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漫 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二季

    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二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漫美国2021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剧照

    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二季 剧照 NO.1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二季 剧照 NO.2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二季 剧照 NO.3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二季 剧照 NO.4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二季 剧照 NO.5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二季 剧照 NO.6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二季 剧照 NO.16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二季 剧照 NO.17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二季 剧照 NO.18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二季 剧照 NO.19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二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爱、死亡 & 机器人》是一部动画短片合集,涵盖科幻、奇幻、恐怖和喜剧等题材。每集都采用大胆的叙事手法,故事好看易懂,令人印象深刻。  该剧集是第一部动画短片,由大卫·芬奇、蒂姆·米勒、珍妮弗·米勒和乔希·多宁担任监制,汇集了世界级的动画创作者和精彩的故事,定会为观众带来独特、震撼人心的观看体验。

     长篇影评

     1 ) 《溺亡的巨人》与历史的幽灵

    (J.G.巴拉德全文译文参见//movie.douban.com/review/13546379/

    说说第八集《溺亡的巨人》吧。看到观众评论说“巨人”是“奇观”,是“上古生物”,是“外星来客”,并且用卡夫卡的《变形记》和梅尔维尔的《白鲸》做一种视觉上的类比,事实上还是没有点明“巨人”这个能指在影片中的具体含义。还有朋友认为“巨人”指的是“旧日的辉煌”、“消逝的文明”、“被解构的神圣信仰”等等,这样含糊的说法无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这个故事的内涵。

    其实这个巨人指的就是历史本身。

    巨人是旧时代的末裔,文本里提的希腊雕塑、荷马史诗,指向的都是古典的神话秩序。较之于《变形记》等作品中对于“新物种的闯入打破了现有秩序”的呈现,这部短片最大的不同是人们并不对巨人的存在感到疑惑和恐惧。镇上的人之所以毫不恐惧地接受,正是因为它并非从天而降的奇观,而是一个原本就存在于观念中的理型。另外,影片以“巨人的死亡”而非“巨人的出现”开头,并且讲述了巨人的尸体消失的整个过程——这是一个历时性的动态过程,其中完整的巨人形象并非像《变形记》里的甲虫或梅尔维尔的白鲸那样一成不变贯穿作品始终,这更加强调了本片的重点并不在于对一个奇观的简单呈现。所以,如同历史一样,巨人尸体没过几天就被肢解然后遗忘了——虽然遗忘了,还是时不时有碎片映照在镇上居民的生活里,成为图像、侧写,成为记忆的宁芙,以一种幽灵般的形态循环复现。但是,其全貌已然消泯,想再度认识历史只能靠盲人摸象。

    其中有两个比较有意思的象征,一个是骨头,一个是被展览的阴茎。这也是本片标题三个图标中的后两个。

    阴茎的含义不用多说了,菲勒斯、旧秩序,一种拉康式的cliche。有意思的是文本里强调的“被误认为是鲸鱼的阴茎”,说明历史的存在已经被忽视甚至遗忘了,替换为一套新的叙事或神话(鲸鱼本身也是一个常见的母题,在很多语境中跟旧约里的利维坦有一定的亲缘关系),而这套神话有可能是服务于某种意识形态的(比如为了某种集体主义的目的而改写历史)。在这里,与很多观众的理解可能不同,“巨人”和“鲸鱼”并不是同义转喻的关系。从叙事上可以得知,“鲸鱼”是对“巨人”作为历史事实的遮蔽。

    另一个象征,骨头。影片中,历史巨人的骨骼指向的应该是记忆。原文中说“(the bones) better convey the essence of the giant's magnificence than my last memories of his bloated appendages(那些骨头比我对他浮肿四肢的最后记忆,更有力地传达着巨人宏伟形态的本质)” 恰恰印证了时间的作用让记忆最终显现。记忆的切片遗落在城镇的各个角落,被展示、悬挂,但又不像阴茎那样以一种奇观的方式被观看到。在这里,作为第一人称的叙述者,“我”通过言语将记忆从其幽灵般的命运中解放出来。

     2 ) 《爱,死亡和机器人2》完全看片指南

    轻微剧透

    本文在观片前、后都可食用

    今天,万众期待的《爱死机2》终于上线,Netflix一次性放出了全部8集!憋了两个月的大消息终于可以宣布了:

    作为时间线管理机构,(我们当然提前知道了,删掉)我们精准押中了8集中(可能是最好看)的两篇!

    这部由大卫·芬奇和蒂姆·米勒担任监制的动画,集结了目前欧美动画最顶尖的梦之队,以单元剧形式将一个个独立的科幻短篇小说改编为极度风格化的短片,画风包括但不限于2D、3D 、CGI。

    与第一季相比,《爱死机》第二季集数有所减少但“科幻小品”感加强了,8集加起来时长不到2h,一口气看完不费劲。

    我们火速整理了一份观影指南,

    包含每集的原著特色、情节亮点和作者介绍。


    第1集 自动化客服

    Automated Customer Service

    片长:12分钟

    作者:约翰·斯卡尔齐

    这是一个轻松幽默的AI机器人故事。

    一台家用机器人出了故障,人类主人电话联络机器人厂商的客服。在客服的指引下,人类的一连串错误操作使得机器人故障升级,并最终导致所有该型号的机器人将该人类视为攻击目标,将追杀TA至天涯海角。唯一逃脱追杀的方法,是购买包月付费服务,最后AI接通了人类客服提供该付费服务。

    约翰·斯卡尔齐是雨果奖主办方“世界科幻协会”的主席,可能是目前身价最高的科幻作家,以幽默的科幻作品著称,代表作有《红衫》《垂暮之战》。

    英文原文://whatever.scalzi.com/2018/11/19/a-thanksgiving-week-gift-for-you-automated-customer-service/

    第2集 冰

    Ice

    片长:13分钟

    作者:瑞奇·拉尔森

    一个16岁的少年,被父母带往一个遥远而陌生的星球,更让他郁郁寡欢的是,小他两岁的弟弟一出生就被基因改造过,身体素质比他更强。

    一切都糟心得很——除了“大得要命”的霜鲸,是这个冰雪星球上,最能让少年忘却烦恼、心怀惊叹的生命奇观。

    兄弟两人半夜偷偷去观鲸时遇到了险情,哥哥陷于危险边缘,弟弟假装示弱激起哥哥的好胜心与保护欲;双双脱险之后却被哥哥看穿,哥哥却陷入了情感的消沉。

    与原著相比,动画在立意和结局上稍微作了改变,以主角两人的兄弟之情结束。

    编辑部对话——
    问:我们为什么要买这篇?
    答:有大鲸鱼!
    ......就,我们也忘了当初为啥买这篇,但是你看,买对了!

    作者里奇·拉森生于西非,曾于罗德岛求学,现居加拿大渥太华,自2011年至今已有100多篇小说发表在知名刊物上,并被多部年选收录。作品曾被斯特金奖、手推车奖等奖项提名,已有法语、意语、中文等多种译本。

    中文译文收录于未来局出品的《少年大奖科幻书系》。

    第3集 灭杀小组

    Pop Squad

    片长:18分钟

    作者:保罗·巴奇加卢皮

    未来,全球气候变暖,纽约被丛林包围,但当世发明了一种长生不老药,服用后就能返老还童。因此人类不会死亡,自然也不允许生育,因为过多的人口会加剧全球变暖;一旦有人违反,灭杀小组就将母子一同杀死。动画短片基本遵循原著,将“气候变暖”的大背景隐去,着重描述了“灭杀”的过程以及当事人的心理活动。

    保罗·巴奇加卢皮美国著名科幻作家,他的代表作《发条女孩》讲述了23世纪气候变化下的社会变迁、跨国巨型企业的卑鄙及小人物的命运,囊括了2010年包括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在内的几乎所有科幻大奖。

    中文译文发表于《科幻世界》2014年05期,以及《6号泵》短篇选集。

    第4集 沙漠里的雪

    Snow in the Desert

    片长:18分钟

    作者:尼尔·阿舍

    一个沙漠星球上,活了千年的雪诺(Snow)因自己身上的基因材料而被人追杀,终日惶惶不安。雪诺偶遇一名女孩,却无法信任她,直到两人在与恶劣的天气搏斗时,她发挥了巨大作用。

    原著对环境和动作戏的描写十分精彩,可能是主创团队选择将其改编的重要原因。这也是作者尼尔·阿舍的特点。

    尼尔·阿舍英国著名科幻作家,笔下的作品大多在他创造的“Polity”宇宙,包含AI、机器人、外星人、蜂群思维等喜闻乐见的科幻元素。

    他的小说以快节奏和暴力冲突为特点,场面宏大、有史诗之风,表面上接近太空歌剧,而形象化的、咄咄逼人的语调更亲近赛博朋克。

    第5集 高草丛

    The Tall Grass

    片长:11分钟

    作者:乔·R.兰斯代尔

    1901年,一列火车在半夜里突然毫无来由地停在了半道上,四周都是高高的草丛,而乘客中有人开始作死,试图去探索草丛里会有什么,结果遭遇了奇怪的生物。

    兰斯代尔美国著名恐怖小说家,曾十次获得表彰杰出恐怖小说的“斯托克奖”,以及爱伦坡奖,英国奇幻奖等奖项。他的不少作品被影视化改编,本人也为动画版《蝙蝠侠》动画版《超人》创作过剧本《爱死机》第一季的第9集《垃圾场》和第12集《鱼之夜》也是改编自他的原著。

    第6集 房内屋外

    All Through the House

    片长:7分钟

    作者:约阿希姆·海因德曼斯

    原著小说只有区区1000个英文单词,但传递了一种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童年阴影。

    这个故事是圣诞老人传说的再演绎:两个孩子在圣诞夜偷偷溜出房间,想亲眼看看圣诞老人——毕竟,谁也没有真的见到过ta,万一圣诞老人不是白胡子老头,而是一个给乖孩子送礼物的怪物呢?那么,不乖的孩子又会收到什么样的“礼物”呢?

    约阿希姆·海因德曼斯是一名来自荷兰的作家艺术家平面设计师,作品发表在各家线上杂志,如《星云裂隙》《电子小说》《床底》等。工作和写作之余,他喜爱绘画、旅行、阅读和收藏稀有玩具。

    我们同样买下了这篇小说,中文译作即将发表!他非常开心他的作品首次翻译成中文,并向所有中国读者致意,希望能受到读者的喜欢。

    中文译文即将发表于“不存在科幻”。

    第7集 生命之笼

    Life Hutch

    片长:13分钟

    作者:哈兰·埃利森

    一个战机飞行员迫降在一颗荒凉星球的太空站上(即影片中的“生命屋”),太空站的维护机器人出现了系统故障,会无差别攻击任何会动的东西,飞行员被困在了这座“生命之笼”里,为了逃离困境,他绝处逢生,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打败了机器人。

    这篇故事已于2020年改编成同名VR游戏。

    已故的哈兰·埃利森美国著名的科幻大师新浪潮运动的旗手,一生获得过8次雨果奖,以及多次星云奖、斯托克奖、爱伦坡奖等。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擅长各种类型创作,代表作有《无声狂啸》《“忏悔吧,小丑!”嘀嗒人说》等。他还曾为《星际迷航》等科幻剧集创作剧本,为《阴阳魔界》《巴比伦5号》担任顾问。

    第8集 溺亡的巨人

    The Drowned Giant

    片长:13分钟

    作者:J.G.巴拉德

    小说中,一个巨人的尸体突然被冲上城市边缘的海滩,主人公数次来观望巨人尸体,目睹游人们对巨人从敬若神明,到习以为常,再到毁坏与利用。

    尽管“巨人”这一生物在神话传说更常见,但《溺亡的巨人》毫无疑问是一篇科幻小说。在这篇小说里,无论巨人在大众观念里是不是自然界真实存在的,当它的尸体冲上岸,且不是人们以为的巨鲸,那么巨人的存在就是真真切切的事实;与之类似的理解就好比罗斯威尔的外星人的尸体被证实。

    这篇故事有三处文学上的类比,第一是卡夫卡的《变形记》,让某个“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成真,但余下的所有事情都是真实的、符合常理的;第二是梅尔维尔的《白鲸》,大白鲸和巨人有同样的巨物神秘感,会形成两者之间的相似感,让人有意无意间产生混淆;第三是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巨人之于小说里的人类就等于格列佛之于小人国,当读者从格列佛游记里读到对小人国(十七世纪的英国人)的讽刺,也同样会在这篇小说里读出对当今人类的讽刺。

    J·G·巴拉德的文字充满现实质感,随着小说对巨人外表的描绘,我们会看到,巨人身体曾被海浪冲刷,但其外表真正的转化,却来自人类劫掠般的洗刷。在巨人开始被分尸,头颅断裂的一刻,小说的观赏性、情绪、寓思都到达了顶点。

    作为新浪潮时期的代表作家,J·G·巴拉德这篇发表于1964年的经典,突破了科幻小说惯例,展现出一种融合现实、寓言、幻想的科幻风格。小说给人的印象如此深刻,曾影响多部后世作品,在今天又被改编为动画。

    中文译文版收录于詹姆斯·冈恩编著的《科幻之路》第五卷,我们也将很快放出原文片段。

    💗 ☠️ 🤖


    预告

    第2集《冰》和第6集《房内屋外》的中文译文将很快发表于“不存在科幻”,敬请期待!

     3 ) 沉默又巨大的人类和无聊却充满好奇心的机器人

    1.自动化客服

    一:当人类不再劳作,仅仅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福利时,人早已成为机器的奴隶,被征服成了必然。

    二:看似是人类与机器的对立,到头来还是资本家和消费者的战争。消费成为了一件强制又残忍的事情,不买则死。这种环境造成了消费者之间的互不信任,人类依靠没有人性的宠物获得最后的温存,资本家却依然想剥夺从中获得的仅存的人性。太坏了!狗狗是最可爱滴!

    2.冰

    是我喜欢的画风!

    人和改造人,地球和异星,其中都是无法跨越的鸿沟深渊,这隔阂是由资源的不平均,身体机能的差异性带来的,人类被排挤,改造人成为新的风向。看似常谈的话题总能找到新意,有意思的是此集的画风可以用张牙舞爪和不拘小节来形容,人物身上带了一丝野性和痞气,闪着蓝光的巨大鲸鱼的身上又充满了神秘的机能性,倒有些古老神话和现代科幻结合的意思。

    3.突击小队

    大雨,高楼,悬浮警车,开头三秒立马想到银翼杀手。光影和人物面部微表情没得说,太精致了。之前被吐槽的对亚裔角色的刻板形象我看了后倒觉得没什么,人物依旧很美,虽然让我疑惑这么漂亮的女歌手怎么会和一个小警察搞到一块儿去。

    一:当永生触手可及,生育就似乎失去了意义。看完不感慨母爱的伟大,反倒觉得明明知道自己孩子出生后就一定会被追杀,ta只能在阴暗的地下室过着没有希望的生活,说到底这还不是自私的人性。活腻歪了就生个孩子为自己的人生重新找到意义,这不是对孩子的负责。

    二: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高收入群体可以注射药剂,可以享受歌舞寻觅做乐,填满空虚生活的每一处;可是低收入人群却没有这种权利,日复一日的劳动,毫无盼头的永生,这样的日子从哪里寻得意义呢?

    4.沙漠中的斯诺

    Snow in the desert:末世废土的沙漠居住地,赏金猎人和外星人,一头银发的帅气大叔,超高战斗力和有着神秘能力的dick,绝!

    永生,永生,我们总在讨论它,总想着得到它,也总害怕它。果然与immortal最配的是有着人类大脑的钢化改造人,磕到了。

    5.高草丛

    恭喜这位英伦帅哥向大家展示什么叫做不作则不死。节奏稍微有点慢,根据画风本以为草丛里藏的会是可爱的小生物,没想到居然是恶心的怪兽,呕。

    看完和高草丛有关的恐怖片,看来我以后肯定不会在这种地方遇难了。吓死,根本没死。

    一:工业化产物——铁路和火车——成为神秘禁地的避难所,象征着自然和人类劳动成果的高草地反倒成了怪物的栖息地,解题先从题入手,万事围绕机器人。

    二:可是如果没有一条铁路,碾碎肆意生长的自由草地,是不是人类就不会堕落成为食人魔,迷失在这无际的自然中呢。工业的怪物和自然的怪物,都是人的产物,再快的火车也会在经过这片草地时停下,人造和自然本就不是难分伯仲的竞争关系,只不过是存在于一片土地上罢了,彼此都无法制约。

    三:人类不死,好奇不止。一遇怪兽,火把必用。

    6.All through the house

    蛮可爱的黏土作品(应该是吧),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慈祥的圣诞老人。要是所有臭小孩都被圣诞怪物这么吓过一通的话,人类就都会变好了!歪,联合国吗,请立马将“童话怪物重启计划”提上日程。

    7.生活小屋

    要是我是主人公,估计开始与外星文明宇宙作战的时候就死了,降落后打开舱门头砸地那一下就死了,一想到得徒步走十几公里就立马死了,打开求生屋时因为太激动所以提前摘下头盔然后因为缺氧死了,被防御机器人揍的第一下就死了,被踩到手时忍不住大声尖叫骂脏话然后被干死了,终于解决完机器人时,不敢把抗生素注射进手臂里所以感染而死。

    So,不能说人类赛高,应该说主角赛高。

    8.溺水的巨人

    恭喜本集和突击小队一起,成为我的第二集最爱。

    像作家一样娓娓道来,有些多愁善感的科研人员,文字优美地让我想要找到文本进行摘录。

    这一集我竟然不知道该如何评价,那种忧伤又魔幻的氛围萦绕在心,作为结尾是再适合不过的了。人类的渺小在巨物之前不值一提,可是就像牛顿的gravitational theory一样,有参照才有伟大,有伟大就更该细品参照物,我们的践踏,好奇和炫耀,都不是负面的,仅仅是作为人的一部分。

    Done.

     4 ) 爱死机归来,洗尽浮华还是前功尽弃?

    爱死机归来,戴着大卫芬奇监制的头衔,珠玉在前,第二季八集体量是否能续写奇迹想必是大部分影迷心中的担忧。

    这篇影评分集阐述笔者对于每一集的粗浅理解,没看完剧集者请绕行。

    E1:自动化客服

    人工智能威胁之下,对人性的拷问。科技资本不断扩张挤占人类生存空间。

    本片设置在看似理想的日不落度假村,科技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每一处,人们对人工自能的依赖似乎到达了一种荒谬的程度,失控到攻击人类的扫地机的追杀下,只有舍弃宠物狗的生命来换取暂时的安全,老奶奶会怎样选择,片中理想化地,老奶奶和小狗合力“杀死”了扫地机。片名“自动化客服”,看似自动化,实际上却是将人类捆绑的绳索,人类对智能化依赖程度越强,在智能失控付出的成本越高,极端情况下,乃至是生命。最后,两个老人一只狗踏上了逃亡之路,颇有向“邦妮与克莱德”致敬的意味,前者是被社会异化,后者是被资本垄断扩张挤占生存空间。

    E2:冰

    当改装人成为主流,人类本身该何去何从?

    赛琪是一个人类,但是在改装人为主流的语境下,未经任何改装的人类本体反倒成了异类,因此受到了改装人们的歧视,但是身体的限制并不能限制人类的野心和梦想,他想要证明自己虽然没有经过改装,但是仍然具有改装人所具有的能力,而“看冰鲸”只是他内心诉求的投射。终于看到了冰鲸盛景,是否可以说明,在对完美新人类出现的期许的同时,人类已经有了隐隐的担忧,其中就包括,改装人,是否还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同时,在改装人的未来是否还有人类的一席之地?

    E3:突击小队

    工程学意义上的永生时代来临,人类对生命本体价值的重新思考。

    随着原始资本的积累,人类不可避免地走向对永生的思考。在本片中,人类有能力运用财富抵抗衰老,达到永生,但是为了维持地球的正常负荷,“追杀婴儿”应运而生。男主作为一个杀手,或许婴儿对他而言只是一件物品,杀死一个婴儿就如同将一件废品扔进垃圾桶里面。但是片中高明之处就在于恐龙玩具的串联,在关键时刻提醒了男主孩子和他高贵的妻子一样,都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既然生命没有尊卑之分,又由谁来决定生杀予夺?男主问了一个母亲一句话:“keeping it locked up?”母亲说:“Her.Her name is Melanie”.这一段对话说明在母亲眼中婴儿是人,是指人的Her,不是指物的It。当人类可以永生,生命的价值自然不在一朝一夕,更不在一分一秒,但是人类都是不知珍惜的动物,当时间的维度上不设限,生命的希望又寄托在何处?生命的价值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E4:沙漠中的斯诺

    这一集是八集里面最无感的一集,除了将“荒土”影像化,其他方面没有什么特别的观感。

    E5:高草丛

    一个由于在错误的地方下了车引发的悲剧。

    第五集就很有意思了,片名叫“高草丛”,高草丛另一层含义代表了人类的猎奇心理,对视线以外的东西总是抱有好奇心。本片的剧情和《摆渡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个男人在火车经过荒原停靠的时候下车吸烟,被一阵窸窣声音吸引到高草丛中去,遇到了“亡灵”的追捕,这些亡灵相貌丑陋,更可怕的是,他们有着近乎狂热的占有欲。如果全片到男人被救回火车戛然而止,那么本片可以说是失了大半的光彩。精华就在于乘务员告诉男人的话,那些亡灵曾经是人类,他们在穿越平原时候迷路了,其他人则是在错误的地方下了火车。“火车总是一到这里就失去动力,然后就好像有一扇门打开了,我猜它应该是通向其他世界的门。”火车就是人生,在途中不免会经受到各式各样的诱惑,有的人通过了考验,继续前往下一段旅程,有的人选择在错误的地方下了车,走上了错误的道路,与目标越来越远甚至分道扬镳。幸运的话,你的一生中会遇到乘务员这样的人去拉你一把,将你引上正轨,带你远离由欲望、自私、争夺等等人性弱点所织成的巨网。

    E6:整个房子

    永远不要用刻板印象去定义一个人。

    第六集讲了一个特别简单的故事,两个孩子在圣诞夜里等待圣诞老人的到来,谁想到心心念念的白胡子,红帽顶,满脸慈爱的老爷爷形象变成了垂着恶心涎水的怪物,但是,这个怪物竟然给了两个孩子想要拥有的礼物,还夸他们是乖孩子。在此,事实上就是父母灌输的思想在作祟,是谁说圣诞老人就一定是个满脸慈爱的外公形象,换句话说,看似外表丑陋的,为什么不可以有一颗金子的内心。《巴黎圣母院》中就是对外在美内在美最鲜明的探讨实例,卡西莫多丑陋无比却心地善良,而道貌岸然的克洛德却是蛇蝎心肠,对于少儿来说,越早教给孩子这个道理,越容易教他们“辨人。”

    E7:生活小屋

    自救外壳下人类的极度自我极度自恋。

    这是一个和第一集很像的故事,密闭空间内无限叙事张力的尝试,但是显然,这一集无论从新颖程度还是表现方式都差强人意,人类不断探索可支配的领域,最后却沦落到囿于安全屋内遭受人工智能的追杀。私欲不断膨胀,造成此类恶果,没有丝毫惋惜。

    E8:溺水的巨人

    美的陨落

    当海边突然飘上来一个貌似古希腊美男子的裸体巨人,人们会有怎样的反应?会有观光者,会有研究者,会有媒体,会有政府人员,会有工程队。这一集以一个科学家的视角自白,道出一个孤独的人对另一个“美”的灵魂遭到践踏的扼腕。“美”的陨落,并不可惜,可惜的是,“美”遭到“丑陋”者,“愚昧”者的无端践踏,他们将美一日日瓦解最后分崩离析。自此,世间的美只存在于历史,而丑延续到地老天荒。这里的美丑指的并不是外貌,而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精神享受,是一种欣赏与崇敬。本集更像是第二季最具有人文思考的一集,毕竟,爱死机讲到最后讲的一定不是机器,也不是怪物,而是人和人性。

    对于第二季爱死机的感情非常复杂,寄希望于此,却又失望如此。再难出现“齐码蓝”的惊喜,赛博朋克没能与“桑尼的优势”比肩。或许是第一季过于亮眼,想要跳脱框架还需要创作者的勇气。

     5 ) 《爱,死亡和机器人》S2:“照猫画虎”走不远

    上周末最有意思的事情,莫过于《爱,死亡和机器人》(Love, Death & Robots)第二季(以下简称《爱死机》S2)在万众期待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然后又迅速淹没在各种版本“就这?”的哀叹和扼腕之中。

    《爱死机》S2究竟好不好?与横空出世、技惊四座的《爱死机》第一季相比,它确实差了不少,但稍微多想一会儿,就会明白这个结果毫不意外……“好作品”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附S1剧评:《爱,死亡和机器人》:我们用动画飞越无限

    下面我会按顺序,依照自己的喜恶感受来简述或详解S2的8集单集,并在结尾多聊几句第二季走下神坛的“必然性”

    【友情提醒:下文涉及剧透。】

    《自动化客服》(Automated Customer Service)

    在全方位智能化养老的落日城内,因为一次出于“强迫症”行为的争执,最终导致了人工智能与老头老太太相互反击的大逃杀。

    首集是我印象最糟糕的一集,包括生活中惯常的吐槽和对AI失控的典型恐惧,这集从头至尾都充斥着近几十年来同类作品已经讲烂、观众也看腻的陈旧,至于任何留下余味的思辨或深度,那是绝对没有的。

    《冰》(Ice)

    作为方圆上百光年内唯一的自然态少年,塞奇威克显得格格不入——仿佛是为了证明什么,他与更强大的弟弟弗莱彻加入了被基因改造过的当地人,以“看外星霜鲸”的名义,经历了一场生死奔跑。

    这集的美术风格与上季的《齐马蓝》属于同款,简约而不失弧度的线条,重远景(客观)轻近景(主观)的特写镜头,单在画面和氛围上,效果很是不俗

    至于故事方面,《冰》的表现就要略逊一筹了,我还特意去看了下原著的短篇小说,除了展现外星殖民地的昏暗和冰冷外,这个故事的落点更多是在忍让与疏远的兄弟情上。

    动画在塞奇威克发现弟弟装瘸后戛然而止,背景和结尾同时欠奉的情况下,留白过多,导致不少观众看后会觉得有些不得要领,算是个不小的遗憾。

    《突击小队》(Pop Squad)

    在人类已经掌握“永生”技术的未来社会,禁止生育成为了法律和主流共识——执法警察布里斯手上沾满了违法出生儿童的鲜血,天上权贵阶层的歌舞升平与地面贫民的不断犯禁,使布里斯情不自禁地去思索生命过去的模样……

    《突击小队》是第二季里我最喜欢的一集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经典的乌托邦世界设定与反乌托邦的精神内核,流畅细腻的3D画面、简洁完整的电影化叙事,最终带来的思考和理解也足够丰富多样。

    这个故事的讨论度也是最高的,因为其“计划生育”的叙事载体,与当下时代的热点和痛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集表面上的问题是“长生不老的人类还需要生育吗?”进而带来的问题是“为什么要生育?”以及“生存的意义何在?”

    我看到多数人或感性或理性地围绕着自由选择权、人性冷暖、阶层固化等角度,结合现实去解读《突击小队》,当然都是对的……可我有一套更加简单粗暴的方法论来理解这个故事:禁止生育法律是“新人类”防止“旧人类”复辟的手段,违法的“育种者”以及男主布里斯的犹疑,则是新旧人类交替时的阵痛。

    正因为生理上的死亡无法逃避,生命的诞生才拥有意义,假如人类真的实现了长生不老的永恒,那就说明人类背叛(或者说改写)了自己的基因,在生物学上已经可以算是另一个全新的物种了。

    那么,他们对依然要经历生老病死、依靠孕育孩子来遗传基因的旧人类,进行努力同化、围追堵截甚至赶尽杀绝都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在我看来,《突击小队》目前仍只是个纯理论上的科幻故事,除了一些不会过时的隐喻外,并没有太强的现实意义(现实中的生育率确实会时高时低,但人类不会真的断绝自身文明的延续),因为里面那些新人类未能解决“心理衰老”问题,他们还没真正经历过永生的考验。

    在那样一个增量缺失、存量被瓜分干净的世界里,底层贫民宁愿放弃永生也要生育的现象,根本不是一句“自私”或者“权利”就能说清楚的事,这是刻在DNA里的生物习性,生育本身也有对冲心理衰老的价值存在。

    上层权贵因为丰富多彩的物质精神生活,确实可以延缓这种疲劳衰退感的到来,但他们终将有一天要面对——就像女歌者爱丽丝,再让她精进、唱响同一首歌100年,她迟早会腻的。

    永生不是祝福而是诅咒。我相信,故事中的“育种者”会越来越多,天上的权贵也不会例外……

    当然,《突击小队》的实际体量并不能撑起如此丰满的故事,但能够引发那么多的探讨,便已殊为不易了。

    《沙漠中的斯诺》(Snow in the Desert)

    独行者斯诺拥有快速自我生长修复的能力,他因此成为了众人追拿的星际通缉犯,在连续躲过赏金猎人的抓捕后,斯诺与一个来自地球的神秘女人走到了一起。

    本集的画面、动作、基础设定、废土美学等等硬件方面的造诣真的很顶,光用眼睛看就是一种享受。

    可回到故事内核方面,《沙漠中的斯诺》则显得单薄了,其实这集的主旨在一定程度上与第三集是相通的,都有关于长生不老之人状态的描绘,但斯诺仅仅是小心、苟且、淡然地活着,除去不痛不痒的对亡妻的思念外,这个妖孽人类并没有任何出奇之处。

    就算神秘女子真不是仿生人而是改造人,这个故事的落点也只是两个不用担心死亡的人可以长相厮守,香艳和猎奇是够了,思想上还是差了些意思

    《高草丛》(The Tall Grass)

    一列西部大地上的火车再次在同一片草地上抛锚了,男主人公下车抽烟时被草丛中的亮光吸引,然后一度迷失在了草丛里,险些还丢了性命。

    这集的风格挺有特色,油画感、低帧率,颇有些复古定格动画的味道,氛围营造也比较到位,短时间里能够完成一出悬疑惊悚戏的起承转合,基本功不差。

    至于《高草丛》的内涵和隐喻就众说纷纭了,有说人被欲望诱惑的迷失,有说人类发展周期性的停滞和混乱,有说工业化进程中的牺牲和血泪,还有说只是个单纯的鬼故事罢了……

    文艺创作怎么理解是个人的自由,言之有理即可——对我来说,本集没多少能过度解读的空间,至于那些草丛里的怪物,不管是否去联想为美国西进时死去的印第安人,似乎都不太合适。

    《整个房子》(All Through the House)

    圣诞夜当晚,莉亚和威廉姆注意到了房间外的动静,接着他们如愿见到了“圣诞老人”,还亲手从对方嘴里接过了圣诞礼物……只是今晚别想睡着了。

    本集时长最短,故事最简单,甚至可以说只是一个儿童邪典/恶趣味童话,一切都只为挑战(挑逗)一下观众的常识而已。

    尽管如此,这个短小的恐怖段子还是尽力玩了两个小反转,一个是“乱吞东西、外貌可怖的怪物santa给了礼物”,另一个是“如果我们不是好孩子会怎样?”的疑问。

    这个问题没啥继续想下去的意义。

    《生活小屋》(Life Hutch)

    在太空作战的人类士兵因飞船受损而迫降到了外星球,上面有预先设立的“生命屋”(救援补给仓),结果士兵差点死在救援机器人手上。

    本集的毛病和第一集《自动化客服》几乎一模一样,无非就是换了张皮(当然这张新皮的画面确实好),还是人工智能不靠谱的老腔老调,哪怕把反杀“机器猫”的男主换成迈克尔·B·乔丹也改变不了什么。

    《溺水的巨人》(The Drowned Giant)

    一具裸体巨人的尸体被冲到了海边小镇的沙滩上,在经过短暂的惊奇和围观后,人们迅速“接受”了它的存在,把它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伴随着科学家的旁白,巨人尸体也随着时间逐渐消失殆尽。

    从目前的口碑来看,本集是《爱死机》S2中评价最好的一集,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规叙事的故事,把它看作一篇带有记叙性的散文或者诗歌会更合适。

    《溺水的巨人》的妙处在于,除了巨人客观存在这一奇异现象之外,故事中未再出现任何怪事,巨人的尸体一样会腐烂、一样可以被肢解,与人们生活中所见过的任何肉体凡胎并无二致。

    巨人尸体用其不凡的存在,记录了一次平凡的破坏和解构,再辅以哀伤、敬仰又不失缅怀的旁白,这个故事就套上了一层颇为古典的诗意与美感

    艺术探索,规则越少越好

    各有详略的简析完8集之后来说说进一步的感受吧。

    仅从单部动画的角度出发,《爱死机》S2并不差,但它现在的尴尬处境就在于《爱死机》S1实在太过成功,以至于其所有大大小小的问题都被放大了。

    首先,S2集数少是个不小的硬伤,从第一季的18集锐减至8集,观众观看的时间大幅减少,同时有了更多思考的空间——如果量够足,哪怕质量普遍不高,观众至少都会有个更长的心理缓冲期,给差评也会更温和些。

    其次,S2缺乏质量过硬的单集,相对最好的《突击小队》《溺水的巨人》这两集,放到S1里去也就是在中游水平徘徊——实际上第一季也有水平较差的单集,但《目击者》(The Witness)《狩猎愉快》(Good Hunting)《齐马蓝》(Zima Blue)《裂缝之外》(Beyond the Aquila Rift)等几集“拳头产品”立得住,综合评价自然也好了。

    就好像一张新歌专辑,要做到每首歌都好听、传唱度高是很难的,但只要有那么几首主打歌够好,成绩便不会差。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爱死机》S2在一开始就戴上了S1的紧箍咒,从没有标准的自由创作,悄悄变成了有参考对象的按图索骥。

    《爱死机》第一季的成功,不仅在于网飞模式与大卫·芬奇、蒂姆·米勒等人的珠联璧合,更在于创作者们是不受拘束的,仅仅是在爱(情感&人性)、死亡(生命&变化)、机器人(科技&幻想)这些无比宽泛的大主题下肆意泼洒想象力的油墨,成就自然不可限量。

    当第二季的素材由“无限可能”变成“第一季的珠玉”时,有人掉队是在所难免的。

    但愿第三季能吸取教训吧。

    【也欢迎关注我公号“有爱评论区”。】

     6 ) 爱死机s2分集重命名

    第一季确实太精彩了,预期太高就导致第二季和前面的对比起实在是提不起精神。还是重起下名字吧。

    我看s2的分集名称如下:

    e1 别买扫地机器人 e2 我卷我哥 e3 这个丁克不太冷 e4 敦煌不融雪 e5 哈利波特之就算长大了没事也别乱蹿 e6 圣诞老人下岗了 e7 弗洛伊德手电棒儿 e8 刻奇的屠夫

     短评

    就这?

    6分钟前
    • 茜红柿炒蛋
    • 还行

    或者是第一季带来的期待过高,第二季只能算标准发挥吧。《溺水的巨人》是最有感觉的一个。

    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每天只看一集来当精神粮食以表示我对爱死机的尊重

    9分钟前
    • Sue1782837193
    • 力荐

    三星半吧,动画技术是进步了,但是立意差了。最后一集还有点意思。还是喜欢第一季zuma blue那样的佳作。

    10分钟前
    • cocojamboo
    • 推荐

    第一集也就正常水平,相对于第一季的精彩,s2e01简直可以打负分,这也叫爱死亡机器人?

    12分钟前
    • 🐮🍺
    • 推荐

    可能也就<溺水的巨人>会再想再看一遍吧

    13分钟前
    • 水包酱
    • 还行

    关于爱、死亡、机器人,真的挖掘不出其他内容了吗?末日、怪谈、改造人、人工智能,在元素重复的情况下又没有好的故事支撑,审美疲劳是必然结果。

    18分钟前
    • 无名海市蜃楼
    • 还行

    still cliche(除了 溺水的巨人)时至今日,看《爱死机》已不像是追剧,而是寻求认同的社交仪式。

    19分钟前
    • 妙脆吱吱
    • 还行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爱死机》第二季第一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危害。第二集:青少年猎奇行为要做好教育防范。第三集:开放生育刻不容缓。第四集:增强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永生人睾丸的奥秘指代医学基础研究,机器女人是人工智能发展)。第五集:高草丛中的恶魔象征农村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问题。第六集:加强儿童的价值观引导,学龄前教育不应以“好孩子”、“坏孩子”加以粗暴区别。第七集:打造优势国货科技品牌,让老百姓用上放心的国产家用电器(小米独家赞助)。第八集:加强意识形态大局观的维稳(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能成为“溺水的巨人”,拒绝围观、看客心态,要有大局观、整体观,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不能被分解、片面的狭隘思维影响)。

    23分钟前
    • 非想
    • 还行

    整体没有第一季那么有创意了,超喜欢《高草丛》的画风;《整个房子》里异形版圣诞老人挺有意思;《溺水的巨人》感受到那种巨大的孤独,一首写给生命的散文诗,盯着沙滩上的巨人看一整天也挺惬意…

    25分钟前
    • 貓の薛定谔🫧
    • 推荐

    “不看可惜 看了后悔”系列

    27分钟前
    • Lanita
    • 还行

    低情商:不如第一季;高情商;期待第三季。

    32分钟前
    • 卷毛伦
    • 还行

    给大家当个导播1、AUTOMATED CUSTOMER SERVICE (自动化客户服务)2、 THE TALL GRASS (高草)3、ALL THROUGH THE HOUSE (整间房子)4、 ICE (冰)5、POP SQUAD (流行乐团)6、SHOW IN THE DESERT (沙漠表演)7、THE DROWNED GIANT (溺水巨人)8、LIFE HUTCH (生活牢笼)

    33分钟前
    • 不纯粹者
    • 力荐

    我愿称之为《爱,咋滴都死不了,就是催你生孩子,丑的一批机器人》

    36分钟前
    • 心跳121下
    • 还行

    没有《齐马蓝》这种杰作撑腰,第二季整体水平下滑严重,除了《溺水的巨人》,其他都不过是视听艺术的堆砌,主题烂俗,赛博不朋克,科幻不反思。

    37分钟前
    • 微生
    • 较差

    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缺点实在太明显了,那就是为啥第一季18集,第二季才八集?

    40分钟前
    • ok思考
    • 力荐

    书接上季第一回:《阿西莫夫三原则失控,奶奶与狗亡命天涯》第二回:《异星极地观冰鲸,猎奇少年险丧命》第三回:《赛博银翼警察内心撕裂,安娜贝龙传承人类之光》第四回:《末世西部赏金猎人激战,群雄逐鹿为了两颗蛋蛋》第五回:《列车高草丛中趴窝,黑暗侵袭延留谜题》第六回:《圣诞老人异形化,好孩子才有礼物拿》第七回:《空天战士遇险暂避安全屋,“智斗”机器狗狗保指头》第八回:《进击巨人突破次元壁,谏山创看后空泪流》一言以蔽之,这一季,没劲。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季分解

    42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还行

    最后一集的巨人就像是在讲述爱死亡机器人这部剧本身。猎奇,夸耀,欣赏种种心理驱使人们熙熙攘攘而来,被拆分的“身体部位”潜移默化地散落在不同的角落,“巨人”则最终腐烂消亡,不复存在,却也无处不在。

    45分钟前
    • 闻鹤
    • 还行

    愛是過去的命題,機是未來的命題,死是永恆的命題。

    49分钟前
    • Anasa
    • 推荐

    除了第八集在写诗,其余就感觉是世界观刚刚展开就结束了的仓促感

    52分钟前
    • 半甜的太阳雨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