迎阅读,抄袭洗稿必究)

    文|诸神的恩宠

    9月19日,贾樟柯新作《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正式公映。

    目前,该片豆瓣评分6.9,远低于贾导其他电影的评分。

    多年前,看过贾樟柯的《小武》,很喜欢。前段时间,又写过一篇关于他的文章,所以对这部纪录片满怀期待。

    纪录片里,四代作家以口述历史的方式,接力讲述了中国72年间的社会变迁。

    上映当天就去看了。看的时候,边看,边做笔记。

    然而,看完有些失望。该片形式大于内容,从头到尾,没有一个点打动我。

    一个访谈里,贾樟柯说,有一天自己拍累了,就不拍了。

    如今的贾樟柯,真的是“廉颇老矣”吗?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总结了以下6点观后感。

    01脚本问题

    贾樟柯的作品,在国外频频拿奖,在国内口碑也相当好。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电影,剧本都是他自己写的。贾樟柯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文学功底相当好。

    他的剧本,说人话。

    看这部纪录片时,特意留心了编剧。银幕上,出现了两位脚本作者。一位是贾樟柯,一位是万佳欢。

    万佳欢是《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该杂志隶属于国侨办。

    该杂志读者对象是,“有一定知识水平、对社会的主流问题比较关心、收入在中层的人”,读者结构为“官员、中层经理、知识分子、大学生。”

    很显然,该杂志的受众是精英人群。

    十年前,我没少看这本杂志。虽然我并不属于精英群体。

    一部电影,两个编剧,必然会有意见分歧和妥协。

    根据万佳欢的背景,结合《中国新闻周刊》的受众特点,能推断出两点:

    第一,这部纪录片,可能是“命题作文”。

    第二,它的受众,是精英人群。

    也就是说,这不是一部贾樟柯能完全说了算的电影。

    明白这一点,以下两个问题就能说得通了:

    为什么这部纪录片姿态比较高?

    为什么前30分钟充满主旋律味道?

    从整体看,这部作品是坍塌和断裂的。

    “命题作文”里,掺杂太多其他因素,留给贾樟柯发挥的余地不多,作品出现多处硬伤,也就不奇怪了。

    02线索跳跃

    该片的主线,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四位作家:马烽、贾平凹、余华、梁鸿。

    他们串联起全片18章内容。

    然而,四位作家之间并未构建起乡村文学的脉络。甚至可以说,和文学没啥关系。

    第一章,叫“吃饭”。

    最先“出场”的,是山西老作家马烽。

    他是五十年代山西文联主席,写过《吕梁英雄传》,已经故去。

    他的故事,由乡亲和女儿代为讲述。核心是,马烽是如何改变贾家庄的。

    其中,第一个村民讲述马烽的故事时,背景音乐是英特尔广告。

    不确定导演是要表现时代变迁斗转星移,还是插入的软广(别怪我多想。毕竟,在电影出品方一栏里,看到了阿里影业,爱奇艺,优酷等资本大鳄的名字)

    马烽带领乡亲治理盐碱地等情节,很真实,但和文学无关。反而让人怀疑,误入了央视《致富经》片场。

    村民武士雄讲马烽宣传《婚姻法》,马烽女儿段惠芳讲述父亲的职业经历和爱情故事。

    这些情节,和马烽的小说创作有关系,它们直接或间接促使马烽写出了《结婚》《韩梅梅》等作品。

    但因为时代久远,没有多少人看过马烽的作品。这种情况下,观众很难和马烽产生共鸣。

    想激发观众的共鸣,最起码,讲这段故事时,应该穿插介绍一下马烽的作品。

    很遗憾,电影里并没有这部分内容。

    第七章叫“远行”。

    拍摄地转战西安,采访对象是贾平凹。

    贾平凹说,自己爱喝商洛白茶。随后,他对着女儿贾浅浅说,先做好妻子好母亲再写诗。

    不要把写诗和生活混淆,一定要做个好女人。

    听话听音。

    几句话,一个封建、虚伪、油腻、自恋的老男人形象,尽显其中。

    贾平凹写完《极花》后,有记者问他,如何看待拐卖妇女现象。

    贾平凹说,被拐妇女自我保护意识太差,“作为局外人,我们不知道该评判谁。”

    这位著名作家,还活着大清朝。网上能找到采访全文,有兴趣可以去看。

    至于电影中,他说到小时候在他姨家看《红楼梦》,青年时代去修水库等,都属于老调重弹。后面会说。

    第九章标题是“病”。

    贾平凹青年时,去陕西各地采风时染上了乙肝。本以为他会讲病痛对他文学创作的影响,结果,他只是讲了得病的过程。

    这一章很短,有明显的跳跃感。很多内容好像还没讲完,就被剪掉了。

    镜头几次扫过贾平凹的书法作品——“白眼观世”。

    可能是想把他塑造成睿智长者的形象,而我只闻到了发霉棺木散发出的浓烈的腐尸恶臭。

    第三位讲述者,是余华。

    余华从小酷爱读书,读到没头没尾的书,会自己给故事编结尾。

    两次高考失败后,被迫成为小镇牙医。因无法忍受工作的乏味,23岁时,用一支笔改变了命运,演绎了小镇青年的翻身史。

    1983年,《北京文学》主编周雁如看中了他的小说,邀请他来北京改稿。

    他到北京玩了一个月,杂志社包揽了差旅费住宿费和补贴费。回老家时,他兜里揣了八九十块,俨然成了有钱人。

    中间还穿插了他的朦胧的初恋故事。

    虽然也是老调重弹,但讲得颇有趣味,勉强看得下去。

    最后一位讲述者,是梁鸿。

    2000年,梁鸿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文学博士。生完孩子两年后,她想写点东西,于是便有了《梁庄》三部曲。

    梁鸿的讲述分三部分,沉重的家族史,父母之间的感情,以及自己对父母的愧疚。

    梁鸿说,自己的脑海里经常出现两个字:背叛

    我是这样理解的:她觉得父母和兄弟姐妹受的苦比她多,她却比他们过得好。她良心很不安,充满愧疚。

    如果梁鸿是男性,很多网友可能会想起一个词“凤凰男”。

    母亲是她最大的心病。她六岁时,母亲中风,后来偏瘫在床,不能说话,父亲照顾母亲多年。

    母亲去世后,父亲想再婚,村里流言四起。父亲和继母感情很好,但因为闲言碎语,无奈分手。梁鸿成年后,带父亲找到继母,父亲和继母抱头大哭。

    梁鸿的讲述,感情浓烈,却恰恰暴露了中国乡村社会的封建和愚昧。

    剪辑这个片段,如果目的是想批判愚昧,很佩服贾导的眼光。如果是想和观众共情,对不起,至少我个人真的做不到。

    03素材陈旧

    贾平凹偷《红楼梦》,背干粮修水库,写标语等;

    余华酷爱读书,不甘心当牙医,后调入文化馆等;

    梁鸿讲述关于他父亲的那件白衬衣的故事。

    这些内容,就算没看过他们的书,看看他们的访谈,也能知道。而电影仍花了很大篇幅让他们讲述这些老故事,真的没必要。

    苦难,不需要一遍遍咀嚼。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部卖票的纪录片,给观众就看这些陈年旧料,不厚道。

    我猜,贾樟柯可能不刷视频不看访谈。他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素材有多老多旧。

    但凡用点心,都不至于拍成这样。

    04主题宏大,剪辑稀碎

    历史、文学、乡愁,随便拿一个出来,都是宏大的主题,需要用真实的情节去支撑。

    而这部纪录片,情节撑不起主题。

    马烽和贾平凹的部分,一直在强调苦难,更像是为了苦难而苦难,无法真正打动人。

    苦难本身没有任何价值,更不值得一遍遍歌颂。苦难,就是苦难本身。说多了,只会招人烦。

    贾樟柯的电影,最擅长刻画“小人物”。而这一次,他偏把镜头对准了“大人物”。

    想让“大人物”和“小人物”之间建立关联性,就要让“大人物”戳中“小人物”的痛点,这样才能让人产生共鸣。

    为了能让“大人物”和“小人物”之间有交集,贾樟柯在西安火车站蹲守了好几天,只为拍到一个底层精壮成年男子的样本。

    那意思,“大人物”未发达前,也是寂寂无名的“小人物”。

    但是,不知是脚本问题,还是剪辑问题,影片最后呈现出的效果,恰恰将两个群体之间的裂痕放大了。

    著名作家和普罗大众中间,是没有交集的平行线。

    观影过程中,头脑里不时会冒出一个想法:

    这些文化名人,凭什么高高在上俯瞰众生?

    是谁赋予他们的权利?

    正如一位网友评价的那样:“他们太像教授了,摆正自己的姿态教导世人的样子,何必? ”

    如果贾樟柯把镜头对准三位作家的兄弟姐妹和父老乡亲,影片可能会更真实,立意也会更高。

    05匠气过重

    这部电影里,刻意的成分太多。

    电影一开场,人还没出来,高喊的口号已经溢出银幕。

    “团结起来,迈向更大的胜利!”

    不清楚这是歌颂,还是讽刺。

    电影一开始,是一群老年人排队打饭的画面。

    一段长达五六分钟的面部特写,放大了老人脸上的斑、皱纹、残缺的牙齿、没有光泽的金耳环 ……

    我感受到的,不是感动,是动物世界里衰老和死亡的气息。

    贾樟柯为什么总喜欢拍人脸特写?一次演讲中,他说,把人脸特写呈现在大屏幕上,把皮肤毛孔统统放大,可以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对方的人生阅历和内心世界。

    说得很有道理。但是,这个镜头真的没必要那么长。

    第三章叫“新与旧”,第六章叫“声音”,两章结合起来看,耐人寻味。

    这两章,在讲在山西汾阳贾家庄举办的“吕梁文学季”。

    贾樟柯是山西汾阳人。我以为,他这是夹带私货。没想到,我错了,这一点放在本文最后说。

    这场文学盛会上,出现了多位知名作家的身影。电影截取了七八位作家的发言,高大上的措辞与颓败的乡村对比鲜明,让人产生出一种强烈的荒谬感。

    此外,转场穿插的诗句也相当生硬。

    第一次转场时,烫发大婶拿着农具冒出来,一脸严肃,声音高亢。

    我真的以为,贾导是在反讽什么。

    但据贾樟柯自己说,每个转场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看来,是我想多了。

    航拍的金色的麦浪,梁鸿父亲的白衬衣,都摆拍味十足。

    电影结尾,梁鸿14岁的儿子(北京人,人大附中在读)成为讲述者。画面外,飘来贾樟柯的声音,让他用河南话介绍自己,但他已经不会说方言了。

    这时,梁鸿用一句“来,妈妈教你!”让儿子再拾乡音。

    这一段,是继贾平凹膈应我之后,全片又一次膈应我的地方。

    乡村的凋敝是事实,故乡早已回不去了。

    贾导演真的以为,教唆北京人说几句河南话,就能重回故乡,重温乡愁?

    肤浅了。

    06失去真实,便失去了一切

    纪录片,最重要的是真实。而本片最大的问题,恰恰在于:不够真实,形式主义远大于真实内容。

    贾平凹,余华,梁鸿,这三个样本,虽然时代不同,但都是世俗意义的成功人士,不具备普遍性和典型性,不能代表72年来中国社会的变迁。

    他们的自述,能折射出时代变化,却和文学无关。

    更多的,是陈词滥调。

    电影宣传时,曾邀请一帮文化名人站台。其中,有电影学者戴锦华。

    当欧阳江河、梁晓声等文人疯狂吹捧贾樟柯,丑态百出之际,网友看到了戴锦华尴尬的表情。

    难为耿直的戴老师了。

    她可能在想:“你们快点吹,我尴尬得坐不住了……好吧,你们继续吹,请原谅我不礼貌地笑出了声……不想吹,还不能批。我太难了。”

    轮到戴锦华发言时,她说得很委婉。能听出来,她不是很认可这部电影。

    多年来,贾樟柯一直专注于拍摄真实生活中的人。他活得很清醒,对电影是真爱。

    但这部纪录片,真的很敷衍。看完它,想起一句话,“没有马云的时代,只有时代中的马云。”

    如果这是献礼片,那我能理解它为什么会拍成这样。

    收笔之际,突然好奇“吕梁文学季”到底是个啥?

    于是问了度娘,结果显示:

    记录片里,屡屡出现“吕梁文学季”画面。

    原来,这不是“夹带私货”。

    “私货”,就是电影本身!

    原来,那天我冒着小雨去影院,看的是一部广告片……

    贾导内心对故乡的爱与哀愁,可以理解。他一心想造福家乡的心,也可以理解。

    但打着“历史”、“乡村”、“文学”三面大旗,拍一部广告片卖票给观众看,真的好吗?

    《乡土中国》里写道:“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这,是该纪录片的主旨。遗憾的是,电影没能拍出其中的精髓。

    贾樟柯说:“用电影关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谁也没有权力代表大多数人,你只有权力代表你自己,你也只能代表你自己。 ”

    所以,特别想问一句:马烽、贾平凹、余华、梁鸿,这四人,就能代表中国当代文学史了?

    一部纪录片好不好,其实,全在人心。但是,有没有用心拍,还是能看出来的。

    缺少真诚的伪纪录片,不可能有生命力。

    因为,观众不傻。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这句话很美,充满诗意、隐喻与遐想。

    可惜,唯独少了感动。

    (完)

    PS:还是期待贾樟柯独立编剧、独立执导的新电影。如果有,还会去看。

    作者介绍:诸神的恩宠,写作者,多平台签约作者。本文为原创文章,抄袭或洗稿必究。

     2 ) 专访贾樟柯:我想解开中国人的身世之谜

    采访、撰文/法兰西胶片

    我们发现,从《山河故人》开始,贾樟柯的创作体貌变了。

    他把直指当下的匕首收了起来,套住匕首的刀鞘,就是询问历史。

    历史对人类最大的悲痛在于,我们会不记得它。

    我们不记得它,但又处处在遵循它所带来的结果。

    就像《一直游到海水变蓝》里的段子,在看书是唯一娱乐的年代,一本书,最容易哄抢的是头几页和末几页。开端是定规矩,我们从何而来,而结局是我们去向何处,是一个机密或一场审判,中间的过程可以是狂欢,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就处于中间地带。我们对开端模糊,也对终点没有方向。

    虽然是一部对谈类纪录片,但它彻底明确了贾樟柯今后的思考方向。

    本质上,他这次在用最低的消耗和最简易的输出,来把大概建国到现在的历史转化出来,概括与引领的功能,在这部电影里是第一位的。倒也无所谓50、60、70后,这些年代的人在物质上都很贫穷的。

    大家都喜欢余华那段,甚至成为截图在豆瓣微博朋友圈传播。我也喜欢,但我最喜欢的是,他说,“某一年”的10月,学校里到处能看见谈恋爱的。所以片名为什么叫“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呢,就是因为,我们目前这条路线是从无知(没有感知)一直走向了忧郁(感知无力)。它很值得琢磨。

    但电影的落点在梁鸿的儿子身上,那是一个刚刚开始有启蒙意识的诗人一般的00后,他为哲学而沉迷、紧张,这是一张十分稀有的面孔,他和现代很不一致,但这就是这部电影的理想。

    在赶往阿那亚做放映活动之前,第一导演和导演贾樟柯简短地聊到这部新片,聊了一下他现在的志愿,以及我们对他的好奇。

    01.表达的回环

    第一导演:我发现你的创作开始从当下的即刻的观察慢慢倾向对历史的观察和询问,从作品上来看《山河故人》是个开始,那生活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贾樟柯:具体到电影的话,可能是从2015年以后逐渐形成了这个想法。因为我从2015年开始,每年有很多时间在老家贾家庄生活。

    我自己是在北京生活很多年,基本上只有工作拍片才回去。但是2015年回去的时候,我从创作者的角度,最初是一个朦胧的好奇,好奇这个村庄的历史,开始对它产生兴趣。

    因为这个村庄它在当地有一个很曲折的历史,因为这个村庄过去在我们汾阳是最艰难的村庄。

    第一导演:贫困。

    贾樟柯:对,地不产粮的一个地方。它就一点一点地治理,因为它最大的问题是土地不行,盐碱地,就不长粮食,人们生活很贫困,逐渐到现在,当我回村庄,根本看不见盐碱地的痕迹,盐碱地在哪?当时是什么情况?这个村庄相对来说现在也比较富足,但是历史的起点又那么低。

    另外一个让我非常好奇的是,在60年代,山西有好几位作家在这个村子里生活过,就像我2015年回去的时候一样,他们不仅在那儿写作,而且还参加那儿的劳动,像马烽孙谦西戎这些作家,他们被称为“山药蛋派”,他们密切地跟这个村庄发生了关联。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好奇,我没有经历过这些事情,而这些事情可能是我父辈的记忆。我这几天路演意识到一个问题,这可能是一个身世之谜,不一定只是我的家庭,它可能是我们之所以成为今天,我们共同背负的一个历史记忆。这个记忆对我来说是模糊的,我很想搞清楚父辈他们经历了什么,在他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难题,他们是怎么一步一步走过来。

    我觉得某种程度上是依从这个起点出发,放而大之,整个中国过去就是一个农业社会,它不单是大多数人,包括进入城市的大部分都是农村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都很少了。

    这样一个重要的记忆经验,它对当下人来说是陌生的,甚至对我都是陌生的,我很想了解,因为它对于理解今天的中国,理解今天城市发生的情况和遇到的问题是有帮助的。因为这个几千年的农业生活所形成的思维习惯,所形成的这种生活惯性,造成的这种心理阴影或者影响,它直接影响到今天。

    第一导演:直到今天都会看到很多刻在骨子里的动作。

    贾樟柯:我在电影中也采用了诗人西川的话,他谈到很多今天的生活习惯与农村社会之间的关联,他就讲,你看在城市我们能看到很多火车站、机场,很多这样的地方,它是城市设施,但是你看到很多人蹲在那里,实际上这个“蹲”,这个动作本身它就来自于过去生活的印迹跟习惯。

    第一导演:《阮玲玉》也有这个讨论。

    贾樟柯:对!比如说,我们上飞机,每个人其实都有一个座位,但它还会有拥挤的情况,大家好像在抢什么,这些焦虑感来自哪里?

    我个人之所以从城市搬回去生活,有好多原因,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我觉得我是很依赖血亲关系的人,每个人都有血亲,伯伯、舅舅、叔父、表兄弟、堂兄弟……在我们汾阳是个大家族。但是我在北京我没有一个亲戚,一个都没有,所以这是我在城市的问题,我得回去,我得把我这种血亲生活的关系衔接起来。

    第一导演:触发这个想法的最早的动机是什么呢?

    贾樟柯:就是我对父辈以及我们这一辈人经历过的生活痛点的一个讲述的冲动,而这个讲述的冲动我把它重点放在了农村记忆上。你要说最大的一个出发点,就是这个。

    第一导演:因为你以往是不去这样探究历史的,你会觉得这样做了之后,对当下的敏感性会不会变弱,或者说要割舍掉一些精力?

    贾樟柯:不会变弱,因为这个东西就是当下性的感受。

    第一导演:我问得有点俗啊,就是这件事跟年龄有关系吗?

    贾樟柯:我觉得生活是需要咀嚼的,它跟阅历有关。当你初来城市肯定是新鲜的,城市对你来说还是一个难题,还是一个要怎么进入安身立命的压力,得找工作,谈对象,买房子安家,你在处理这些时候,肯定是不会有太多精力想到更多的事情。

    但是当这些事情完成之后,你有更多闲暇的时候,你精神需求多了,自然很多感受就出来了。

    贾樟柯《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工作照

    02.平凡精英

    第一导演:片子里我有一个印象很深的过场戏,你让很多村里的路人去念诗歌,我想知道它的呈现的过程是怎么样,这里面会有协作上的强迫性吗?

    贾樟柯:怎么会有强迫性呢?

    第一导演:他们可能并不是对此感兴趣。

    贾樟柯:他们非常感兴趣,我们在写脚本的时候,摘录了大概几十段这种当代文学里比较好的语句,我们在各地拍的时候,我们会寻找一些那种感人的面孔,怎么个感人法,这个很难用语言说,我觉得它很生动,或者它很有生活质感。然后我们就会给他们读这些诗句,他们在其中挑选他们最喜欢的一段来读。

    第一导演:这个过程会有摩擦吗,因为突然间你让一个乡村的人接触诗歌,他是不是需要先去理解这个行为?

    贾樟柯:没有什么摩擦,你要说摩擦,主要是语言的问题,有些人对自己的口音有些顾虑,但是他们又非常执着用普通话来读诗,这可能有些纠结,但是诗对他们来说是完全不陌生的。

    群众朗诵于坚诗句

    特别是,我发现一个情况,大多数普通劳动者对于古体诗是相对了解的,读一个李白,读一个杜甫,都没问题,比如我们拍到一个卡车司机,他特别喜欢王维的诗,他不仅会读,他还会唱,他用那种古音唱出来了。

    但当代文学的部分,他们可能没有古典诗歌接触得多,不过当代的部分很通俗,它是白话写的,他们也很容易接受。每当他们读起来或者看的时候,对这句话感应的时候,比如说“血地”(指贾平凹散文集《带灯》中的段落),我们就让图书管理员读,他的阅读很多,他特别喜欢“血地”,我猜可能跟他在那个环境中的高学历有关,他也应该是一个硕士吧,但是他在中学的图书馆工作,他很喜欢“血地”这个词句,我们说那你就读这个吧。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阅读,我觉得阅读不像我们想像得这么难。而且他们很多人看电视节目会看《诗词大会》,看《朗读者》,这些说明他们对接触文学这个事情很有兴趣,并没有什么抗拒。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第一导演:所以通过你的接触你会觉得视频化信息时代在消减文字这是一个伪命题吗?

    贾樟柯:因为现在是多元社会,你不可能说每个人都喜欢诗词,诗词变成一个人生必备品,这个确实也不是这样的。但最主要的,对它有一种尊重的是大有人在的。

    你刚才说到视频,你会发现像《为你读诗》《朗读者》《诗词大会》这类节目,受众很广泛的,可能一个大学教授不太会看《诗词大会》或者《朗读者》,但是对于普通的公务员,普通的农民、工人,他们很喜欢这些节目。它可能也是弥补了他们买书阅读的一个空白,可能平常他们不会主动买本诗集,但是新媒体传播的这些东西,他们是很喜欢的。

    因为我上过《朗读者》这个节目,我回乡之后,很多村民都在跟我聊,说他们也都看了,我觉得我们不能忽视这种传播,它不是传统的买书阅读或者订期刊阅读,但是他们通过这些新的文化节目,也持有一部分跟文学的联系。

    第一导演:我觉得梁鸿的儿子挺有意思的,可能很多人都这么觉得,当时你是怎么发现他的,你怎么看他的思维状态?我觉得他挺像个诗人。

    贾樟柯:他是我们在梁鸿的老家河南邓州拍摄的时候,正好有个周末,儿子好久没回乡了,因为妈妈在,他就自己过来,跟他妈妈还有姨妈什么表兄弟见面。他父亲也是当地人,父母都在北京工作。

    因为在梁鸿的讲述里,她家乡那条河对她非常重要,我们有一天就选择这个场景,在河边拍摄,我们拍的时候,梁鸿这个儿子就跟着我们,他就跟妈妈聊天,我们就拍下来他学方言这一幕。

    贾樟柯和梁鸿

    话再倒到前面,我们当时视点主要在梁鸿这,一个母亲接儿子的到来,后来因为拍到了她跟儿子交流,我们回过头在剪辑的时候,决定把视点转移给下一代,于是这个电影就变成五代人的讲述,最后第五代是一个最年轻的人,就这样形成她儿子的段落。她儿子正好处在青春期,我对他的印象就是特别喜欢谈哲学,他有一个非常狂热的哲学的迷失在里面,他阅读也比较多,挺有意思的。

    第一导演:你觉得他这是一个极少数的罕见的青年状态吗?

    贾樟柯:这个我判断不了,因为我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接触比较少,我不知道是不是孩子们现在都有这个倾向。但我觉得他们肯定有这个倾向,因为以前我接触不到西方哲学,我是从80年代上初中开始有书摊,开始有出版,什么弗洛伊德、蒙田著作翻译进来出版之后,出现在县城的书摊上,我那时候年龄应该跟梁鸿的儿子差不多大,也是很狂热,买了很多书,半懂不懂地读。

    你想想那个时候资讯多封闭,出版那么凋敝,跟今天这么丰富的资源,还有一个巨大的网络空间相比,我觉得孩子们接触哲学的机会非常多。

    我最近还买了一套书,是翻译过来的,给儿童讲哲学,三四十本书,三联出的,用插图的方法讲现象学、存在主义这些命题,上来第一个命题就是讲“自杀意味着什么”。挺有意思的,我还记得我读过一个北师大附中还是人大附中的文章,他们有个高中的哲学小组,写了很多文章,我读过一两篇,写得还不错。

    第一导演:电影里我还有一个段落记得很深,就是余华说他那一年冬天看到校园里很多学生在谈恋爱,你怎么感受他这句话?

    贾樟柯:因为我经历过那个时代,那时候叫下海潮,也就是商业社会,消费时代急剧降临的时候。它标志性的特征就是很多体制内生活的人开始离开体制,他们创业,办企业,过去中国是一个轻商的社会。

    但那个时候就像余华说的,整个社会巨大的转变,我觉得它导致了今天中国的一个经济局面,生活方法,是一个很重要的时代转折,过去清教徒式的理想主义,在那时候开始转折了。

    余华

    03.主要为活着

    第一导演:你这几天路演的精神状态怎么样?

    贾樟柯:(整体感受)挺好玩的,因为疫情一年多我也基本没怎么走动。我已经两年半没去广东那边了,这次去深圳,走动走动挺兴奋的。

    这几天我们要去5、6个城市,同时有一些城市用视频连线的方法跟影厅里的观众交流,像广州、上海、济南都是视频连线。我自己去的主要是郑州、西安、北京、深圳,明天会去阿那亚,最后一站是中秋节那天去太原,大概是这样一个行程。

    北京首映礼合影

    第一导演:《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这部戏的发行难度主要在哪?

    贾樟柯:我们是去年2月份完成的电影,当时疫情爆发了,要去柏林电影节,能不能去还是一个未知数。后来我们决定还是去吧,毕竟也耗费很多心血,柏林也公布了,于是就在柏林做了几个放映。

    回来之后影院就停摆了,所以国内的发行就没有往下推进。一直到七八月,《八佰》上映,电影院逐渐开放,我们才重新启动了发行的工作。

    主要是疫情影响的,反反复复。最后定在今年9月19日上映。纪录片本身在市场里就比较艰难,如果没有一个相对好一点的市场环境,确实也没法做。

    第一导演:可是这次排片有点过低了,我看是1%?

    贾樟柯:我们之前跟发行公司做了很长时间的讨论,最后我们还是希望能固定影院,固定场次,也不想铺得太大,因为你铺得太大,开很多场,这是没有意义的,一场进来两三个人,上座率会低,影院确实也承受不了。

    所以现在用了一个渐进的方法,集中在大一点的城市的某些影院,率先放,然后每个城市每天锁定在两到三场,是这样一个发行规模。

    我们希望用这样的方法提高上座率,如果这个方法成功了,就可以做一个长线的放映,逐渐让想看这部电影的观众进入。

    第一导演:你会觉得现在的观众对电影院产生了疏离感吗?

    贾樟柯:我觉得还是作品本身的丰富度的问题,很显然,疫情以来作品的丰富度跟以前没办法比,电影院的活跃性和电影被大众关注的浓度肯定是有所下降的。市场就要众人拾柴火焰高,还是作品本身提供给市场的空间不是太强有力,你看前几天大盘才两三千万。

    其实我们自己也开了两家电影院,我们全国每个影城每天平均收入100块钱,我们还不错,每天能收入300块钱,哈哈,我跟同事说,你们不要沮丧啊,我们是高于全国水平的。

    第一导演:300块钱它还是在往里赔的状态。

    贾樟柯:那肯定的,确实很难做,水、电、人力,每天都在消耗。还是需要市场上的作品再活跃一些。

    第一导演:你有没有发现美国那边市场反而恢复了,影院出现了爆款,还有很多大片在提档,华纳因为签了合同必须线上线下同步,所以现在反而尴尬上了。

    贾樟柯:可能是面对疫情不同的思维方法,线下线上同步的方法是考虑到疫情,人们比较聚集在互联网上,影院独享一个月窗口期,也是一种思路。第二个思路就是我干脆还是聚集人群,让他们继续聚在影院,哪种效果好,确实现在还不是太好判断。

    我说的效果好不是说表面的数据,是背后对于产业资金的回笼,究竟哪一种更有优势。因为对于商业运作来说,确实要开锅做饭过日子,现在还有待于过段时间看看后台的数据。

    【附录:回看上部剧情片《江湖儿女》】

    第一导演:我还有两个关于《江湖儿女》的个人的疑问,首先是片尾的表达方式,最后女主角她是被注视着离开的,但那个视角是摄像头,也有一种被审视的感觉,我想知道这种创作灵感和《小武》的收尾有没有一些表达上的相似性?

    《江湖儿女》以监控镜头收尾

    贾樟柯:因为现在数码时代,它有一个重要的标志性,就是我们过去人的每一个轨迹它是无从记录的,但是现在有大量的监控、天眼,所以我们每个人无意之中会有大量的活动影像被注视,而这个注视者不是一个人,我们存在一个数码化的个体上。

    但那个数码化个体的本身是空洞的,我们看不到它的故事,听不到它的语言,不知道它的情感和所思所想,也就是说我们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过去我们只有实体的个体,但是现在有虚拟化的,作为一个数字影像的个体。

    我觉得这是最新的生活情况,很难去评价它。你可能会觉得这个结局像是突然出现的,没有铺垫,但其实它就跟农村一样,过去整个国家都是农村,所以你也不知道它最后会变成空心化或者老人流失,它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生活里,这就是她的结局。

    对我来说,它让我反思电影意味着什么。

    第一导演:还有一个问题,因为《江湖儿女》拆解了《任逍遥》和《三峡好人》,但是我想问,那《任逍遥》和《三峡好人》它们的独立性是不是被破坏掉了,这两部电影会不会在你个人表达风貌上的重要性降低了?

    贾樟柯:我没想过这个问题。《三峡好人》跟《任逍遥》都有大量的留白,都有大量的B面没有讲述,因为那是我过去的叙事特点,这个故事它整合起来之后正好讲了两部电影的B面,就是那些中心情节之外的一些情节。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文本的互补关系。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第一导演(ID:diyidy),欢迎关注。

     3 ) 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刚进电影院,大概过了两三分钟就开始放了,甚至没看到一段完整的广告,龙标就出来了。开篇就是一张张满是岁月的脸,从陌生的方言开始,没头没尾,慢慢吞吞,幸运的是屁股还是有耐性地坐得住。

    抛开电影刚开始的那段群像,总体上分成三大段,贾平凹,余华,梁鸿,结构非常工整。从开始那几位老者又慢又难懂的方言,到贾平凹可以听得懂的方言,到余华带着浙江口音的普通话,到梁鸿几乎没有家乡口音的标准版普通话,最后到梁鸿在人大附中读书的儿子字正腔圆的北京话结束。仿佛就是从中国最土的乡村走到了通向未来的世界之窗。

    说起这部电影,在两年前就知道了,我一直觉得一个好的名字,可以带来最狂野的吸引力。就像周濂的那本《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不管内容多无趣,这个书名就值30块钱。好像是在去年,放出的那张远山淡影的海报,把我的期待又提升到了另外一个档次。关于电影的主题,你知道的,作为一个小镇青年,故乡/乡愁,是永恒的情结。

    贾平凹可能是我父亲最喜欢的作家,大概25年前,家里就有贾平凹的全集。贾平凹跟我父亲年纪相仿,经历虽有不同,但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都沉浸过当年的那种气息,那种压抑,那种饥饿感,一辈子都很难摆脱。对于我辈而言,其实从父辈,以及父辈的父辈的言传中,还是可以大致知道当年发生了什么。但是,因为时间太过久远,这种理解已经变模糊了,就像站在磨砂玻璃后面,只能看到轮廓看不清细节,是很难感同身受的。也像电影刚开始那些方言,同是中国人,说着过去发生的故事,大致能理解,但不能体会当年的彼情彼景。

    余华是我比较喜欢的作家,我看过他写的大部分书,印象最深的就是在2006年五六月份,已经快毕业去实习的时候,每天上下班坐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当时《兄弟》刚刚出版,我就是在公交车上看完了上下册。有些看了这部纪录片的人说,“余华怎么能这么有趣”,但是这就是我了解的余华。他的著作,大多写的是苦难和荒诞,但是叙述的方式缺是非常诙谐幽默。一如他在电影中讲的那些故事,换一个作家的话,肯定没有这么活泼,肯定会充斥着悲伤。其实,余华到了他懂事,或者是形成价值观的年纪,社会已经逐渐开始走向开放了。他写的小镇,他说的炎热,我也经历过,存在过,他,更像是我的兄辈。

    梁鸿是我一点也不熟悉的作家,她的《中国在梁庄》我至今都不知道在写啥,可以预见的未来,估计也没有兴趣看。我本来以为这部纪录片剪辑顺序应该是梁鸿居二,余华压轴。实际上是相反的,而我觉得梁鸿这段也确实有资格来压轴。她女性身份表现出来的那种敏感、温顺、坚韧的表达,无法不让人感动。同样讲述的是自己的故事,她可以更精确地捕捉可以到让观众可以触动的点,关于母亲,关于父亲,关于姐姐,与其说她讲的好,还不如说是她特有的敏锐的观察、发自内心的善意,可以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来。梁鸿出生、生活在与我毫无关系,相似点很少的远方,我为什么还是如此感动。我想大概就是她代表着人性中某种共通的情感,这种无论高矮胖瘦男女老少都可以产生共鸣的同理心。梁鸿的表述充满内在性,几乎没有时间性,几乎可以隽永。

    许巍有首歌叫《故事》,朴树《清白之年》里面有句歌词里也有“故事”两字,每次听这两首歌的时候我总是非常感动。今天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总是想到这两首歌。我一直最喜欢的旅行,就是在城市里旅行,不是说地广人稀的地方不好,不是说壮美的景色不行。但是我始终认为,在没有人或者人很少地方,就很难发现故事,而没有故事的地方,对我来说是没什么吸引力的,毕竟,再美的景色,我都可以脑补,最简单的故事,我都可以发现精彩之处。巧合的是,这几天正在《读库2104》,第一篇,是莫言讲故乡高密,第二篇,是在出门在外的游子经历母亲看病。在我看来,这是两篇优秀的文章,讲述了动人的故事。

    电影的最后,画面回到走在海边的余华,他的大脑袋占据了1/3的画幅,远处是虚焦,墨蓝色的大海和深蓝色的天空。如此迷人的蓝色,我只遇到过两次,其一,是迈克尔曼的【盗火线】里罗伯特德尼罗海边别墅的凌晨无敌海景,其二,是我去西班牙格拉纳达的时候,在大皇宫对面的山坡上室外咖啡馆里,天色渐暗的时候,一片蓝色笼罩着山对面的摩尔人的故地。余华最后说,小时候,听说还是大海是蓝色的,但是海边的水却是黄色的,所以他想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所以,这个电影牛逼的名字如何解读?是对未来的期望?对自由的期望?对纯净的期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对我而言,电影至此已经不用去过度解读了,深深地沉浸其中就够了。

    PS:已经两年多的时间没有进过电影院了,更何况99%的院线电影已经不值得我去电影院看了。今天的上座率挺好的,大多是一个人来看。电影结束后,大多数人一直等到字幕放完再走,清洁员诧异地等了好久。感谢贾樟柯,给了我们一部可以让大多数人留到字幕结束,不是因为彩蛋,而是因为脑子嗡嗡作响而挪不动腿的好电影。

     4 ) 国人的故乡往事,糟糕的贾式纪录片

    中秋档期,最受影迷期待的院线电影,无疑是贾樟柯的新作《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这部纪录片由贾樟柯牵头,作为他主创的“吕梁文学季”的一个衍生项目,通过对马烽(女儿)、贾平凹、余华、梁鸿几位知名作家的采访,讲述他们个人的生活记忆,由此展现上世纪50年代以来,长达70年间的时代变迁。

    “村庄”里的“文学”,是本片的两个关键词。题材看似冷门,实则又与我们每个人都“血脉相连”,根植在我们的记忆深处,逐步照见那些故乡往事。然而,这部纪录片并没有处理好这个题材,显得敷衍、浅尝辄止。作家们面对贾樟柯讲述的内容与他们面对传统媒体说的内容有差异吗?也许有,那即是更加浅显。尤其是余华的部分内容,实际上已经在各类媒体稿件中被反复书写。

    影片有如项目“宣传片”式的模式包装,尤其是中途一段声画叠化的宣传片段,显然也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当看着业已成功、“星光闪耀”的文艺中年们,坐在一个精致、雅观的摆拍场景中,从地方志与家族史开始,畅谈时代变化下的文学之路…与之遥相对应的,则是那些如贴纸般贴在电影里、毫无灵魂的社会与人的景观。不得不说,本片完全无法达成我们对于贾樟柯式纪录片的期待

    从主流体系而言,中国当代的严肃文学与艺术电影,很大一部分都基于乡土背景。它们呈现着一个个村庄的样貌,村民的生活与日常状态,以及社会变迁浪潮下的巨大转变。

    片中,《秦腔》、《古炉》的作者贾平凹,书写的是陕西风貌。《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作者余华,则聚焦于南方的乡土人情。出生于河南邓州、著有《出梁庄记》、《神圣家族》的梁鸿,也是在老家完成了小说,致力于乡土文学与乡土中国关系研究。

    而这也正是第五代与第六代导演们,在自己的代表作中反复回溯的母题。从陈凯歌的《孩子王》、《黄土地》,到张艺谋的《红高粱》、《活着》,再到贾樟柯的《三峡好人》、《山河故人》。在这一条中国艺术电影的脉络之下,贯穿的是两代人对于乡土的探寻

    相连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归根结底,来自于作家与导演们土生土长、对于乡村共通的记忆。村庄里有着他们童年和少年时的家族印记,也构成了他们乡土文化的根脉。

    贾平凹讲述了自己童年生活在小县城里的“偷书”记忆。他小时候缺书看,在亲戚家拿到手了两本《红楼梦》,对里面繁华的大观园抱有同感,因为自己就生活在一个庞大的家族里。而最大的差别,显然在于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双重差距。以这个角度为起点,他逐步意识到要站在家乡的视野里,来看待中国、看待世界。

    从80年代开始,他有意识地以故乡商州为出发点进行小说创作,其中重点关注的,就是再现中国社会的转型给农村带来的激烈冲击和变化。“商州系列”的小说和散文创作,也让他成为了“寻根文学”的代表人物。

    余华分享了自己的童年经历,以及自己走上作家之路的机遇。小时候,他的父母都在做医护工作,而他家旁边就是太平间。直至现在,太平间都是他记忆里最干净的地方。因为路过的时候,他经常会在里面睡午觉。

    1978年,高考落榜之后,余华进入了卫生院当牙医,天天拔牙,感觉“自己就像笼子里的鸟”。也是在那时,他发现隔壁文化馆里的人成天在街上闲逛,那是截然不同的工作生态。为了进文化馆工作,他开始尝试写小说。经历几次失败之后,余华的一篇短篇小说被《北京文学》相中,编辑部请他到北京修改,回来后他就如愿以偿地进了文化馆,走上了职业作家的道路。

    女性作家梁鸿的经历,更具时代特性。2007年,她在北京已经生活了七年,博士毕业、结婚后生育,生活中的一切似乎都把她“框定”成了北京城里人。然而她却觉得这样的生活不对劲,一定要回家住一段时间,观察家乡的情况,重新看待自己的生活和写作。回家后,梁鸿发现自己以前所写所谈的文字,大多离真正的生活相距甚远。里面没有真正的生活,不能体现人的本质意义,与广阔的现实、深爱的故乡越来越远。

    而书写梁庄,书写那些留守在这的老人和孩童,那些被迫离开故乡的打工者,不仅给梁鸿带来了新的视角,同时也成了她日后的代表作“梁庄三部曲”。

    贯穿《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全片的一个核心命题,是“无法割舍却难以归去的乡土”——我们无法割舍自己的家乡,却越来越少地回去,甚至再也回不去家乡——但将这几位作家串联,到底想呈现什么?确实能尝试如上所言,强行提炼出来,我却几乎不能说服自己这样的命题真的成立。况且即便命题成立,也毫无深度可言。

    贾樟柯将全片分为十余个章节、词汇,以此勾连起几代人面对乡土的不同感受。但影片的结构过于零散、不知所谓,况且就大结构而言,仍旧是平铺直叙式的,没做什么好的设计

    在精致的光影镜头下,贾樟柯将自己上世纪的电影《小武》中的画面,与当下的农村景观、村民特写摆拍交织在一起。两个时代的两种画面拼贴,构成了对于乡土的过去与当下的对望。把当下的乡村呈现出陌生化、远观化的质感,也突出了当代年轻人对于乡土的陌生感。

    与此同时,镜头游弋在村庄与人之间,也造成了明显的疏离感与凝视感,甚至呈现出了村民们“集体失语”般的样貌,此设计如同空中楼阁。作家们端坐于“清场”后的景区、戏院、街边小馆,在经过修饰的画面中对着大型摄影机侃侃而谈,越发地令人感到不适。

    在一定意义上,这些修饰的镜头与作家们的讲述,共同指向了一种当下的现实问题:隔代之际,乡土也面临着断层的危机。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成了“空心村”,了无人迹。人才流失,年轻人们不愿意留在故乡,涌入城市打工。而不少流传在乡土的民间文化,也由此走上了逐渐消失的道路。

    如同梁鸿所言: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为何乡村成了改革、发展与现代化追求的负担?从什么时候起,乡村成为底层、边缘、病症的代名词?

    传统中国注重乡土,但伴随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以及人们频繁的迁徙,自古“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传统被打破,原先的乡土价值观也由此被逐步瓦解,取而代之的,是留在乡土的人所感到的精神迷茫。

    山河依旧,但人与城市发展的快步向前,造成了故乡的“悬空”。人口迁徙、重新定居的过程是如何产生的?社会变化又为何总是给农村与城市的边际带来最为巨大的变化?村庄的村民又是如何一点点成为城市的居民?……

    这些问题,是贾平凹、余华和梁鸿的小说作品中不断思考的,也是第五代、第六代导演,尤其是贾樟柯、王小帅一贯聚焦的社会议题。乡土无疑是他们这些亲历巨变的导演,最好的创作舞台。可惜《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并没有把握住其中的复杂性,或者说如今的环境,也无法提供对此类问题深度讨论的空间

    影片最后安排了两段镜头,将其带入到当下的语境中。

    贾樟柯采访梁鸿的儿子,要求他在用普通话做自我介绍之后,再用河南话做一遍自我介绍。这个从小生活在北京的男生,从未掌握过方言,哑口无言地陷入尴尬的状态。梁鸿此时只能救场,坐到他身边教他一句句地说,再让他进行复述,许多读音尚不准确。

    在这番言语的差异里,我们可以看到,年轻一代已经无法去体会父辈母辈的故事。那些经典的文学与电影作品,从曾经感同身受的时代创作,在当下扭转成为了传承乡土文化的载体。但“鹦鹉学舌”式的相教,难道就是一种好的方式吗?这对年轻一代而言,也莫过于是一份审视下的苛求。

    收场一幕,余华走在海边。他的故乡也是被海围着的一座小县城,在小时候,他会与小伙伴们集结去海里游泳。他那时就对海有一个疑问——课本里都说海水是蓝色的,当地的海水却是土黄色的。直到有一天,他尝试着不断游泳,边游边想:我要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纪录片也随之戛然而止,余华的这番话,其实给电影带来了一个稍显刻意的“光明”的收尾。无论如何,我们终有一天要学着离开故乡,去往更大的世界,从“黄土地”游向“蓝色海洋”。

    期望下一辈“不改乡音”是不现实的。面对当下,在下一辈的口中,普通话与方言的差异,本质上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知晓差异,不要丢弃、遗忘了故乡,而是学着重新去认识它。

     5 ) 所以海水变蓝以后该往哪里游

    余华说,小时候读到海水是蓝色的,可他看到的海,是黄色的。所以要游泳,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片子是拍给海另一边的人看的,或者依然在奋力游泳的人。贾导对自己的作者身份意识清醒,贯彻始终。

    影片的基本构架,是一群出身乡土的文艺工作者的自我叙述。大部分访谈场景都将观众与被采对象做了一定程度的视觉隔离,拒绝刻意煽情或强制带入。镜头也并未对他们的故乡做具体客观的描述。这里的“故乡”几乎是匿名的,是金色的麦田,蜿蜒的小路,和充满破烂招牌的街巷,是三代之内你我任何一个人的“故乡”。是一个抽象的场域,是我们跋涉之徒的血脉之源。

    有趣的是,贯穿这些分散讲述的,是刻意诗化的场景、夸张的文学朗诵、贾家庄戏台的古典配乐等。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观者注意我们与“他们”的距离,并不断思考我们自身的位置。

    有一段印象深刻的蒙太奇,是莫言、余华、西川等当代文学大拿,在某个汾阳贾家庄做文学演讲。作者的脸、勃拉姆斯、舒曼、上帝、城市、棚拍、闪光灯、戏曲、老师、蹲着、打工……在画面与声音中迅速切换,如同飞速发展的都市景观,带着一种毫无逻辑的天经地义。

    影片后半程,在梁鸿的讲述中,乡土现实与文学梦想的暧昧关系被推到前景,或者用电影本身的语境,被推到“岸边”。梁鸿从泥土中抽身,朝着蓝色游出很远很远,却从心底感到一种“背叛”。她选择回乡去,带着北京长大的儿子,带着自己的学生,带着对父亲的疑惑,带着对姐姐和母亲的歉疚,回乡去。而观者,也在母子二人同框的时刻,完成了从“我们”到“他们”的链接。

    PS.

    小时候,郑州的天空是蓝色的。埋头做题十二载,耳机里都是英语,再抬头的时候, 天已经灰了,而我还没有看过海。一晃眼,大洋彼岸蓝天白云。又十年,听见《黄河瑶》就哭,不听海浪声睡不着觉。似乎那海,依然在别处。那条河,也不大回得去了。

     6 ) 从符号现实主义到影像展览主义

    一部贴着贾樟柯标签的电影,为何连普通的电视宣传片都比不上?没有人知道。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按照某一类宣传片的模式拍摄,首先有一个给定的命题,

    然后围绕命题的素材,再通过分章节的方式组织内容。纪录片里除了三位作家

    带有实质内容的口述,只剩下浮光掠影的视觉景观。那些匆匆划过的脸和姿态,

    成为了社会主义人文景观的展览。摄影机疏离目光也泄露了创作者暧昧的动机。

    这是一部基础值为零的电影;有如此豪华的阵容,随便哪位导演都能拍得更好。

     短评

    一个村庄的文学 = 一个中国的文学。余华太有意思了,一个人就可以讲两个小时; 梁鸿的部分有触动中国人共同记忆的真挚情感。她儿子对姥爷的问题切实地戳中了我,是年轻一代对历经艰辛的祖辈的惋惜。片名出现得恰到好处,从农村看中国,看世界; 从海水还是黄色的部分向外面的世界游出去,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10分钟前
    • 蜘蛛我一脚踩爆
    • 推荐

    每一个女性,都绝不能为了做好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一个女儿,而耽误了写诗。

    15分钟前
    • 魔法少女杨臣刚
    • 推荐

    10年前,「海上传奇」讲的是城市与电影,10年后的这部则是讲的乡土与文学。同样是普通人与名流,过去与现在,正好构成了一体两面。当然了,本身就作为“小镇青年”的贾樟柯毫无疑问是有一定程度的夫子自道在里面的。不知道是不是有意呈现,男作家与女作家视角的差异可以说展现的很明显了

    18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余华对死亡的感受是太平间里的凉爽,贾平凹对疾病的感受是感冒针头的痛觉,梁鸿对人情的感受是父亲口碑由盛到衰的转变。王亦梁已经不太会说河南话,但语言的记忆早已根植于基因。我们生在哪里,一半就已经死在那里。出名就是有了约稿函,出嫁就是为家族牺牲,一直往蓝色里游,就是往那生生血地里回溯。

    20分钟前
    • 西楼尘
    • 较差

    很难看到一部电影有如此强大的底气,以文学为主线,以电影为形式,讲述新中国七十多年历史的变迁。拿着锄头的贾家庄村民也能念诗,几代人的口述历史也可以是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一部足够厚重的电影,以十八个章节,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三位作者的口述为核心,以他们的亲身经历与三段式的结构折射出这个时代中宏大的历史潮流。其中又以余华的段落为最佳,观影时全场不断传来欢笑和掌声。沉重的历史进程不一定不能以单口相声的形式口述,正如余华曾经说过的那句:“只要你给我发表,我从头到尾给你改到光明。”不失为对投稿经历的一种调侃。而最终梁鸿的段落又给电影增添了一丝温情的色彩。从家庭到时代,从微观到宏观,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一切都在孕育诗意。似乎正如片名所言,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游到一片更广阔的世界。

    23分钟前
    • 深焦DeepFocus
    • 推荐

    我喜欢那些尴尬的诗朗诵,因为这正是文学落入现实的真实反应,矫情,做作,还有些生硬,但是却带给普通人美好的幻想。海水不会变蓝,就像生活永远不是诗,可文学却永远存在。

    26分钟前
    • 小神仙炸炸
    • 推荐

    贾樟柯第三部口述历史群像纪录片。本以为就是一部采访影像,看完18个章节的错落编排才发觉,它或许是贾樟柯视野最广、最具野心的作品之一,通过5060乃至00后的讲述,透视整个中国的现代发展史。从吃穿住行到婚丧嫁娶,从饥荒年代到经济腾飞,从个人/家庭记忆到集体记忆...一开始节奏迟缓深沉,口音听不太懂,到最后在北京长大的男孩已经不太会河南话,表达方式也比较现代。口述本身就是历史变迁的缩影。或许因为讲述主体都是作家,他们的表达天然带有感性和浪漫。最典型就是余华那句“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很美,余韵无穷,也难怪被拿来做了片名。听说贾家庄现在挺文艺的,片中请村民念的诗倒也别有风味。余华老师真是太好玩了,人豁达又有趣,讲述节奏也很好,从他一开口观众就开始笑个不停,强烈推荐余华老师参加下届脱口秀大会。

    30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Berlinale70th 02# 说很多漂亮的话不代表这就是一部好电影,三星给的是余华和梁鸿本身的故事以及讲述。纪录片的真实本来可以更好的传达出来,既然有电影这么好的利器,就该好好想想如何用影像来传达,而不是鼓舞人心的话语。讲述的力量在每一处,而贾显然没有弄清楚。节奏奇怪,拼凑的主题篇章,做作的文学诗朗诵,近乎摆拍式的特写镜头,都大大削弱了电影本身的力量。我挺喜欢片名的,余华说要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然后电影戛然停止的一刻,非常美,它近乎隐喻样的连接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电影存在在这样一个不会存在的美丽幻想里,因为海水不会变蓝。

    32分钟前
    • 世界已夷为碎片
    • 还行

    贾平凹太重,梁鸿太轻,只有余华轻盈地游动

    37分钟前
    • 困醒
    • 还行

    首映到晚了,结果坐导演旁边看的:)

    41分钟前
    • trockenezweige
    • 力荐

    影片最后一个章节,余华道出了片名的意义:在他的阅读经验中,海水总是蓝的。——其实无法精准地定义这部贾樟柯导演的新作是“口述历史”或“文学纪录片”,它更多地着眼于通过文学关照农村与土地的真实图景,将客观的时间线索与主观的生活性主题交织。抛开这些“作家”的外壳,让他们在镜头前讲述自己的成长经验、家庭往事、以及可爱的回忆(余华的叙述部分在平遥影展现场又屡次报以热烈的掌声),分享他们与普通人民一同度过的饥饿、穷苦。在放映结束的交流现场,梁鸿女士说她觉得十分荣幸成为万千面孔中的一部分。这是影片具有的最为动人的力量。记录农村、记住历史的声音仅仅只是这部影片使命的一部分,更为重要的在于,它映照出每一个我们的原点。即便新时代的我们,城市的生活经验已经成为习惯,但乡土,依旧是我们的“血地”。

    45分钟前
    • 奇爱博士
    • 推荐

    一部人物访谈纪录片,最喜欢余华的段落,最接地气,贾平凹的段落太文邹邹,第一个贾家村方言听不懂,最后一个段落煽情太过了,无法共鸣#70届柏林第一天第一场

    48分钟前
    • 耐观影-Xavier
    • 还行

    余华也太有趣了吧

    52分钟前
    • 小马小马马
    • 推荐

    只看余华就够了,余华值得单独出一个纪录片

    56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较差

    由贾家庄和吕梁文学季,引出共和国文学三位代表人物的访谈录。序幕的老者讲述,由于语速零碎,关键词提炼,会感到较为难以进入,但中段余华的文学初登场,梁鸿提供的感性讲述都相当动人(尤其是姐姐读信),以食粮饥饿和文学收获做一个时代对证,来处与归途,皆为村庄故土。

    1小时前
    • 木卫二
    • 推荐

    贾樟柯原定的片名是《一个村庄的文学》,后听到余华讲述的往事——小时候,余华见到的海是黄色的,于是他跳入海中,往深处游,想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才有了现在这个片名。这部纪录片就像一次“回游”,是一直游到大海泛黄——不同时代的几位作家向各自的故乡游去,追溯成长经历。从这里我们也看到贾樟柯位置的变化,他的“故乡三部曲”都是站在故乡去讲述中国的,但当他完成从地下到地上,乃至成为知名导演,进而被体制接纳后,尽管他的镜头还时常对准故乡——山西,但其实他的身体和精神已经远离了。他只能越来越依赖于符号,去构建那个远去的刻板的故乡,却没法再像《小武》《站台》那样,依靠下意识的生命经验来完成讲述。当他已经游到海水变蓝后,他还能回到那个泛黄的源头吗?在这部纪录片里,我看到的答案是:回不去了。

    1小时前
    • 子戈
    • 还行

    开头那位忘了哪位作家的女儿的采访好难受,那种语气,巨像我一个烦人的亲戚,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好多文人的儿女光在镜头前或者书里谈谈自己的父母满足一些人的窥私欲就可以当作一辈子的事业吃喝不愁享受光环了。

    1小时前
    • cr
    • 还行

    不碰一些历史,就会显得隔靴搔痒。

    1小时前
    • 南悠一
    • 还行

    说着“只要给我发表,我从头到尾给你光明”的余华,也说过“还记得当时张艺谋时常说原作里的什么细节要改动,审查才能通过。看他胸有成竹的模样,心想他如此了解审查制度,对他十分钦佩。可是张艺谋拍摄完成电影后审查还是没有通过。我不再钦佩张艺谋,我钦佩审查制度。” #Berlinale2020

    1小时前
    • 霄申克的寄存器
    • 推荐

    余华的段落极好,他的情绪、他的经历、他的一切似乎都是温柔的。贾平凹部分最劣,农村企业家的精神头扑面而来,开篇和女儿的谈话又透露着一股大腹便便的恶臭。//吕梁文学季的番外,本就是随意之作,更像贾樟柯的镜头随笔。

    1小时前
    • 牛奶的奶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